终身教育的理念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的。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在一次关于成人教育的会议上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
保罗·朗格朗于1910年12月出生在法国加来的康普兰。他曾就读于巴黎大学,毕业后在中小学从教多年,并长期活跃在法国成人教育战线上,担任过法国职工教育中心主任,倡导成立了法国民众教育运动团体民众与文化会。
1965年,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此后,朗格朗陆续撰写《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1969)、《终身教育问题》(1970)等著作,配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力提倡终身教育,开展系列活动。
扩展资料:
1970年是“国际教育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集中讨论了终身教育问题。这一年该组织至少着手49项工程,都是直接与终身教育有关的,或者考察它在识字教育和职业进修等领域的应用,或者把它应用于规划新的活动,或者试图阐明终身教育的概念。
朗格朗集中阐述其终身教育思想的代表作《终身教育引论》(1970)便是作为国际教育年的专著出版的。这本书已被译成18种文字。其中的有关主张已成为许多国家阐述和实施终身教育的主要依据,影响极为广泛。朗格朗亦由此被誉为“终身教育的倡导者之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保罗·朗格朗
20世纪60年代提出终身教育的理论是保罗·朗格朗。
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在一次关于成人教育的会议上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建议把终身教育作为各国今后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这是第一份提出终身教育理念的国际机构的文件。
这次会议把法文终身教育一词(l'educaiionpermanente)译成英文(lifelongeducation),并且建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终身教育的原则。
朗格朗认为,虽然诸多的挑战在呼唤终身教育,但是仍旧存在阻碍教育变革的保守力量。在他看来,阻力主要有四个。
教育事业的复杂性。教育牵涉面广并受多种因素影响,改革难以取得完全成功或迅速见效,从而往往使决策者在是否进行改革或如何改革的问题上举棋不定或畏缩不前。
无视供求规律的强制性原则既稳固了学校制度的本来缺陷,也养成了不愿变革与改进的惰性。
师资培训与招聘方式上的缺陷,使得教师队伍缺乏想象力与革新愿望。权威人士对变革不感兴趣,也不希望变革,各种权威最怕的是探索精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保罗·朗格朗
终身教育的理念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的。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在一次关于成人教育的会议上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建议把终身教育作为各国今后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这是第一份提出终身教育理念的国际机构的文件。
保罗朗格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