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集英国电视连续剧《故园风雨后》(Brideshead Revisited)改编自Evelyn Waugh的同名小说,由Granada电视公司出品,1981年10月在英国ITV首播。故事开始于二战前夕的英国。描写了伦敦近郊布赖兹赫德庄园一个天主教家庭的生活和命运。老马奇梅因侯爵一战后抛下家人长期和情妇在威尼斯居住;父母的生活丑闻给子女打下了耻辱的印记,扭曲了他们的天性。本书的叙述人赖德也是故事的参与者,目睹了这个不幸家庭的沉沦与衰败。宗教也救不了他们。作者以一种苍凉的心情对布赖兹赫德昔日的富丽繁华进行了凭吊,也反映了二战后英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反映了他们的回忆、哀伤与失望。
这部电视迷你剧集耗费巨资,演员阵容强大,John Gielgud(扮Charles的父亲)和Laurence Olivier都是授封爵士的著名演员,Anthony Andrews是英国当红小生,Jeremy Irons则凭借该剧崭露头角。《故园风雨后》明显透出英国人对一战前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国的怀恋,牛津校园和华丽的Brideshead庄园是显赫一时的大英帝国的荣耀和象征。Granada公司在场景打造上不惜血本,总共12小时的电视剧号称花了450万英镑,实际估计则达1100万英镑。例如在 Queen ElizabethII邮轮上拍摄8分钟的费用就高达50万。其他如“Brideshead”庄园(实际上为BBC主席George Howard的宅邸Castle Howard)、Venice、Malta、Gozo岛,无不体现制作上的铺张。与场面上的奢华形成鲜明对照的是Sebastian和他的那些浪荡朋友的腐败颓废的生活方式。Sebastian的玩偶小熊Aloysius也由于该剧的出名而在80年代新兴白领阶层男士中流行一时。随着Charles和 Julia的恋情的发展,Sebastian变得越来越消沉,田园诗般的牛津和Brideshead也渐渐在画面中暗淡,被悲哀感伤的气氛所取代。
该剧获1982年艾美奖最佳迷你剧集、最佳男主角(Anthony Andrews、Jeremy Irons)、最佳男女配角等多项提名,最后只有Laurence Olivier获最佳男配角奖。Anthony Andrews最初是被选中来演Charles一角的,但读完小说后他认定自己更适合演Sebastian,而Sebastian本来是由Jeremy Irons来演,他本人则更感兴趣Charles,两人因此互换了角色。
作者伊夫林·沃在这部长篇小说的第三部开始时这样写道:“我的主题是回忆,在战争时期一个阴暗的早晨,一群长着翅膀的东西在我周围飞翔。这些回忆时时刻刻伴随着我,构成了我的生命……”这几句话可以看作是这部长篇的基调。这是一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特别是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英国知识分子的回忆、哀伤和失望。它的情调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也可以说西方一般知识分子的思想。
长篇小说《旧地重游》描写了伦敦近郊布赖兹赫德庄园一个天主教家庭一家人的生活和命运。这个家族老一代的马奇梅因侯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去国外参加战争,战后没有回国,长期和他的意大利情妇卡拉在威尼斯同居。他的妻子马奇梅因夫人住在伦敦,夫妻不睦,按照天主教规定,夫妻不能离婚,事实上他们长期分居。他们的长子布赖兹赫德是未来爵位和庄园的继承人(与庄园同名),毕业于牛津大学,生性怪僻,他最大的嗜好是收集火柴盒。次子塞巴斯蒂安和故事叙述人赖德是牛津大学的同窗好友,一生经历坎坷,流落异国。大女儿朱莉娅以漂亮闻名,嫁给政客兼商人雷克斯,生活不幸福,最后离婚,她虔诚信仰天主教。小女儿科迪莉娅也信天主教,但她自认为是那种“既不适合于过世俗生活,又不能适应寺院的清规”的人,她参加过西班牙内战,当看护,后来又和朱莉娅一起参加二次大战去中东服务。
回忆的主人公是书中叙述人查尔斯·赖德。他不是一个一般的叙述人。他在长篇小说中所起的作用,首先是通过第一人称的娓娓叙述,使故事显得亲切、真实而动人;而且赖德的作用还不止此,他不是一个无动于衷的旁观者,而是小说中一个重要人物,整个故事是通过他的回忆展现出来的,贯串了他的爱憎,他的热情和哀伤。书中对赖德的描写是深入的、丰满的,特别是对他内心活动和感受的再现十分细致、深刻。他在牛津大学念书时,由于和塞巴斯蒂安的友谊和马奇梅因一家有了来往,熟悉这个家族,亲眼看见这个家族的衰败过程。他自己在牛津过了一阵无忧无虑,有时是荒唐胡闹的生活,后来去法国学画,成为一个有名的建筑画家。
马奇梅因夫妇长期分居和他们的生活丑闻,给下一代儿女身上打下了耻辱的印记。马奇梅因夫人是一个双重人格的人物。她一方面在表面上极为虔诚、笃信上帝,时刻表现她对宗教活动的热诚,并总设法使周围的人皈依天主教,而另一面她又过着荒淫糜烂的生活。马奇梅因侯爵的生活也极为奢侈。他在伦敦有豪华的府第,在郊区有极为高雅的大庄园——布赖兹赫德,在威尼斯还有漂亮的大厦,养着一个终身情妇卡拉。整个家族的浪费已经使他负债累累。这个家族外表的繁华豪富,也像《红楼梦》里的荣宁二府一样,“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侯爵道德败坏,为一般舆论所不齿。
塞巴斯蒂安是全书中主要人物之一。他的家庭,特别是他的母亲是他精神上的沉重负担。他的母亲以种种手段要他接受宗教的束缚,使他很痛苦,加以家庭中父母的丑闻,他以酒解愁,成了一个酗酒者。他为了逃避他的母亲,他的家庭,他周围的世界,带着酗酒的恶习,漂泊到北非突尼斯一个修道院,被收留下来当了一个下等守门人。他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的悲剧是震撼人心的,反映了一个青年在病态的社会和病态的家庭中,精神压抑、空虚、迷惘到了十分惊人的程度!
