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威海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史实

这方面的资料,急用!
2024-12-22 12:42:3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一)强行租占

历史背景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加速了帝国主义侵华的进程。西方列强在加强对华经济侵略的同时,加紧侵占中国沿海重要港口,在华展开了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激烈竞争。这一时期,列强瓜分中国的矛头首指华北。1898年德国在沙俄的支持下租占胶州湾,而沙俄随即以抵制德国为借口租占旅顺大连。同年,法国在华南强租广州湾(现湛江港)。英国是最早侵华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华拥有的政治经济权益最多。在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中,英国为维护其在华的政治、经济垄断地位,修改其对华的既有政策,决定租占威海卫和香港新界,以便北与沙俄对峙,南与德法抗衡。1898年3月7日,英国外交大臣巴尔福即要求其驻华公使想尽一切办法取得租借威海卫的优先权。3月25日,英国政府正式训令其驻华公使窦纳乐不惜一切手段租占威海卫。由于山东已被划为德国的势力范围,而根据《马关条约》的规定,威海卫又由日本占领,以监督清政府偿付战争赔款。因此,英国在决定租占威海卫的同时,积极设法收买德、日两国。对德国,于3月26日表示租占威海卫乃出于无奈,决不侵犯德国利益。此后又于4月20日正式声明不修筑威海卫至山东内地各处的铁路,以此承认山东为德国的势力范围,因而得到了德对其侵略计划的默认。日本则由于在东北的争夺上与沙俄存在激烈的矛盾,因而也希望借助英国的势力牵制沙俄,当英国探询其态度时立即表示同意。在分赃的基础上与德、日两国达成谅解后,英国更加肆无忌惮地推行其侵威计划。

强行占领 在与德日等国加紧勾结的同时,英国于1898年3月15日从香港调遣军舰10余艘前往烟台,图谋在日军撤离后抢先占领威海卫,以武力为后盾逼迫清政府就范,以达到其租借目的。5月7日,清政府对日赔款在伦敦全部付清。5月9日,驻威日军主力开始撤出威海卫。5月21日,清政府派员接收威海卫和刘公岛。英国则于5月19日和22日委派接收大员率“水仙花”号和“敏捷”号战舰侵入威海卫,并在日军的协助下占领日军退出的营房、炮台、基地及所租用的土地。5月23日,中日交接事宜完毕,日8军撤出威海卫和刘公岛。5月24日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生日,英军选择该日在黄岛 举行了占领仪式。当天下午1时30分,“水仙花”号指挥官耐皮尔率领海军陆战队士兵登上刘公岛并进占黄岛。英方接收专员金霍尔和驻芝罘港领事霍普金斯在英国驻华公使馆武官布朗、敏捷号舰长史密斯.多伦的陪同下来到设于黄岛炮台下的仪式现场。清政府委派的办理威海卫事宜委员山东侯补道严道洪、管带复济兵船前游击林颖启也随同前往。金霍尔宣读占领宣言后,英国国旗开始冉冉升起,当旗帜飘扬到桅顶时,乐队奏起了英国国歌,英军举枪致敬。随后,仪式在一片“女王万岁”的狂呼中收场。至此,英军完成了对威海卫和刘公岛的军事占领。

逼签租约 3月28日,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正式向清政府提出租借威海卫的要求,声称:俄以旅顺为军港,则对中国异常危险,惟以威海卫租与英国,足以制俄之跋扈。但清政府以威海卫尚在日军占领之下为由予以拒绝。窦纳乐随即于3月31日向清政府发出最后通谍:如果得不到确切消息,事情将交由英驻华海军司令办理。清政府被迫于4月3日同意其租借要求,并于4月20日委派庆亲王奕匡、刑部尚书廖寿恒与英使举行谈判。1898年7月1日,中英《租威海卫专条》在北京签字。中方签字代表是奕匡、廖寿恒,英方签字代表是窦纳乐。《专条》规定:将威海卫及附近海面租与英国,租期与俄占旅顺大连之期相同,英国有权在沿海一带筑炮台、驻军队等。中国所保留的权利是:军队仍可进入;威海卫城由中国管理,原驻城内的官员仍可在城内各司其事;中国兵舰仍可使用威海水面。此后,中英双方派员于1900年4月25日至同年5月17日将东起大岚头村东北海滨、西至马山嘴、南至草庙子以里除威海卫城以外的738.15平方公里的区域划为租借区,当时区内人口约为12万。由此,英国在华北夺得了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港口,而清政府的防御能力则遭到进一步削弱。

