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子莫若父。
本句出自《管子·大匡》一篇。意在说明最了解子女的人就是养育他们的父母。父母与子女长期生活在一起,对子女的品德、性格、能力等诸多方面有着全面深刻而又细致入微的了解。此言有一定的真理性,因此被广为引用。
2、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本句出自《诗经·小雅·蓼莪》一诗,这是一首悼念父母恩德的诗歌。在这句话中,作者抒发其未能奉养父母至终老的遗憾。在后世,引用这句话来表达感念父母之恩的非常多。
3、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本句出自《诗经·小雅·蓼莪》一诗。这时那些幼年失去父母者的哀歌,表达的是人们对亲情的怀念与渴望。后来,人们就用“失怙”表示丧父;用“失恃”表示丧母;用“幼失怙恃”表示幼年时期父母双亡。
4、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
出自《孝经·圣治》。父子之间的亲情,体现的是人的天性,父子之爱里还包含敬意,父如严君,也体现出君臣之间的义理关系。
5、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能够孝敬父母,关爱兄弟姐妹,这是做人的根本所在。
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面要为他们的年龄长寿而感到高兴,另一面要为他们的衰老而感到忧愁。
7、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本句出自《论语·里仁》一篇。若是父母在世的话,身为子女者就不远游外地,即便是要出远门,也要有个明确的去处。这句话意在强调身为子女者,在父母健在之时不应远离父母,秉持着以方便行孝为主的行事原则。
8、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句话出自西汉韩婴《韩诗外传》。树木不喜随风摆动太多,无奈劲风始终不肯停息,被吹得不停摇动。儿子长大了,希望能够奉养双亲,报答养育之情,但父母却已经离世。子女的孝亲心愿无法实现,留下了令人伤感的终生遗憾!这句话提醒我们尽孝道要趁早,不要等到父母去世,自己追悔莫及,落下遗憾。
9、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出自清代倪瑞璿诗《忆母》。暗地里时常流泪,想念着远方的亲人,只是担心母亲会思念孩儿留下更多的泪水。
10、如何淮上雁,不作一行飞。
出自元代萨都剌诗《九月七日舟次宝应县雨中与弟别》。为何我不能像那飞翔在淮河上空的大雁一样展翅高飞呢?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与亲人离别的伤感之情。
【四海之内皆兄弟】
【出处】: 《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拼音】: sì hǎi zhī nèi jiē xiōng dì
【解释】: 四海:指全国。全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
【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司马牛问孔子怎样做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害怕,经常反省自己。司马牛见到师兄子夏后忧愁地说自己没有兄弟。子夏安慰他说君子和人交往态度恭瑾而合乎礼节,那么普天之下到处都是兄弟
在与父母意见相左之时,当如何为才是合乎礼记的“无违”?对此,《论语·里仁》有载:“事父母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孔子言,见父母有不当之处,应轻微婉转的劝谏,见到自己的心意未被采纳,也应该恭敬而不忤逆,内心虽然为父母忧愁,但没有怨恨之意。由此,笔者不由忆起部分媒体对“孝就是顺”这一观念宣传。在老龄化社会,对“孝”这一传统观念进行宣传,使得个人和家庭能作用于社会,借以减少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压力,这初衷虽好,但在宣传时,如若不够谨小慎微,不注重遣词造句间的准确,很可能会造成与之截然不同的效果。且在原始儒家的观念中,“孝”也并不等同于盲目的顺从。
生事之以礼,是体现“敬”的重要环节。由《论语》不难得出,“敬”的基本礼节即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此外,还要做到“父母唯其疾之忧”“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综合上述种种,生事之以礼即事事为父母考虑,侍奉父母尽心尽责,熟知父母的喜好,熟悉父母生活习惯,同时注重精神的慰藉与物质的满足,且更加注重对父母精神上的慰藉。这同前文所提到的“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相对应。此处相对有争议的一句是——“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此处的“色难”于理解上有两说,一说是子女侍奉父母时的容色,即指孝子在侍奉父母时,应当面带愉色,言笑晏晏。另一说则为侍奉父母的容色,使父母常带欢愉的神色。上述两种学说,一说旨在强调意见侍奉父母的礼节,另一说旨在强调侍奉父母的所应达到效果;但无论是两种中的哪一种,其本质都是对“孝”的强调。
将此时的“孝”同后来产生的“三纲五常”、“二十四孝”想对比,不难看出,《论语》中的“孝”所饱含的脉脉温情,这亦同儒家思想所强调的“仁”是相通的。所谓“仁”,即“仁爱”,即“爱人”,在儒家的体系中,“仁”,或者说“仁爱”是由近及远逐次向外推广的,由自爱推至家庭亲亲之爱,由之爱推广达国家之爱,再由国家之爱升华为兼济天下万物的爱。孔子曾言:“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而“孝”,毫无疑问是亲亲之爱中所必不可缺的。
四海之内皆兄弟】
【出处】: 《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拼音】: sì hǎi zhī nèi jiē xiōng dì
【解释】: 四海:指全国。全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
【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司马牛问孔子怎样做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害怕,经常反省自己。司马牛见到师兄子夏后忧愁地说自己没有兄弟。子夏安慰他说君子和人交往态度恭瑾而合乎礼节,那么普天之下到处都是兄弟
自孔子起,儒家经典传流至今已有数千年,期间儒家的“孝”的观念不可避免的在漫长的时光发生了变异,通常,统治者在建立起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的同时也在谋求思想的变革,使其能同国家意识形态相符。很显然,这种被再次加工的“孝”的观念并不能得到生长于现代社会的我们的认同。在笔者看来,诸如“三纲五常”等纲常化、片面化和绝对化的“孝”的观念,其实质是对社会风气的败坏。
要正确的认知“孝”,应当从还原“孝”在原始儒家中的面貌,作为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论语》无疑是探究原始儒家“孝”的观念的重要窗口。
不同于后世“三纲五常”的冷漠,原始儒家所崇尚的“孝”托生于儒家“仁”的观点,基于天然的血缘亲情的联系,充满了天然的人情味。其最为有力的佐证当为《论语·子路》中的一段——“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其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此事若放在后世,应当是鼓励大义灭亲的,而孔子却认为相互揭发是有违人伦天性的,哪怕偷羊这一事件本身是错误的。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在说明“孝”是一种天然的的联系的同时,也不忘将“孝”的内涵进行提升,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儒家观念相结合。
就齐家而言,“孝”为齐家之要;就治国而言,“孝”则为治国之礼——一如《论语·为政》所载:“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盖谓在上者能导民于孝慈,使各得孝其老,慈其幼,则其民自能忠于其上。”此段在言明“孝”在治国化民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亦指出了为上者的模范作用的重要性。这似乎为“孝”这一观念在当今老龄化社会中的运用指明了道路,然千载已过,其具体运用当因时而异。
“孝”的不可或缺已然明晰,而后需要知晓的,当是何为“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