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这个病到底是什么?????
2024-12-22 11:21:5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反社会性人格(antisocial personality)曾被称作病态人格或社会病态人格。主要表现为道德意识及道德行为障碍,具有这种性格的人往往缺乏道德观念,缺乏罪恶感,情感不成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此类人格障碍患者无视他人的权利和情感,为了攫取物质或满足私欲而利用别人(自恋性人格有所不同,他们利用别人是认为自己比别人优秀,理当如此)。特征行为是以冲动和不负责任的方式,有时是敌意和严重暴力显露内心冲突。他们对挫折的耐受力很差。常不能预计自己的反社会行为带来的消极后果,丝毫没有不道德或罪恶感。许多人很能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或归咎于他人。在其人际交往中信口雌黄。惩罚既难以改变他们的行为,也不能改善其判断力和预见力,而只会使他们对世界更冷酷。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常伴有酒中毒,药瘾,背信,淫乱,工作失败,频繁迁徙和牢狱生活。在西方,反社会性人格以男性较为多见,而边缘性人格多见于女性;这两类人格障碍有很多共同之处。在这两类人格障碍患者的家族中,亲戚多有反社会性人格,物质滥用,婚姻破裂和虐待儿童的发生率很高。患者的父母常关系不和,患者在性格形成期有严重情感剥夺的经历。患者寿命缩短,但幸存者中病征随年龄增长趋于稳定和消失。

【起源】

香港电视连续剧《还我今生》中的世杰,他8岁因意外患上抽搐症,处于半植物人状态,其兄在父亲残疾、母亲另嫁的情况下,呕心沥血地维持了一家,并不惜一切代价使其起死回生。而他康复后,为了满足私欲,先是抢占了哥哥的未婚妻,又认仇人为父,气死亲生父亲,最后发展到逼死亲生母亲、谋杀亲哥哥,一系列行为可谓丧尽天良,毫无人性。
世杰的人格为常人所无法接受,甚至无法理解。用病理心理学原理分析,其人格属于一种比较典型的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这是一种犯罪型人格障碍,其基本特征是没有“良心”,干了坏事一点儿也不觉得难过,对别人的痛苦漠不关心,且总是将自己的幸福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种类型的人一般智力发展发育良好,只是私欲极重,并为之不择手段地去攫取,富于攻击性和破坏性。

【现状】

现实生活中,具有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倾向的人不在少数,他们为了自己私欲,有的营私舞弊、贪污诈骗,有的杀人放火、拐卖儿童,有的卖淫嫖娼、走私贩毒,给社会、家庭带来极大危害。

【主要表现人群】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者在儿童、少年期一般都有品行障碍,如世杰小时干了坏事,自己一推了之,老是让哥哥背黑锅挨打,而其母却因其成绩好,聪明灵活,百般偏爱袒护,忽视了对他的品行教育,以至酿就了后来极端自私的人格。
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矫正儿童、少年的品行障碍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注意进行道德情感的教育,尤其要进行责任感和义务感的教育,让儿童知道自己作为一个人,不能光享受,还应履行义务和责任。
父母要注重自身的修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给他们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对儿童、少年的不良行为倾向,要及时时行教育、批评,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切不可掉以轻心,甚至包庇纵容,以免酿成恶果。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发病原因与发病机理】

1.遗传。本症在亲属中的发生率与血缘关系成正相关,即血缘关系越近,发生率越高。有资料表明,患者双亲的异常脑电图率较高;单卵孪生子的性格一致率较高,脑电图很相似,犯罪率超过双卵孪生子。病态人格的寄养子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较高的病态人格发生率。

2.大脑发育不良。脑电图检查证实该类人格患者大脑发育不成熟,可能有过大脑损害。从病理心理学分析,患者的心理行为具有幼稚、很不成熟的特征,是人格不成熟的病理变化。

3.家庭和社会环境。不少调查表明,童年的精神创伤、不和睦家庭关系、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和不良社会环境因素在致病上亦起重要作用。人类人格形成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特别是在婴幼儿和儿童期,这已是公认的事实。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病态人格)的临床症状特点】