(二)武装抗英

侵略者的坚船利炮能够使昏庸腐朽的清政府为之屈服,但是具有高度爱国主义精神的威海人民是不可辱的。在英租威海卫的三十二年里,面对侵略者的武力进犯和殖民统治,富有保家卫国传统的威海人民为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抗争。

抗英集会 1900年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内地蓬勃兴起。威海姜南庄村秀才崔寿山深受鼓舞。为抗英卫国,他联络同村谷辉庭、莱海村董绍亮、于家夼村丛志范等人,招募训练团民并筹集资金购买军火,组织秘密武装,准备发动武装抗英运动。1900年3月26日,崔寿山组织群众四、五千人在张村慈圣寺举行抗英集会。殖民政府得知消息后,立即派英军上校鲍尔率军赶到现场进行镇压,强令群众缴械解散。但与会群众并未被武力威胁所吓倒,双方相持达1个小时。英军立即当场审讯崔寿山、谷辉庭。崔寿山临危不惧,拍案而起,历数英国侵华的累累恶行,直言组织团民武装即为驱逐英人出境。鲍尔恼羞成怒,下令将二人押往威海卫。会场顿时群情激愤、剑拔弩张。为保护群众,崔寿山挺身而出,和张雨、董绍亮二人被英军关押到刘公岛监狱。在狱中,面对英国殖民当局高官厚禄的收买,他绝食抗议,坚贞不屈。与此同时,狱外群众掀起了大规模的援救活动,英军惧怕引起更大的反抗斗争,一个月后将其释放。筹建团民武装和慈圣寺集会以英雄的气概和不屈的斗志,表明了威海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和决心,吹响了威海人民武装抗英的第一声号角。此后不久就爆发了大规模的武装反勘界斗争。

道头袭敌 1900年4月25日,中英双方勘界专员在英军武装护卫下自西向东勘划界址,埋设界牌。4月28日,英军埋完25块界碑之后,中方勘界官员李希杰、严道洪、林颖启来到界外的东道头村驻扎,英军则在离道头三英里的太薄山脚下安营。当天晚上,600多名群众围困东道头村中方官员驻地,声讨李希杰等人的卖国行为,阻止其外出划界。与此同时,近千名群众将英军营地围得水泻不通,高呼口号,抗议英国的侵略行为,要求英国人撤出威海卫。英军当即逮捕了6名群众,此举不仅没能达到驱散群众的目的,反而使聚众人员越来越多,第二天便达到2000多人。英军被迫将逮捕的6名群众释放,但聚众的人群仍不肯散去,勘界无法进行。英军随即从威海卫调集大批援军解围。5月4日,英军首领鲍尔、帕恩罗斯在英军的护卫下进行单方面的强行勘界,在太薄山营地留下以华特索尼中尉为首的30余名士兵驻守,准备为被困的中方官员解困。5月6日拂晓,华特索尼军营遭到了由西武林村于冠敬、马景山、孙家滩村孙义清、草庙子村杨希亭和徐家疃村于渐海等人组织的2000多名群众的武装袭击。激战中,武装群众的土枪土炮一齐向英666665军营地开火,以华特索尼中尉为首的30余名英兵到处躲藏,四处开枪,有10名群众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垛山激战 5月4日傍晚,东去勘界的英军来到垛山脚下的临泉河套扎营。江家口村武秀才刘荆山、圈于家村于仁山和南虎口村徐仁山等人得知消息后,立即于5月5日以鸡毛信联系周围群众前往碑口庙汇合。随后便带领村民1500多人直奔英军营地。下午2时30分,当群众赶到离英军营地1/4英里远的地方时,与15名勘界归来的英军相遇。刘荆山随即指挥群众用石块、锄头、铁锨等猛击英军。英军少校帕恩罗斯当场被打成重伤,4名士兵也被打倒在地,激战中刘荆山等19人壮烈牺牲。围击群众遭到英军增援部队的镇压。

