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目光放向远处
如果你是翱翔于天际的苍鹰,你就应该把目光投向广阔的蓝天。 如果你是流淌在山中的清泉,就应该把目光投向远方的大海; 如果你是普照在空中的太阳,就应该把目光投向世间的万物。 “酒入豪肠,七分啸成剑气,余下三分化作诗篇,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穿越于时空的隧道中,我听到了诗仙的豪迈的笑声。他是那个时代的英才,能够包容皇帝的“包举宇内,并吞八荒”的雄心,却容不下一位有济世才情,胸怀抱负的才子!几千年前,高力士的手上仍留有羞辱,但我们的诗仙却不愿鼠目寸光地留在翰林院,他把目光投向祖国的大好河山,“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我看到了诗仙“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的潇洒,听到他高吟“安能推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正是没有把目光拘泥于平俗的仕途上,而把目光投向远方,才成就了他的不凡不俗。 黄沙纷飞的大漠上,一位少女携着橄榄枝走进了匈奴人的营帐。从此老人、小孩子的脸上不再有丧失亲人的痛苦,汉匈的边境也维持了几十年的和平局面。汉元帝仍然失落,怎么大汉的最后一缕馨香,就到了一群蛮子手中?古今有多少诗人为昭君吟唱“公主琵琶幽怨多”,但多情的诗人不知道,昭君的选择是义无反顾的,本是她的初衷。 昭君没有把目光放在侍奉皇帝和争权夺利上,她把目光投向了汉匈之间的和平,她愿意以自己的青春换来两族人民的幸福。从此,青冢便成了汉匈边境中昭示和平的一座里程碑。 阅尽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把目光投向高处,他们不拘泥于眼前的利益,没有鼠目寸光,他们的远大目光决定了他们永恒的位置。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也是古人目光远大的写照。 掩卷深思,鸿鹄与燕雀的区别,正是源于他们各自的目光的远大与否,你是愿做一只鸿鹄泥?还是做寄身于屋檐下的燕雀?
老师的目光
老师 , 这是多么好的称呼 ! 她辛勤地浇灌着我们这些求知的干渴心田 . 而最能表达老师的特点和感情的就是眼睛了 , 眼睛是每个人心灵的窗户 . 老师的眼睛不由得让我联想到秋夜的星星 , 和善而明亮 . 眼睛中的丝丝目光看似平凡 , 其实也能让我学会一些大道理呢 ! 我们的俞老师就是用目光来嘱咐着我们 .
严厉的目光
老师的目光常常是温和的 , 慈祥的 , 但有时也是严厉的 .
前几天的一节语文课 , 正当你在栩栩如生地讲课时,正当您用温和的目光向大家扫视时。忽然 , 您的目光落到了一个角落里 . 我抬起头来 , 迎着您的目光看去 . 啊 , 那温和的目光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 射出的是另一股光 . 这光 , 像两把银光闪闪的利剑 , 直刺人的眼睛 , 又像是数九寒天屋檐下挂着的冰凌 , 使人感到一股寒意 . 我不由得哆嗦了两下 , 挪了挪身子 , 坐得更正了 . 教室里顿时静极了 . 闵佳鲁大概也被突然的寂静怔住了 , 发现这严肃的目光正是向她射来的 . 她忙吐了吐舌头 , 迅速放下了手中的东西。我想 : 她大概从这严肃的目光里还发现了一股充满希望的光 .
喜悦的目光
学生最喜欢看老师那喜悦的目光了 , 最好这目光是向着自己来的 , 因为这目光表示着对自己的鼓励 , 也表示着我们的进步 . 上一次的影评比赛中 , 我就看到了这种目光 , 而且这目光是迎着我来的 .
写完影评 , 我开始了焦急而又漫长的等待 . 这天 , 俞老师您用悦耳的声音把我叫住 , 到底是什么事呢 ? 我心中没有底 , 但又很自然地向您望去 . 啊 , 不用说 , 我知道作文得奖了 , 因为我发现了俞老师眼睛里射出来的是表示着我们进步的目光 --- 喜悦的目光 . 你看 , 她本来不是很大的眼睛这时简直眯成了一条线 , 那目光就像春天淡淡的云缝里透出的光,使我感到那么温暖,那么惬意!
忧虑的目光
老师的目光里也有忧虑时候。
上学期的一次小考,我的成绩考得并不理想,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搞的。只见俞老师改到我这张试卷时,慢慢地,俞老师您布满笑容的脸上一下子罩上了一层阴云,眉毛间出现了一个“川”字形,额角上显出了几条深深的皱纹,眼皮重重地垂了下来,目光显得那样黯淡无力,就像被乌云遮住的太阳。俞老师的表情这么一变,站在办公室前的我已经知道了,我肯定是学习退步了。果然不出所料,老师您拿着这张考卷,慢慢地放到我的面前,用沉重的语气对我说:“你最近怎么了?要记住这个教训啊!”我热泪盈眶,使劲地点点头……
老师的目光就是这么神奇,这么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