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万五千人,原先共有三十万。
1944年4月12日,毛泽东在《学习和时局》一文中说:“共产党在一九三七年,因为在内战时期受了挫折的结果,仅有四万左右有组织的党员和三万多人的军队。”
毛泽东在1971年视察南方讲话中说:“长征前红军三十万。到陕北剩下二万五千人。”
参与长征的部位或桥橘有三路:
1、红二、六军团(红二方面军)
1934年8月,红六军团奉命西征时,全军团约9700余人。西征途中,红六军团遭受国民党军围追堵截,特别是在甘溪战斗中遭受了重大损失。
1934年10月,红六军团在贵州印江县木黄与红三军(红二军团)会师时,3300余人。红三军(红二军团)同红六军团会师时,全军约4400余人。两军团合计约7700余人。
红二、六军团行军作战中,虽有不少减员,但曾有很大补充。两军团从贵州黔西、大定、毕节退出时比从桑植出发时增加了3000余人。
到达盘县时尚保持桑植出发时的数目。到达云南中甸时,比桑植出发时约减少1000名,约1.6万人。
1936年7月,红二、六军团同红四方面军会师时,其兵力数为1.43万人。7月5日,根据中革军委命令,红二、六军团和原属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红九军团)合编为红二方面军。
关于红二方面军兵力数量,1936年10月15日朱德、张国焘在给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电报中说,据1936年9月1日统计:第二军团7643人,第六军团4059人,第三十二军2677人,共计1.4379万人。
1936年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东北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此时,红二方面军尚有兵力1.1万余人。
红二方面军是各路红军长征中损失最小的。长征出发时1万余人,到将台堡会师时还是万余人。
2、红四方面军
1934年5月初,红四方面军长征开始时,总计约10万人。
1935年6月,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9月,红军总部为左、右两路军。一方面军的五军(原红五军团)、三十二军(原九军团)编人左路军。后随红四方面军行动。
据1936年10月15日朱德、张国焘给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的电报中统计:红四方面军第四军5700人,第五军4600人,第九军9000人,第三十军8000人,第三十一军5000人,方面军直属队5000人,第三十、第三十一军伤病员800人,总计是3.81万人。
总直属队:红军大学1215人,党校433人,总司令部57人,一局112人,一台38人,总卫生学校216人,供给处225人,通信营368人,各路司令部及地方机关约2000人,共计4664人。
红四方面军五个军和直属队共计3.81万人,再加上总直属队4664人,总人数约为42764人。
1936年10月25日至30日,红四方面衫团军总指挥部遵照中革军委和红军总司令部的命令,指挥红三十军、红九军、红五军六个师十六个团及直属部队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
关于红四方面军西渡黄河人数,1936年11月13日,中共中央书记处给共产国际的电报说“人数两万两千”。
西路军广大指战员浴血奋战,同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但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最终失败,大部分壮烈牺牲。
陈昌浩在关于西路军失败报告说,西路军过河人数约2.12万人。红四方面军战史说“共渡过两万一千八百余人”。由此分析,红四方面军西渡黄河人数约2.2万人左右。
红四方面军除西渡黄河部队外,留下的红4军、红31军和方面军直属队一部分,人数约在1.2万人左右,主要依据是中共中央书记处于1936年12月2日给共产国际的电报,该电报说,“四方面军之第四、第三十一两军约一万二千人”。
可见,红四方面军最后到达陕北的人数约1.2万人左右。
3、红二十五军
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出发长征时,撤销师的建制,军直辖三个步兵团(第223、第224、第225团)和手枪团,共2980人。
12月,红二十五军进入陕西南部,开始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至1935年5月,红二十五军主力发展到3700多人,地方游击师、抗捐军发展到2000多人。
1935年7月,红二十五军从陕西沣峪口地区出发继续长征时,全军4000余人。
9月,红二十五军长征胜利到达延川永坪镇时,全军共有3400余人。
综上所述,红一方面军主力(陕甘支队)到达陕北时约7000余人;红二十五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时兵力约3400余人;红四方面军除去牺牲的西路军2万余人,保存下来约1.2万人;消弯红二方面军长征胜利时人数为1.1万余人。总计,红军长征胜利最后保留下来的兵力3万多人。
扩展资料:
提起红军长征,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对“长征”、“万里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些概念是何时提出的,却鲜为人知。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后,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红军总政治部在所发的指示和命令中,并没有把这次行动称为“长征”,而是称为“突围”、“反攻”、“西进”等。
同年11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王明,在莫斯科向苏联外国工人出版社中国部全体工作人员做报告时,把红7军团北上和红6军团西征称为“长征”,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长征”概念。
1935年2月23日,红军总政治部在《告黔北工农劳苦群众书》中,第一次把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称为“长征”。
5月,朱德在《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盛赞“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从而第一次提出“万里长征”的概念。随着中央红军长征里程的不断增加,“长征”的定语由“万里”逐步增大。
1935年8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沙窝会议通过的决议中指出:“ 一方面军一万八千里的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的伟大事业”。
9月12日,中共中央在俄国界会议作出的《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中指出,红军进行了“二万余里的长征”。
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陕甘支队(由红一方面军主力和军委纵队改编而成)到达陕北吴起镇,胜利结束了长征。
当天,毛泽东即指出:红一方面军长征“根据红一军团团部汇总,最多的走了二万五千里”。
11月13日,中共中央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中明确提出:
红一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余里的长征。跨过了十一省的中国领土,以一年多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胜利的到达了中国的西北地区,同陕甘两省原有的红军取得了会合。
这就是目前找到的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概念的最早文献记录。随着红军长征的英雄业绩广为流传,这一伟大壮举的影响不断扩大,“长征”、“万里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就逐渐成为1934年至1936年间战略转移的专门用语。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解读长征(16):红军长征最后保留下多少兵力
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从赣南的于都县突围开始长征。
出发前夕的10月8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做了一个《野战军人员武器弹药供给统计表》,里磨辩面分别统计了红军一、三、五、八、九军团和军委纵队、中岁游碰央纵队共计86789人。
常说长征后红军只剩下3万人。这一数字也有其依据,讲的只是经过万里长征到达陕甘宁的人员,而不计算陕北红军及长征后扩大的人员,以及长征结束后西路军损失的人数。
经历过长征而剩余的3万乎谈多红军包括:中央红军到达陕北6000人;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3000人;红二方面军到达陕甘宁1.1万人;红四方面军在陕甘宁剩余人员1.4万人。
86000 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