在威海人民与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斗时,清政府却超然局外,袖手旁观。5月9日,山东巡抚袁世凯从烟台调集400名清兵前往威海卫解救李希杰等人,而对群众派兵打击英军的要求置之不理。随后,又在威海各重要关卡散发布告,对群众的抗英义举严加训斥,强令百姓“查照条约、自保身家”。英军则对群众的武装反抗胆战心惊,勘界被迫中止数日,直到5月15日才重新开始。对威海人民反勘界斗争,殖民当局始终怀疑是由威海卫城里的中国当局鼓动起来的。因此,当消息传到香港后,港英当局即以此为借口要求将九龙城附属于香港,理由是城里中国官员的存在与香港的防卫不协调。

威海人民的武装抗英斗争是威海近代史上光辉的一页。尽管由于武器装备差,缺乏作战经验,这场斗争最终未能取得成功。但抗英斗士们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今天,他们的英雄业绩还在当地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成为鼓舞后人奋发向上、建设家园、振兴中华的一面光辉旗帜。

回答2:

威海500多年前就有了环翠楼,大约100年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园。如今,威海到处都是大小公园:新威海公园、海港公园、海滨公园、海上公园……其实不用数,整个威海就是一处大公园……

威海市档案局的档案里记录着威海公园的史料,那些老公园的模糊身影留存在一帧帧照片中。打量着过去的影象,那些花香之地也满是历史的风霜。

环翠楼往昔

环翠楼公园是一处老公园,它的产生、生存与发展都与环翠楼有着密切的关联。最早的环翠楼是建在威海西边城墙上的一座小塔楼,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元代及明朝初期,频繁的倭寇袭扰成为国防的大患。为整治海防,明朝政府在沿海险要地带设卫屯兵,抗击外来倭寇。明洪武31年(1398年)名叫“清泉夼”的地方被明政府相中,随后将其周围的地带从文登县划出,设立威海卫。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朝驻军在威海卫修建了带有防御功能的城墙,筑起了卫城。初期用砖石相间筑建的城墙并不太牢固,仅过了80余年便开始坍塌。威海卫指挥佥事王恺心急如焚,但苦于无钱不能整修。明弘治二年(1489年),巡察海道副使赵鹤龄至此,见兵备废驰之状深为担忧,遂上疏动用泰山香钱数百两加以重修。王恺及威海百姓甚是感激,遂捐献银两建塔楼,以颂赵鹤龄重修卫城之功德。

塔楼坐落在西城墙的最高点,西倚奈古山巅,东瞰苍茫大海,南望迤逦峰峦,北眺巍峨青山,塔楼置于一片翠绿之中,因而得名环翠楼。由于当时的条件有限,使我们今天无法直观地看到早期环翠楼的面貌。根据志书描写,那是一座做工非常精致的小楼,“画栋雕梁、金碧辉煌、飞檐斗拱、八窗洞达”。不过,清末民初的环翠楼尚可通过照片略识概貌:塔楼稳坐于高筑的土台,楼顶呈四角帽状,脊线上翻、瓦檐飞翘,南北两侧封闭,但看不到洞达的八窗。时间的磨砺、风尘的侵袭使环翠楼不断受到损害,顺治、康熙、乾隆年间曾对环翠楼进行过维修和复建。此时的环翠楼与初建时究竟有多大差别,现在已无从查考,可以肯定的是,重建后的环翠楼已不复当年的金碧辉煌,倒是增添了十足的历史苍凉感。

