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命运是上天安排好的吗?

2024-12-30 23:34:4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命运,是一个人偶然获得的境遇加上由于品质的优劣带来境遇必然的改变。譬如叶子从树上落下,有的落在粪坑里,有的落在课桌上,落在粪坑的变成粪土,落在课桌上的变成标本。谁能说这是上天注定的?一个乞丐捡了100元钱,他说感谢上天。哪有什么上天!如果有上天,上天为什么让他做乞丐?他生在农村,所以和父母一起种地;她生在城里,从小享受家人的宠爱。他小时候不爱学习,长大后找不到工作,只好做小生意,后来却发了财,当了老板;她上过大学受过良好的教育,却要给一个没知识的老板打工。谁说这是注定的?一切都是机遇和偶然。 上天应该是公平的,给予和得到本是一种生命平衡,心态好的人总能正确看待自己的处境,而不是怨天尤人。这让我想起六朝时的一个典故“飘茵落溷”,说的是有一天,梁竟陵王问范缜:“你不信世界上有因果,可为什么有人富贵而有人贫贱?”范答:“人生就像一树花,同发于一枝,同生于一蒂,一阵大风刮来花随风而坠,有的落在华美精致的茵席之上,有的落在粪坑了。前者如殿下,后者如鄙人。”梁无语以对。风吹起,花飞落,瞬间完成了某种定位,也瞬间拥有了一种结局!如此这番,难道这就是命运的不可抗争?虽如此,可我还是相信赫拉克利特的“性格即命运”的说法。 命运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环境和性格。环境规定了一个人的遭遇的可能范围,性格则规定了他对遭遇的反应方式。由于反应方式不同,相同的遭遇就有了不同的意义,因而也就成了本质上不同的遭遇。 命运,像大海中的小船,在强者手里,可以在风浪中抵达理想的彼岸;在懦夫脚下,可能因惊慌失措被海浪吞淹。汉高祖刘邦会感谢命运,他从一个泗上亭长,乘着秦末农民战争的烽烟,高唱“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好还乡,安得男儿守四方”,由一介布衣而成为一代帝王,如不是命运的垂青,那就是中国最早的《天方夜潭》。楚霸王项羽会诅咒命运,他本为楚国贵族,先于乱世中成就了霸业,后在楚汉相争中败于垓下,自刎乌江时哀叹“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命运没有饶恕他,也许是因为他狂妄和自大。所以命运是腾达者的高歌,是落魄者的嗟哦,是成功者的锦衣,是失败者的破袄。 人一生的境遇,往往由于各种因素而改变命运。这些因素,譬如一个人,一块钱,一件事,一句话,一个念头,本身虽至为细微,但影响力却非常巨大,好比将一枚小砂石投掷江海中,砂石虽小,却能震动整个江面,泛起阵阵琏漪。 其实,应当感谢命运,是它在科技之外提供了另一块无比广袤的大陆,成为人日常的丰饶的田园,是它在清晰之外给人以朦胧之大美。这话有两层含义,一层是说,在大千世界万千事物中,只有命运之朦胧方为真朦胧大朦胧,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朦胧到了极致;另一层意思是说命运之朦胧大美,又可说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笔财富,它就在你自身在你的生命中,与你结为一体,被你自始至终全部拥有,成为生命构成的要素之一,离开你就失去意义;你只能一点一点地取用,从而避免了任何形式的透支和破产;你的命运的包袱在你向人生的下游走去的途中一路打开,正如江河从高原上将水的源源不绝的秘密一路打开,每一个故事都是新的,带着愈久弥浓的悬念的魅力,每一片刻、每一细节,都是只为你一人开放的带露的花朵,任何强盗和高明的窃儿,也不可能将其真正攫走,这不是你一生的财富和美的极致吗? 还应认识到,命运之有无本身并不重要,即或有,当是蓝的天空,只淡淡一色你看不透它;当是一部永恒的书,让人常读常新,各人读出自己华彩的片断和警句;应当是一道无解的方程,各人求解出自己一份永不与人雷同的结局与人生百味。命运需要的是感悟,感悟比纯粹的体验更高:命运是公平的,有时也会偏袒。命运不会同情弱者,也不会惩处恶棍。命运会落井下石,会助纣为虐,会播洒爱心,会制造灾祸。我们可以感动天地,我们却感动不了命运。我们要用理智的思维去权衡命运的好与坏,要用超然的眼光来审视命运的黎明与黄昏。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只能享受一个季节的热烈或温柔的生命。就像我们,我们无法改变自己出生的方式,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能改变我们命运的道路。 道路上,命运是你横亘前面的一堵墙。你飞快的冲过去,其结果就只有两种可能:要不你破墙而出,或者头破血流。可是终究是有50%的机会成功,如你试图躲避,不敢去面对命运的挑战,那么100%你会失去。努力过的失败不可怕,而放弃的失败可能会毁掉你的一生。真正的强者不是一生的顺利,而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因为跌倒后能有爬起来勇气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朋友,命运在左也在右。当我们了解了命运的内涵,我们应该握手紧攥属于自己的一切机遇,把握自己一切可以利用的生命资源,因为生命、事业、爱情三线只有紧握,才能攥到手心,让命运在我们的生命的每一刻播种,开花,结果。望采纳?祝您生活愉快!

回答2:

我虽然不愿意这样相信可有时候也会这么想。

回答3:

不是,事在人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回答4:

回答5:

不是,看你如何抉择,是勤奋,还是懒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