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情况确实需要刻苦努力。“有志者,事竞成”,要多向老师和同学请教,适当延长学习时间,尽力弥补。心无杂念,全神贯注,全力以赴。知道我国“两弹一星”元勋钱伟长当年的理科成绩吗?
1912年,钱伟长出生于江苏无锡一个诗书家庭。在18岁那年的高考中,他以中文和历史两个100分的成绩走进了清华大学。
钱伟长属于“偏科生”,在数理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但正是这样一个在文史上极具天赋、数理上极度“瘸腿”的学生,却在一夜之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弃文从理——— 这个决定缘于他进入历史系的第二天,这一天正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9·18事变”,侵占了东北三省。从收音机里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钱伟长拍案而起,他说: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起初,物理系主任根本不收他,经他软磨硬泡才勉强同意,但只能试学一段时间。为了能尽早赶上课程,他早起晚归,废寝忘食,极度用功。毕业时,他成为了物理系中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
论文曾让爱因斯坦感叹
1935年,他考取清华大学研究院和高梦旦奖学金,在导师吴有训的指导下做光谱分析。延至1940年8月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在J.L·辛格教授指导下研究板壳理论,1942年获博士学位。1942年至1946年,他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和喷射推进研究所,与钱学森、林家翘、郭永怀一起,在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教授的指导下从事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工作。钱伟长的博士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发表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的60岁祝寿文集内,爱因斯坦看后,感叹: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此文奠定了钱伟长在美国科学界的地位。
“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是钱伟长的口头禅。“我36岁学力学,44岁学俄语,58岁学电池知识。不要以为年纪大了不能学东西,我学计算机是在64岁以后,我现在也搞计算机了,当然不像年轻人那么好,不过也吓不倒我。”
在很多场合,钱伟长总要现身说法,畅谈自己对体育一往情深的渊源。他幼时家境清寒,身体很瘦弱。18岁那年考入清华大学时,身高只有1.49米。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清华历史上首位身高不达标的学生”,在就读的第二学年,竟一鸣惊人地入选清华越野代表队,两年后更以13秒4的成绩夺得全国大学生对抗赛跨栏季军。曾代表国家队参加远东运动会,跨栏、越野跑样样拿手,还是清华足球队的球星呢。
以上摘选了钱老的部分经历,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加油吧,至少不要再最后冲刺阶段再落下了,祝你考个好学校
我就是要中考的人, 要请家教, 如果不请的话就要去补习班-针对你这种情况还是请家教比较好,买卷子有什么用, 你要先从知识点下手, 懂了再做题测试, 一步一步的来
来得及,因为还没有中考呢,所以你就有时间努力,你可以请家教,一遍请家教巩固,一边自己努力的学,这样两者也不冲突,两方面同时进行可能会更好,另外现在在复习,你自己把复习做好了就行了,首先要做好复习计划,这个很重要,计划要按照自己的情况来定,比如,你在哪方面掌握的不太好,复习计划里就把这些没掌握的知识多安排一些时间,或者你可以网上搜晓鹏学习新浪博客,里面有安排复习这方面的指导,去年我中考那会儿就经常看。2.一般来说,中考复习可安排三轮复习。第一轮,摸清各科内容的脉络,开展基础知识系统复习,中考试题中属于平时学习常见的基本题型约占60%还多,要在这部分试题上保证得分,就必须结合教材,系统复习,对必须掌握的内容要心中有数,后面的大题虽是“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式习题,是教材中题目的引申、变形或组合,复习时应以课本为主。另外 复习应做适量的练习,习题的难度要加以控制,以中、低档为主,另外,对于你觉得较难的题,或者易错的题,应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以便在第二轮复习时看。第二轮,针对热点,抓住弱点,进行难点知识专门复习,这一轮复习中,要专拣自己不会的进行练习,而且要多记,不会的要多看。第三轮,就要备战中考了,经过第一轮和第二轮的复习,学习的基础知识已基本过关,大约到五月中、下旬就应该是第三轮的模拟试题训练,目的就是查漏补缺和调整考试心理,便于以最佳状态进入考场,自己在课余时间最好使用各地中考试卷,设定标准时间,进行自我模拟测验,这样慢慢进入中考的状态。另外关于考试的方法,在刚刚我说的那个博客中也有指导,你在考试前一定要看一看,对中考非常有帮助的。希望我的经验可以帮到你,加油吧!
建议请家教或请教老师。。。。最后祝考上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