环翠楼只是一座塔楼,而不是公园。真正意义上的环翠楼公园形成时间是1931年。1930年国民政府从外国殖民者手中收回威海卫后,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先是拆除了东城门与北城门,整修加宽城内路面,开通了直通城里的维新路、统一路。接着又重建环翠楼,并在楼下划4.8公顷的土地修建公园。改建后的环翠楼顶楼为两层楼亭,前有64级台阶直通一楼大厅。楼上中堂供奉赵鹤龄、丁汝昌、邓世昌等先贤神位。门柱上的一副楹联,高度概括了修建环翠楼的初衷:胜地喜重光且来拾翠寻芳认取沧桑城郭;忠灵应不泯相期同仇敌忾还我锦绣河山。1931年7月环翠楼公园建成并对外开放。

环翠楼公园的建成为威海这座历史古城增添了新的姿色。但好景不长,这件由当时政府管理公署精心打造的城市精品,却被1944年12月一个夜晚的一把火烧得精光。肇事者是日伪军。那天晚上,在奈古山上沿城墙巡逻的一队日伪军,因受不了严寒的侵袭躲进环翠楼顶楼烤火取暖,结果木地板被点着。这群日伪军不去救火反而逃之夭夭。结果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很快木结构的屋顶被点燃……第二天早晨,人们发现环翠楼被完全烧塌,只有那12根矗立的水泥柱和随风飘散的青烟向人们诉说着刚刚发生的一切……

英国人的花园

1898年英国强租威海卫后,大批英国人涌入威海,并在这里建起了洋房,修起了花园。英国人栽花无处不到,他们不仅在房前屋后建花园,而且在街边路旁以及公共空闲地带也种上花草。1904年,他们把花种撒向了位于坞口西侧的三条马路交汇后留下的三角空闲地带(现三角花园)。后来他们把这里进行了规划,绕三条边栽上了常青类灌木,使其成为一道由植物自然生成的篱笆墙,园内则栽种了引进的各种草木花卉。于是人们纷纷到这里赏花观草,不久,这里便很自然地形成了公园,这算是威海历史上的第一个公园。由于这里距原北洋海军的船坞较近,因而取名坞口花园。

1916年1月10日,一条巨鲸在皂埠嘴沙滩搁浅。人们把这个庞然大物拖上岸之后,将肉割而分之,当时有人将两根鲸颚骨拖回对成“人”字造型,竖立在公园的东门,又将两截肋骨横在南北两面水泥门柱之上。自此,公园名声大噪,观看鲸骨的人多了,游览公园的人也多了,公园叫起了新的名字——鲸园。在此期间,原先栽种的树苗已长大成荫,园内的花卉经过不断更新日趋优化,加上鲸鱼骨门头,公园的品位不断提升,逐渐成了外来游客驻足留念的地方,也成了当地人休闲的地方。1930年威海卫收回之后,威海卫管理公署在庆祝威海卫收回一周年之际,在园内竖起了“收回威海卫纪念塔”,该塔一时间成为公园最重要的景观。

存在17年的威海公园

英国强租威海卫时期,英国人在码头附近开辟商埠区,政府机构、商业设施大都建在码头一带。而靠近码头的东山(现东山宾馆位置)炮台,傍海倚山,风景秀丽,自然形成为中外游人及当地居民休闲散步、览海观景的去处。当时,这里树木成荫,好多花草也长大成景。1928年,英国人借势发挥,将此地重新进行规整,铺设了路道,安放了座椅,增添了林木花卉品种,建成了一处比较简易的公园,于1928年6月4日正式对外开放。

威海卫被收回后,到了1934年2月,时任威海卫管理公署专员的徐东藩对该公园进行大规模的改扩建。当时,公园修得颇有气势,整个公园面积46000平方米,在公园最高处建有大礼堂一所,名曰望云轩,轩中可容300人,时为威海惟一的大礼堂。屋上平台为观景的好地方,有彩色凉亭一所,名曰长风亭;有运动场一所,各项运动器具齐全;有林木场6处,果园8处,花圃16处,草地2处。公园于同年7月竣工,7月15日举行落成典礼。此次将公园正式命名为威海公园。

