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高手!!!!!@@@

执行力的含义?如何强化落实?/?需要相关文献!!!谢谢提供
2025-02-02 05:56:5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有本书就叫《执行力》,好好学习一下吧

回答2:

今年是全面落实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各项部署能否切实得以有效落实,干部的“执行力”是关键。要提高干部的执行力,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执行力建设要着眼基层。乡镇机关干部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形象。要把加强执行力建设、深化“效能革命”的触角延伸到乡镇薄弱部位。针对乡镇存在

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动真功夫,来硬措施,下大力气,对乡镇进行加强整顿。同时,坚持整顿与建设并重,精力向乡镇投放、财力向乡镇倾斜、干部从乡镇选拔,为乡镇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二是执行力建设要着眼推进工作。要实现县委十二次全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就必须用全新的执行理念和机制,对工作进行细化,抓深入、抓具体、抓落实。重点是围绕建设民富县强的和谐安吉目标,在打造“一地四区”上加大执行力度。要保证各项目标实现,还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抓得实,抓出成效。三是执行力建设要着眼企业发展环境。要把整治企业周边环境作为执行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建立健全联系企业制度,认真处理企业、项目建设与群众的关系,切实解决周边环境问题。要充分发挥乡镇综治,派出所的作用,疏导化解一批企业与周边的矛盾纠纷;治理一批影响企业周边环境的治安乱点;严惩一批强买强卖、无理阻挠、欺行霸市、敲诈勒索、盗窃哄抢、强装强卸以及报复陷害企业经营者的违法犯罪分子,为投资经营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四是执行力建设要着眼群众利益。要关注群众的切身利益,对征用土、城镇拆迁、农民工工资等更多的要考虑农民利益,坚决纠正损害群众的不正当行为;要治理企业排污,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要清理一批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不合理收费项目,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要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改进服务方式,把服务延伸到群众需要的各个方面。

要切实保证政令畅通,实现县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就应从以上四方面加以努力,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来加强我们干部的执行力。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强化执行意识。意识是先导,我们抓工作落实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始何发挥干部的主观能动性,我觉得:一是要培育感情,以爱强力。要关心每一位干部,要让他们每一个人都愿意为工作出力。善于以情感人、以理服心、以公平心,使他们觉得在这个工作环境中是宽松又愉悦的,这样就不会有对我们的工作落实不了,执行不了。二是培育责任,以责提力。要强化干部的责任感、紧迫感、荣誉感,任何工作的落实需要一种责任意识,要使每位干部把职责看成一种职业,使干部为我们工作不执行或执行得不好就会受到良心的责备,就会为身上衣、碗中粮去执行。三是形成氛围,以势添力。要制订方案,层层发动,掀起一场学习执行力的高潮。可以集中时间开展学习一些执行力活动,召开执行力建设研讨会,在新闻媒体上开设“执行力与效能革命”、“百姓众评执行力”等有关专栏,大造声势,营造氛围,使执行力成为每个干部的信念、目标、动力和行为,激励广大干部超越自我、敬业奉献、勇于创新、争创一流。
(二)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有效的制度是保证各项工作得以落实的关键。下面我提出的几项工作制度供大家参考。一是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各乡镇和部门要将职责和工作任务、工作目标科学、明确地分解落实到内设机构、各个岗位及承办人员,建立主体明确、层级清晰、具体量化的岗位责任制,形成内设机构之间、岗位之间的无缝责任链条,明确工作责任和工作规程,使每项工作职责、每个工作环节的责任都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二是建立目标考评机制。建立健全分类分级考核制度,区分领导成员与非领导成员、部门负责人与内设机构负责人之间的岗位职责差别,有针对性地制定考核内容、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注重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和服务对象在评议公务员、尤其是评议各级领导干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考核的经常性,不断完善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制度,将平时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主要依据。实行公务员考核公示制度,发挥考核成绩优秀者的模范作用。全面实行重大工作事项进展情况上报制度,层层建立台账,逐级进行督察,逐件实行销号,科学进行考评。三是建立训诫制度和警醒教育制度。对犯有轻微过错的公务员,给予训诫,促其提高认识、纠正错误,增强过错非小事的观念。建立常态化的警醒教育制度,各乡镇、各部门每年要对本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警醒谈话,了解其思想动态,及时发现不良思想苗头,有针对性地进行警醒教育。

(三)加强管理监督。一是要建立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其中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哪个环节执行力不到位,然后才可能加以改进。二是要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对决策失误、违法行政、执行不力和效能低下、疏于管理和处置不当等从严执纪,实施问责和责任追究。明确行政过错追究的责任层次,准确界定批准、审核、承办等行政管理各环节相关人员(包括部门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和普通公务员)所应承担的具体过错责任,确保责任落实到每一层次、每一职级、每一岗位。三是要高度重视公众监督。主动邀请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政府行政执行力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评议,大力实施“阳光工程”,采取开办“民心桥”、“直通车”等方式,自觉接受外部监督。四是要加大追究惩戒力度。对违抗政令、行政不作为和绩效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严肃处理,并将有关处理结果在媒体上公布。

(四)加强队伍建设。加强执行力建设,迫切需要锻造一支埋头苦干、作风过硬、战斗力强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针对执行意识不强、执行效率不高、执行效果不好等突出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五种素质”,提高“六种能力”。强化“五种素质”,就是要强化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岗位技能、职业道德、人格修养。提高“六种能力”,就是要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高效服务的能力、勇于创新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积极应变的能力、善解矛盾的能力,使广大党员干部精神更加饱满、作风更加扎实、执行更加顺畅、落实更加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