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气道高反应性是指气管、支气管本身对各种刺激,包括特异性抗原刺激和非特异性刺激,如物理、化学刺激,呈现过度反应,是支气管哮喘病人区别于正常人的重要特征。气道高反应性产生机制十分复杂,很可能是多种机制互相作用的结果。一般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过刺激与过反应机制:离体动物试验中,气管平滑肌对普通浓度的化学性收缩物无特殊变化,如果进一步增加化学性收缩物质的浓度,则可引起平滑肌的痉挛。正如气道反应性正常的健康人,如吸入高浓度的化学刺激剂(乙酰甲胆碱等),也能引起与哮喘发作类似的支气管痉挛状态。换言之,过刺激指的是平滑肌本身的反应性正常,但因神经性、体液性、局部细胞性等原因,使收缩气道平滑肌的化学物质分泌增多,或舒张气道平滑肌的化学物质分泌减少而使气道处于收缩状态。过反应机制是指平滑肌对化学收缩物质反应亢进,即在化学刺激物浓度不增加的前提下引起支气管痉挛。另外,支配支气管平滑肌的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在正常情况下通过相互拮抗而保持平衡状态,如果这种平衡状态被打破,就可能引起气道高反应性。哮喘病人的迷走神经紧张度可能高于正常人,因使用抑制迷走神经兴奋药物如阿托品等,可使哮喘有所缓解就证明了这一点。其次,哮喘病人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功能异常,尤其在β-受体功能低下时,使胆碱能神经的功能更加亢进,促进支气管高反应性的形成。
气道高反应性(BHR)常有家族倾向,受遗传因素影响,但外因性的作用更为重要。目前普遍认为,炎症是导致BHR最重要的机理之一。当气道在受到过敏原或其他刺激后,由于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炎症细胞的浸润、气道上皮和上皮内神经的损害等而导致BHR。此外,BHR与β-肾上腺素能受体功能低下、胆碱能神经兴奋性增强和 NANC神经的抑制功能缺陷有关。在病毒性呼吸道感染、过敏原和二氧化硫、冷空气、干燥空气、低渗和高渗溶液等理化因素刺激,均可使气道反应性增高。
【临床表现】
典型的哮喘发作前有打喷嚏、流涕、咳嗽或胸闷,如不及时处理可因支气管阻塞加重而出现哮喘。患者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咳嗽多为干咳或少痰,严重者可有紫绀,肺部可见胸廓饱满,双肺听诊可闻及大量哮呜音,心率增快,轻者可自行缓解,重者需用平喘药物后方可缓解。缓解期如常人。
【实验室检查】
外源性哮喘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清总IgE增高,合并感染时,血及痰中的中性粒细胞增高。X线检查,发作期双肺透光度增高,缓解期可无异常。肺功能改变,发作期肺活量降低,功能残气量增加,缓解期各项肺功能指标可恢复正常,说明气道功能的可逆性。
【诊断】
根据病人典型的临床表现:起病突然、胸闷、喘憋、呼吸困难,双肺可闻及大量哮鸣音,给予支气管解痉剂可迅速缓解等即可作出诊断。
气道炎症的诊断指标: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当炎症较明显时,可出现一些人们所熟悉的临床症状。但在缓解期的哮喘病人。气道的炎症仍然存在。靠纤维支气管镜作气道粘膜活检固然是判断炎症程度可靠的方法。但在临床不实用。采用非特意性支气管激发实验检测气道高反应性,或昼夜呼气峰流速的变异率测定,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气道炎症的存在及程度。
【治疗】
1.去除病因找出和避免变应原,进行脱敏治疗。
2.控制炎症目前在抗炎药物中较肯定的有两类:皮质类固醇及色甘酸钠尼多酸钠,其中吸入性的皮质类固醇已成为治疗哮喘的一线药物。同时配合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氨茶碱、喘定,抗过敏药如酮替芬、特非那丁等,合并感染者可根据痰培养结果选用敏感而有效的抗生素。
3.巩固疗效在缓解期应鼓励患者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仅供参考]
气道高反应就是稍微一点刺激就会引起咳嗽,憋喘,例如一点异味,正常人没有反应,气道高反应的人就会出现咳嗽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