威海公园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的西边是英国人邓肯克拉克经营的国王饭店。该饭店建于1900年,拥有客房80余间,并设有台球房、网球场等体育娱乐设施,是当时威海最豪华的酒店,来威的中外重要客人一般都在这里下榻。由此,与之毗邻的威海公园成了中外要人的必去之处。另外,在公园建成后的3年多时间里,威海的旅游业也处于兴旺时期,每年夏季来这里的英国皇家海军都接近万人。

然而,灾祸很快来临。1938年3月,日寇的铁蹄踏上威海,并对其进行肆无忌惮的蹂躏。1945年8月,行将灭亡的日寇撤离威海时,对威海公园进行了一番狂轰滥炸,望云轩被炸塌,国王饭店成了一堆瓦砾,整个公园处处弹痕累累……那一年,威海公园才建成17年!

·相关链接·

英国强租威海卫

□常诚 张建国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同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西方列强趁火打劫,德国强占胶州湾,沙俄强租旅大。1898年7月1日,清政府又同英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定了不平等条约——《中英议租威海卫专约》,其要点是:除威海全湾及湾内各岛屿与沿海10英里以内之地划为租借地外,英国人还可以在海岸及附近地方择地建筑炮台和驻扎军队。同年8月,中英双方代表在刘公岛西海岸的黄岛上举行租借仪式,威海卫遂沦为英国殖民地。按《专约》规定,英国人租借威海租期为25年。

英国殖民者强租威海后,不仅在政治上实行残酷的统治,而且在经济上实行疯狂的掠夺。他们在威海陆地租界区内,除袭占了700多亩官地外,还强占农民土地300多亩。在刘公岛上袭占原官地308亩后,又公然违背租约规定,将居民4811亩土地和所有房屋强行收买,致使岛上居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英国殖民者还广征赋税,据统计,英国租借威海卫32年,仅税收一项即获利达4913216银元。同时,他们还开设了太茂洋行、和记洋行、仁德洋行,并让德国人开设了万丰洋行,让丹麦人开设了宝隆洋行。此外,英国人还出资让中国人经营两家商行:福泰行和富威行。当时,这五大洋行和两家商行操纵着威海卫的金融、外汇和交通运输。英国殖民者还以威海卫为基地,大量掠夺胶东特产,进行经济压榨。

威海人民对英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奋起反抗。1900年英国侵略者在孟家庄、报信村勘划租界,并强令界内人民交纳田赋。村民刘荆山、于仁山等向周围村庄发出鸡毛信,并于4月6日在碑口庙举行了抗英集会,他们率众把英国侵略者在附近埋设的界石统统拔掉砸碎。当日,200多名英国侵略者前往鹿道口附近的马嘴山,企图以武力勘界,当他们来到路口时,遇到上千名示威群众,英军被迫转道去卧龙村埋界石,哪知那里的群众也奋起反抗。4月24日,威海民众在张村慈圣寺召开团练大会,大批英国侵略军闻讯后赶来镇压。经过激烈对抗,威海人民的这次反抗运动被镇压了,但威海人民的反抗精神也让侵略者胆颤心惊。直到1901年春,英军在清兵的护卫下,才勉强在150华里的租界线上埋下了76块界石。

英国强租威海卫到期后,英国人又用各种手段拖延时间,迟迟不肯将威海交还中国。1930年中英两国政府才最终拟定《中英交收威海卫专约》和相关《协定》,4月18日双方代表在《专约》上签字,这样中英长达九年的关于交收威海卫的谈判方告结束。同年10月1日,中英双方在威海举行了交收威海卫仪式。至此,遭受英国殖民统治32年的威海卫才终于归还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