http://lib.verycd.com/2007/05/10/0000149340.html
20世纪文学 20世纪以后,英国文学出现了小说、诗歌、戏剧多元化发展的走向。20世纪初,爱尔兰人萧伯纳在伦敦对戏剧理论和实践所作的贡献,以及爱尔兰本土文艺复兴运动在戏剧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使英国戏剧大为振兴。原小说家哈代转事诗歌创作,完成诗剧《列王》,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诗歌的代表作。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炮火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震动,文学上,导至现代主义运动的兴起。艾略特的长诗《荒原》的发表,成为现代派诗歌的起点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和 吴尔夫的《海浪》等,是意识流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劳伦斯则以一系列富有时代色彩的作品表达出自己独特的生活见解和艺术独创性。与此同时,一些战前和甚至19世纪即已崭露头角的小说家如威尔斯、本涅特、高尔斯华绥、毛姆、福斯特等,仍旧沿循现实主义的航道行进。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小说家奥·赫胥黎、奥威尔、伊·沃、衣修午德、格·格林、戈尔丁、福尔斯等,大都在传统与现代的合流上继续前进。两次世界大战使妇女生活思想发生巨大变化,英国文坛也随之出现一批优秀女小说家,如鲍恩、斯帕克、默多克、莱辛、德拉布尔、希尔等。50年代集中出现的愤怒的青年,也是一个颇有影响的文学潮流,除小说作品外,还有优秀剧作。爱尔兰人贝克特和伦敦人品特则是英国荒诞派戏剧的代表。在诗歌领域,托·斯·艾略特的组诗《四个四重奏》是40年代的杰作;50至70年代,最优秀的诗人是拉金和休斯;爱尔兰人希内是继二人之后最有影响的诗人。
为什么《尤利西斯》以史诗中的人物做书名?为什么作者模仿了《奥德赛》,借用了一个神话结构?关于这个问题,最经典最重要的解释是T.S.艾略特做出的。他在《〈尤利西斯〉:秩序与神话》一文中称《尤利西斯》是现时代所找到的藉以表达自身的最重要的作品:
在使用神话,构造当代与古代之间的一种连续性并行结构的过程中,乔伊斯先生是在尝试一种新的方法……它是一种控制的方式,一种构造秩序的方式,一种赋予庞大、无效、混乱的景象,即当代历史,以形状和意义的方式。
可以说,这就是《尤利西斯》神话结构的重要作用,既是为小说赋予形式和统一性的方式,又是给当代混乱的历史以“形状和意义的方式”。这种神话化倾向,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中重要的特征。给大家推荐一本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神话与文学》一书,里面收集了一系列论述二十世纪神话主题的文章。二十世纪的重要的现代主义作品如T.S.艾略特的《荒原》、乔伊斯的《芬尼根守灵夜》、伍尔夫的《到灯塔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叶芝的《幻象》,都有鲜明的神话因素和特征,以神话批评去解释这些作品即使不是最佳的方式,至少是有效的方式。正如前苏联一个学者在《神话的诗学》一书所说,神话化的诗艺是十九世纪以前古典小说结构遭到破坏后赋予小说叙事以新的结构的重要方式。它是在缺乏永恒和不变因素的现代生活中重新找到永恒模式的方式,在二十世纪,只剩下神话才能超越社会历史的限定和空间时间的限定,表达社会宇宙和自然宇宙的某些本质性规律。这位苏联学者的观点与T.S.艾略特基本上是一致的,代表了神话批评中乐观主义的方面。
神话批评中还有另一种悲观的论调,认为二十世纪在神话模式中找到的统一性不过是一种虚构的产物,是想象之物而已。一个都柏林的下流的广告推销员又怎能提升为一个史诗中的传奇英雄?琐碎、平庸、无聊的现实生活又怎能成为一个神话?T.S.艾略特的观点只看到了事物的表面,《尤利西斯》的现代神话所建构的秩序和统一性并不是生活中固有的本质,只是小说中的想像的虚构的秩序而已。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这种秩序。连贯性和整体性只能出现在小说的虚构中。英国一个学者彼德?福克纳在《现代主义》一书中指出:二十世纪的文化“已经丧失了一致性和生命力,所以作家才不得不企图以唯一可能的方式——虚构来对文化进行‘再统一’。”因此,这位学者认为:
