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汉朝称皇帝为帝,而唐朝又称皇帝为宗,而清朝又称年号为帝?

2024-12-27 19:37:1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叫什么什么帝的是谥号,叫什么什么祖什么什么宗的是庙号,这是两个概念
举个例子唐太宗李世民,他的谥号叫做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而庙号才是太宗。
再比如汉高祖刘邦,他的谥号叫高皇帝。
而清朝人们习惯以年号来称呼皇帝,如康熙只是他的年号,他的庙号是清圣祖。
所以究竟是称呼帝还是宗,是根据一些习惯来叫的,其实这些称号每个皇帝都有

回答2:

庙号是供奉于大庙里的牌位上,汉朝之前只有作为的皇帝才有庙号的,才能进太庙享受后代的供奉。而开国皇帝的庙号一般都是太祖,后面的皇帝为宗。太庙里面供奉的牌位是有限的,所以当一个朝代有庙号的皇帝多了,牌位放不下的时候,就要根据与当前皇帝的血缘的亲疏撤掉一些牌位。但是含有祖的牌位不能动,永世享受供奉,比如宋朝赵匡胤的牌位是不能动的,虽然,北宋皇帝除了赵匡胤之外都是赵光义一支的(宋太祖赵匡胤与宋太宗赵光义是兄弟),但是即便关系赵匡胤比赵光义疏,也只能撤掉赵光义的。也正是如此,明朝嘉靖皇帝为藩王入继大统,为了把自己老爹的牌位放进太庙,又不敢撤去朱棣的牌位(朱棣在明朝声望之高,嘉靖皇帝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虽然论血缘的亲疏,朱棣是太庙里面与嘉庆皇帝血缘最远的),所以把朱棣的庙号由明太宗改为明成祖,而带有祖的牌位是不能懂得,最后把朱棣的儿子的牌位撤掉,把自己老爹的牌位放进去。
至于谥号则是对皇帝生前的一种总结之类的,挂了以后,老百姓称呼他为xx帝。每个皇帝都有谥号,但是不一定有庙号。上庙号开始时极为严格,隋唐才开始泛滥的。

回答3:

帝是谥号,宗之类的是庙号,在唐以前庙号不是每个皇帝都有的,况且后来皇帝或者新继位皇帝为了表示自己或先皇的“丰功伟绩”,谥号越来越长,如汉文帝谥孝文帝,汉景帝谥孝景帝;到唐朝,唐高祖李渊谥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唐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你说普通人谁记得住这么长啊?到了明清,在位的皇帝大多只用一个年号,不像以前年号改来改去。反正称呼这类的就是为了好记而已!

回答4:

汉朝对皇帝加庙号很慎重 开国皇帝刘邦有庙号 为汉高祖 其余的多数没有庙号 故称为XX帝 汉之后沿袭先秦旧制复加庙号 才有了祖和宗

请朝也有庙号 但一般以年号称呼 如康熙帝即清圣祖

回答5:

汉魏晋六朝用谥号,比如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
唐宋朝用庙号,比如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
明清多用年号,比如洪武、永乐、康熙、乾隆。
谥号起于周朝,庙号起于殷商,年号起于汉世宗武皇帝建元元年。
汉魏晋六朝皇帝又庙号的不多,所以多用谥号。
唐宋元,皇帝谥号很长,所以用庙号。
明清开始,一朝一元不改元,所以用年号。
总之,都是为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