1.早年开始显露人格偏异,一般在青春期呈现明朗化。

2.严重人格障碍,性格的某些方面非常突出和过分畸形发展,不符合社会规范。

3.人格偏异非常顽固难移,延续于整个成年期,到晚年可能渐趋缓和。药物治疗和一般教育措施收效甚微,矫正困难。

4.社会和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常有较严重的反社会行为,屡教屡犯,并以损人不利己的结局告终。

5.对自己的人格障碍缺乏"自知之明"(医学上称为"无自知力"),因此不能从失败的生活经验中吸取教训。有时虽能察觉自己的人格问题带来的困难,但却始终不能以正确的认识来有效地改正。

6.表现为持久的人格不协调,但是并未达到精神病或神经症阶段。

7.智能和认知能力较好,无精神症状,主要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人格严重偏离为特征。

8.追求新奇和心理刺激,常是人格障碍患者的一种驱动力,也是经常导致其反社会行为的变态心理动因。概括地说,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人有"七无"特征:①无社会责任感;②无道德观念;③无恐惧心理;④无罪恶感;⑤无自控自制的心理能力;⑥无真实或真正感情;⑦无悔改之心。 病态人格一旦形成,不易矫正。因此,必须强调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加强心理卫生教育的重要性,以防日后人格畸形发展。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有一定帮助,但是难以根治。当患者发生危害社会治安问题时,应予以收容。

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男性多于女性。本组病人往往在童年或少年期(18岁前)就出现品行问题。成年后(指18岁后)习性不改,主要表现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甚至违法乱纪。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临床表现】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冷漠无情、无视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冲动和缺乏罪责感。

冷漠无情的表现是为人自私自利,缺乏起码的同情心,从不关心他人,常常对他人甚至亲友采取令人痛苦的残酷行动。但表面可能具有一定的魅力,例如具有一定的能力或特长,因而往往也能与他人维持一种肤浅的、短暂的友谊关系。但时间一长必然与人分道扬镳。也不能维持长久的夫妻关系。

无视社会道德规范的表现是不承担义务和责任以及屡屡违反社会准则。前者如随意旷工、长期待业在家坐吃而心安理得、不照顾妻儿也不赡养父母等;后者如反复说谎、偷窃,反复违反校纪厂规等。

行为冲动的表现是行动往往凭心血来潮,想干什么便干什么,事前并没有周密的考虑或计划打算,例如不辞而别离家出走、屡次无故更换工作岗位、动辄斗殴或谩骂等。

缺乏罪恶感的表现是从不内疚和自责,相反却总是去责难别人,因而屡教屡犯,给人一种无药可救的感觉。有时虽然也能在他人指责下迫于压力作出检讨,但仅停留在口头上,绝不会有痛改前非的行动,而且片刻即忘,依然故我。

【与冲动性人格障碍的鉴别】

冲动性人格障碍虽然行为冲动,但冲动过后,常常后悔不已,且具有阵发性特点,平时在社会交往中有时可有相当良好的人际关系。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冲动行为则表现为想干什么便干什么,事后毫不后悔,没有内疚感和自责感,令人不可理喻;在人际交往中只能与人维持一种肤浅的、短暂的友谊关系。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诊断要点】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诊断要点为:

一是行为违背社会常情,与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相悖,且习以为常。

二是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头脑中只有自己而无视他人,从不关心他人痛痒。

三是明显缺乏自控能力,行为常常失控,故冲动任性、难以与人保持深刻的人际关系,虽然明知行为错误,也不感到内疚和不能吸取教训。

【人格障碍诊断标准】

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并至少有下列3项:

(1)严重和长期不负责任,无视社会常规、准则、义务等,如不能维持长久的工作(或学习),经常旷工(或旷课)、多次无计划地变换工作;有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且这些行为已构成拘捕的理由(不管拘捕与否);

(2)行动无计划或有冲动性,如进行事先未计划的旅行;

(3)不尊重事实,如经常撒谎、欺骗他人,以获得个人利益;

(4)对他人漠不关心,如经常不承担经济义务、拖欠债务、不赡养子女或父母;

(5)不能维持与他人的长久的关系,如不能维持长久的(1年以上)夫妻关系;