《尤利西斯》不是一部神话著作,而是一部小说:不是要用现代的语言来再现奥德赛的神话,即关于航行和回归,甚至是父子相寻的神话,而是从根本上怀疑现代人是否可能具有神话般的幻想。它不是接受神话,而是幽默而绝望地运用神话而已。这不涉及对神话世界的认可,而只是“对它提出疑问”。
也就是说,《尤利西斯》是反神话的,它最终其实告诉读者,现实生活中只有琐碎、平庸、混乱、无意义,只能有忍气吞声不敢找情敌算帐的布卢姆,只能有摩莉式的荡妇,只能有萎靡不振的斯蒂芬式的虚无主义者,而不可能真正有大英雄尤利西斯和他忠贞不渝的妻子以及不畏艰险的儿子。现代人可能连关于神话的幻想都没有。而一切秩序、连贯性、统一性只存在于文本的想像世界中,只是一种人为的虚构的产物。所以意大利小说家莫拉维亚指出,“乔伊斯的小说以及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都是以对客观现实的彻底不信任和怀疑为特征的”。彼德?福克纳在《现代主义》一书中也说,十九世纪以前的小说,大部分都能把现实和理想两个世界融合起来,统一起来,取得一致,而现代主义的基础是怀疑,这种深刻的怀疑要求读者承认作品的双重性,承认它是一种想像虚构活动。在这个意义上,《尤利西斯》中与《奥德赛》建立的并行结构,构成了对现实生活的反讽,即是说,今天的爱尔兰只存在像布卢姆这样的“英雄”,只存在布卢姆式的历险。所以《尤利西斯》的神话结构带给小说的最鲜明的风格特征是喜剧性的反讽(Irony)。
参考资料:http://www.scopen.net/media_file/rm/ip3/qiulei/2006_04_30/20sj/wgwx2/htm/wgwx14.htm
《虎口脱险》
《Grande vadrouille, La》
导 演: ( 杰拉尔·奥利 Gérard Oury )
主 演: (布尔维尔 Bourvil) (路易斯·德·费奈斯 Louis de Funès) (克劳迪奥-布鲁克 Claudio Brook) ( Andréa Parisy) ( Colette Brosset) (迈克-马歇尔 Mike Marshall)
剧情介绍:
二战期间,英国轰炸中队第一支遣队在执行一次名为“鸳鸯茶"的轰炸任务中,一架被德军防空武器击中,几个机上人员被迫跳伞逃生,并约好在土耳其浴室见面。但他们分别降落在德军占领的法国首都巴黎市内不同地点。
德军展开了全市大搜捕,而其中三位飞行员分别被油漆匠,动物管理员和乐队指挥所救。迫于形势所逼,油漆匠和指挥家只得替代各自所救的飞行员去和中队长大胡子浴室碰头。在几次误会后,他们终于接上了头。
而在巴黎的热情法国人的掩护下,飞行员们与德军展开了一场场惊险紧张而又幽默滑稽可笑的生死游戏。最终,油漆匠,乐队指挥和飞行员们一起飞向了中立国瑞士。
《纳尼亚传奇》是 C·S·刘易斯于20世纪中期创作的魔幻故事,
从这套书出版的一刻起,《纳尼亚传奇》就悄悄走红,名声渐渐地在小孩和成人间广为传播,历经50年,全球销售达8500万册,与托尔金的《魔戒》被并称为魔幻冒险故事的经典。甚至连J·K·罗琳也说:C·S·刘易斯是她最喜欢,也是影响她最深的作家之一。甚至她之所以把《哈利·波特》写成七本,就是因为“纳尼亚”的故事就是七本。
片 名: Grande vadrouille, La
译 名: 虎口脱险
导 演: ( 杰拉尔·奥利 Gérard Oury )
主 演: (布尔维尔 Bourvil) (路易斯·德·费奈斯 Louis de Funès) (克劳迪奥-布鲁克 Claudio Brook) ( Andréa Parisy) ( Colette Brosset) (迈克-马歇尔 Mike Marshall)
上 映: 1978年10月20日
剧情介绍:
二战期间,英国轰炸中队第一支遣队在执行一次名为“鸳鸯茶"的轰炸任务中,一架被德军防空武器击中,几个机上人员被迫跳伞逃生,并约好在土耳其浴室见面。但他们分别降落在德军占领的法国首都巴黎市内不同地点。
德军展开了全市大搜捕,而其中三位飞行员分别被油漆匠,动物管理员和乐队指挥所救。迫于形势所逼,油漆匠和指挥家只得替代各自所救的飞行员去和中队长大胡子浴室碰头。在几次误会后,他们终于接上了头。
而在巴黎的热情法国人的掩护下,飞行员们与德军展开了一场场惊险紧张而又幽默滑稽可笑的生死游戏。最终,油漆匠,乐队指挥和飞行员们一起飞向了中立国瑞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