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饺子
一般除夕吃肉馅的。大年初一吃素馅的。新年饺子要皮薄、馅多,捏得严实,不能煮烂,荤饺子要有猪肉、羊肉、牛肉、鸡肉的,也有两种肉拌在一起的鸳鸯饺子,以及百味杂陈的“饺子宴”。
2、压岁钱
压岁钱由长辈派发给晚辈的,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3、守岁
也有部分地区将通宵守夜(熬年夜)称为守岁,即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
4、放爆竹
相传是为了驱赶一种叫年的怪兽。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吉祥如意。
5、贴春联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
建瓯春节习俗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从农历腊月二十日后,家家户户都忙于除尘擦洗、春粿蒸糕、置办年货。廿四晚,送“灶神公”上天“奏善事”,人们供奉年糕、白粿、豆腐、麦芽糖、糕饼等素食和茶酒。
女儿出嫁的第一年,男家向岳家送膀蹄、公鸡、鱼、年糕等礼品,俗称“送四色”。岳家向男方送过年“果仔”,另加红桔、荸荠、红枣、冰糖、瓜子和花生,寓意“早生贵子”,俗称“送头年”。乡村则单由男家向岳家“送年”。
除夕晚,建瓯人称“三十日暝”。家家户户都要吃“分岁暝”(年夜饭)。全家团圆就餐,煎糕、炒粿、纳底、太平蛋、膀蹄、公鸡、鱼,一般都不可少。建瓯的“分岁暝”,从腊月十六日后就陆续有人设宴请客。
当晚,迎接“灶神公”下凡“保平安”。全厝灯火通明,一家大小围炉守岁,现在多是看电视节目,到子时正(夜十二点)摆香案,举行“辞岁”仪式,放炮仗“封大门”,全家围坐在圆桌上吃“岁酒”,表示一年完满结束。翌日凌晨,要根据《通书》(皇历)所定时辰,摆香案、放炮仗“开大门”。大门对缝贴对中裁开的“开门大吉”红纸条,表示新的一年开始,全家吃“汤圆”,祈求一年“圆圆满满”,万事如意。
正月初一,“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人们有“正月正头,凡事讨好兆头”的惯例,见面都要互道吉利的的话。这天不串门,互不干扰、不动刀、帚,人人穿戴簇新、整齐、有的去神庙“拜佛年”,也有的人家带同子女上坟、给祖宗“拜冢年”,有的在家里休息“享清福”。有的到公共场所下棋、打球、游玩。预兆一年平安、快乐、清静、无烦。当日饭食简便,有的吃上年除夕夜煮的“岁饭”剩食,兆为一年庆“有余”。有的早餐吃素食,有的整天吃素食。所吃菜蔬都取谐音说吉利语。如:吃菠(会买田)、大蒜(会划算)、芹菜(银钱滚滚来)等。
初二,亲朋串门“拜年”、互道“新年顺遂”、“恭喜发财”。主人用冰糖、红枣、糕点、糖果、红桔、瓜子、香烟招待客人,长辈给小辈一些“坠岁钱”、“果仔包”和甘蔗、红桔、荸荠。亲朋间也有小酌围炉清谈的。
初三、初四也可继续拜年,这都是关系较疏的,对至亲、上辈要是初二不上门拜年,就视为失礼。所以,本地有“没长衫、拜初三;没像时,拜初四”的说法。
初五小元宵,乡村人称“小开戒”。晚上“过灯节”,闹市大街上彩灯高照,各门会场龙灯陆续上街。乡村农民从初三、四就开始“出行”,带香烛炮仗到山上砍来两棵枝叶茂盛的小树木,用红纸圈杆,插在大门外,象征新的一年劳作开始,预兆“劳动大吉,财源茂盛,一年丰收”。
(二)元宵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也称上元节,乡村人称“大开戒”。城区和各集镇户户扎彩门,家家张灯,街头放焰火,街上打狮、叉龙灯、春台、高脚戏、蚌精、彩船、花担,伴着鼓乐列队踩街,万人空巷,新年娱乐达到高潮。
人们把“龙灯”视为吉祥物,有人特请龙灯叉入屋门给“红包”。在龙灯叉至大门口时,新婚妇女争剪“龙须”,放在床底下,以求“早生贵子”。
从初二至十五,还有“请春酒”的习俗。亲朋间互相酬酌,联络感情。
就是吃好喝好。建瓯人民都很热情!