(6)很容易责怪他人,或对其与社会相冲突的行为进行无理辩解;

(7)对挫折的耐受性低,微小刺激便可引起冲动,甚至暴力行为;

(8)易激惹,并有暴力行为,如反复斗殴或攻击别人,包括无故殴打配偶或子女;

(9)危害别人时缺少内疚感,不能从经验,特别是在受到惩罚的经验中获益;

2.在18岁前有品行障碍的证据,至少有下列3项:

(1)反复违反家规或校规;

(2)反复说谎(不是为了躲避体罚);

(3)习惯性吸烟,喝酒;

(4)虐待动物或弱小同伴;

(5)反复偷窃;

(6)经常逃学;

(7)至少有2次未向家人说明外出过夜;

(8)过早发生性活动;

(9)多次参与破坏公共财物活动;

(10)反复挑起或参与斗殴;

(11)被学校开除过,或因行为不轨而至少停学一次;

(12)被拘留或被公安机关管教过。

【人格障碍治疗】

(一)药物治疗:
药物不能改善人格结构,但对某些表现可能有一定效果。情绪不稳定者可给以小剂量酚噻嗪类药物如奋乃静2—4毫克或氯丙嗪100-200毫克睡前一次。

(二)精神外科治疗:
大脑一定部位定向破坏手术可改善某种类型的人格障碍症状,如冲动行为明显者。但手术可导致不可逆脑局部损伤,故外科治疗应采取慎重态度。

(三)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对人格障碍是有益的,通过深入接触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人道主义和关心的态度对待他们,帮助他们认识个性的缺陷所在,进而指出个性是可以改变的,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改造自己性格。

治疗性社区,或称治疗性团体。实际上是一种生活和学习环境,通过参加其中活动以控制和改善他们的偏离行为。在这里他们可以丢掉那些获得和习得的不良习惯。

回答2:

  这是一种犯罪型人格障碍,其基本特征是没有“良心”,干了坏事一点儿也不觉得难过,对别人的痛苦漠不关心,且总是将自己的幸福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种类型的人一般智力发展发育良好,只是私欲极重,并为之不择手段地去攫取,富于攻击性和破坏性。
  现实生活中,具有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倾向的人不在少数,他们为了自己私欲,有的营私舞弊、贪污诈骗,有的杀人放火、拐卖儿童,有的卖淫嫖娼、走私贩毒,给社会、家庭带来极大危害。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者在儿童、少年期一般都有品行障碍,如世杰小时干了坏事,自己一推了之,老是让哥哥背黑锅挨打,而其母却因其成绩好,聪明灵活,百般偏爱袒护,忽视了对他的品行教育,以至酿就了后来极端自私的人格。
  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矫正儿童、少年的品行障碍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注意进行道德情感的教育,尤其要进行责任感和义务感的教育,让儿童知道自己作为一个人,不能光享受,还应履行义务和责任。
  父母要注重自身的修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给他们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对儿童、少年的不良行为倾向,要及时时行教育、批评,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切不可掉以轻心,甚至包庇纵容,以免酿成恶果。

回答3: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又称无情型人格障碍(affectionless personality disorder)或社会性病态(sociopathy),是对社会影响最为严重的类型。患病率在发达的国家为4.3-9.4%,我国台湾地区为0.3%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特征是高度攻击性,缺乏羞惭感,不能从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行为受偶然动机驱使,社会适应不良等,然而这些均属相对的。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是一种犯罪型人格障碍,其特征行为是以冲动和不负责任的方式,有时是敌意和严重暴力显露内心冲突。他们对挫折的耐受力很差。常不能预计自己的反社会行为带来的消极后果,丝毫没有不道德或罪恶感。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常伴有酒中毒,药瘾,背信,淫乱,工作失败,频繁迁徙和牢狱生活。
在西方,反社会性人格以男性较为多见,在患者的家族中,亲戚多有反社会性人格,物质滥用、婚姻破裂和虐待儿童的发生率很高。患者的父母常关系不和,患者在性格形成期有严重情感剥夺的经历。患者寿命缩短,但幸存者中病征随年龄增长趋于稳定和消失。

回答4:

这要看病因由何引起。不能武断的下结论

回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