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莎·葛尔宏——战地记者,海鸣威的第三任妻子,报道过美国入侵巴拿马事件。
乔治·伯克——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1948年在报道希腊政府腐败时神秘遇害。
海伦·斯诺 埃德加·斯诺——1936年访问陕北红区,37年采访毛泽东、朱德和许腔桥多中共首脑人物,
1991年9月,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华文学基金会授予海伦·斯诺“理解与国际友谊奖”。1996年6月,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授予她“人民友好使者”的荣誉称号,海伦·斯诺还两次获得了诺贝尔奖提
名。
穆青—— 原名穆亚才,“七七”事变爆发后,16岁的穆青到山西临汾,进了八路军学兵队学习,后
留师部宣传做宣传工作。1942年,穆青发表了新闻报道《我看见了战士的文化学习》。通过描写战
士们在战斗劳动生产之余,抓紧点滴时间进行文化学习的事迹,反映了战士们的精神世界和革命志
向。1942年9、10月间,穆青发现了第一篇出色的人物通讯《人们在谈说着赵占魁》,再仔塌现了陕甘
宁边区工业劳动模范赵占魁的风采。1944年9月,他发表了《本市白家墙杨汉珠伤害人命,判除有
期徒刑;常志胜迷信巫神,弄得家破人亡》。1946年1月,穆青接受了采写东北抗日联军历史的任
务,写了《东北抗日联军史略》。通过丰富的资料、确凿的事实,再现了将士们在白山黑水之间14
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1949年3月,穆青随军南下,写出了《飞驰在南线的汽车兵团》、《穿过
大别山麓》、《良田镇的无名女英雄》、《狂欢之夜》、《十里长鞭》、《热情澎湃的长沙城》、
《白匪主力溃灭的狼狈相》等多篇战地通讯,真实地记录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胜利的足
迹。在土改中写了《因为分配了土地》、《抢财神》、《谁养黄牛谁发财》等新闻作品。他伍戚猛的新闻
通讯报道浓缩了伟大时代,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叙写了时代激流,因而读来引人入胜。 解放
后,穆青又写了不少作品如《管得宽》、《一厘钱精神》、《九龙江上抗天歌》、《驯水记》等
等。1986年,国家创办中国新闻学院,穆青兼任新闻学院院长。在繁忙的工作中,他并没有放弃写
作,如新闻作品《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篇没有写完的报
道》等,充满了艺术命力和感染力。 穆青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新闻记者,曾任新华社社长。从事新闻
工作50多年,他勤学苦练,不懈进取,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写了多篇在我国新闻史上具
有里程碑意义的新闻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