“送灶王爷(公)”——每年大年廿四傍晚,家家户户备糕粿、茶酒、点烛烧香、鸣炮送送东厨灶君“上天奏善事”。夜晚熬饴糖,配制年果糕点,如花生糖、麻仔糕、糖豆、酥粿脯仔炒花生瓜籽等(从二十起先后操作)。解放后此俗已大都淡化,而以买食为主。
“吃避岁暝”——除夕,家家户户大放鞭炮,迎接东厨灶君“下凡保平安”,合家团聚。首先祭神分岁(要挑到本村福主庙奉祀),然后一家就餐。炒粿、煎糕、全鱼、鸡鸭、膀蹄、粉丸、纳底、太平蛋,大都不可少,但家庭差别很大。解放以来,此俗在菜谱上越来越好,而在数量和品种上已经淡化,最明显的是主菜膀蹄已经大都消失不用
“做皇帝”——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即除夕夜),在今都御坪(原五代闽国王延政在建州称帝时的皇宫故址)戏台上都要上演一场通宵达旦的地方戏。那些负责而又无力偿还的人,只要一躲到此看戏,债主就不敢前来索讨了。因为大凡到这里看戏的,大都是避债之人;债主若是硬逼,必然引起公愤,曹室围攻。所以这里便成了年关逃债的习惯保护区。
于是,建瓯人便将在这里躲债看戏的人,谑称为“做皇帝”,大意是说,在这里看戏的躲债之人,就像做了皇帝老爷一般,无人敢惹,可以暂且逍遥“债”外,安度年关了。而这场达旦通宵的戏,也就被称作“皇帝戏”了。
“封大门”与“开大门”——除夕守岁到开大门前一刻,先点小烛、香线封大门。然后又按“通书”规定的时刻,在供桌(有的家庭用红缎金线绣“福禄寿喜”桌裙)摆好糕点、红桔、盐茶、红酒、粿猪、粿银宝等物品,再点着大烛烧香,打开大门,鸣放鞭炮,并用红纸正楷书写“开门大吉”裁成两半,分贴大门正中,要能合缝。迎接“财、运、喜”三神降临舍宅,庇佑本宅。解放后逐渐简化,守岁时间缩短,供品六十年代后粿猪、粿银宝逐渐少了,糕果酒茶一直都有,鞭炮必放,香烛必点。
“吃糕粿”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这是本市民间最隆重的节日。从农历腊月二十日后,家家户户都忙于除尘擦洗、舂粿蒸糕、置办年货。吃分岁暝,正月请春酒,都要煎糕炒粿,因建瓯方言“糕”与“高”同音,预兆“年年高升”;“粿”与“财”谐音,谓“吃粿生财”。建瓯人制作的年糕有红糖糕、白糖糕、红枣花生糕、肉糕等。食用除煎酥外,还有切条拌蛋油炸。
“拜年”——正月初二拜年,小辈先向长辈问候祝贺(儿童多有叩拜),奉上冰糖红枣茶。长辈即率全家先拜历代祖宗香位和“天地君亲师”,再分别与左右近邻互相祝拜,然后分头走访至亲——伯叔祖、外祖、岳父母、舅父母家,和各自好友相互拜祝“行时(运)、生财”。
解放后拜年大旺,自腊月二十到正月十五,满街相遇,举手作揖,曰“拜个早年”、“拜个晚年”。同时也更加广泛,首先在辈份昭穆,捧茶规矩上逐渐放松。禁止妇女走亲访友的习俗已被废除。其次,拜年范围已从血亲姻亲、至亲好友广及一般亲友,以至素不相识的人,在特定条件下竟礼重于亲。
团拜,由党政机关带头,各企事业单位、群团、社团都十分重视。大团拜解放初简朴、节俭,只有清茶一杯。六七十年代始有茶点,文艺小节目,均在正月初一举行。九十年代假期长,外地领导多数回家团聚,故有腊月廿四后团拜之兴起。团拜本为革除繁文缛节,节省时间,减少奔波之累,但效果甚微,许多人团拜之后,照样东奔西跑,必上领导家门,方为宽怀欢心。从八十年代之后又兴起四式拜年新俗:①电话拜年;②邮寄贺片拜年;③贺年有奖明信片拜年;④近年又加赠送鲜花花篮、花束拜年。
“拜冢年”——正月初一过春节,现今的时尚是电话拜年,或是亲友之间互访拜年,各家备有糖果香茶相待。然而在农村多数人仍坚持“拜冢年”这个古老的风俗,即正月初一开过大门吃过早饭(多是斋饭),一家大小便携带香烛、果点,到先人的墓地,献花烧纸钱,向地下亲人拜年,缅怀先人恩德,而后“采青”回家。随着文明风尚兴起,现在城里也时兴“拜冢年”,特别是公墓那里,正月初一总是热闹非凡,鞭炮声此起彼伏。
“接春”——按历书所算时刻,在家中备香案,烧香点烛,放鞭炮,用红纸条封冬笋、大白菜等各一棵,还贴上“迎春接福”,“春临福至”等红笺,名为“接春”。此俗在郊区、农村尤盛。
“送(头)年”——凡是有儿女嫁娶的头一年过年前夕,男家须向岳家送膀蹄、公鸡、活鱼、板鸭等四种礼品,叫“送四色”;而岳家则须向男家送过年的“果仔”,另加红枣、花生、桂圆、瓜子等,寄寓小俩口“早生贵子”。
做板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