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具有特殊的辣味和香味,可调味添香,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配菜,除用作调料外,还可以用于药疗。生姜祛病保健的方法由来已久。民间也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家备小姜,小病不慌”等说法。下面就来看看生姜的“食疗”攻效吧。
1、发汗解表、温肺止咳:生姜10片,茶叶7克,煎水趁热饮服。
2、偏头痛:当偏头痛发作时,可用热姜水浸泡双手,大约浸泡 15分钟左右,痛感就会减轻,甚至消失。
3、口腔溃疡:用热姜水代茶漱口,每日 2至3次,一般6至9次溃疡面即可收敛。
4、牙周炎:先用热姜水清洗牙齿,然后用热姜水代茶饮用,每日 1至2次,一般6次左右即可消除炎症。
5、咽喉肿痛:在热姜水中加入少许的食盐,当茶饮用。或用热姜水代茶漱口,每日早、晚各 1次。如果喉咙痛痒,可用热姜水加少许食盐代茶饮用,每日2至3次,一般9次左右便可化解炎症、消除痛痒。
6、龋齿:每日早、晚坚持用热姜水漱口1次,并每日代茶饮用数次。此法对保护牙齿,预防和治疗龋齿颇为有效。
7、神经衰弱:每天早、晚空腹各饮用热姜水 1~2杯,可收到补气、提神之效。持续下来,对神经衰弱、头晕、烦躁等症具有良好疗效。
8、空调房间后呆久后引起的浑身发紧,头发胀:随时口含生姜片或每天在用2~3片生姜泡水喝,身体的不适马上消除。
9、胃病发作:生姜、桂皮各12克,加水适量煎汤服下,一日2次。
10、急性肠胃炎:生姜5片,茶叶20克,大蒜1头,捣碎,煎水调红糖适量饮下,每日3次。
11、胃、十二指肠溃疡:生姜25克切碎,放在一个猪肚中,加水用文火炖烂,分数次食用。
12、吃过食物后腹胀:可直接口含生姜片,或喝生姜水,一会儿就能缓解。
13、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生姜和红枣(切片)一起煮水喝,一日2次,就能开胃。
14、受凉引起腹泻:用烧开的生姜水冲鸡蛋,一日2~3次,很快就好,腹泻停止后再喝一天,以巩固疗效,暖胃肠。
15、风寒骨疼、关节疼:
①生姜、葱白各适量,捣烂炒热,用布包好熨敷患处,一日数次。
②生姜数片放患处,用艾条灸之。
关节痛:每天早上起床后吃几片生姜或者煮姜枣水喝,一日3次坚持吃能明显缓解关节的疼痛。
16、腰肩疼痛:先在热姜水里加少许盐和醋,然后用毛巾浸水拧干,敷于患处,反复数次。此法能使肌肉由张变弛、舒筋活血,可缓解疼痛。
17、高血压:血压升高时,可用热姜水浸泡双脚 15分钟左右。热姜水浸泡双脚,可反射性引起血管扩张,使血压随之下降。
18、动脉硬化:每天早、晚坚持用热姜水漱口,并在每天临睡前饮用热姜水 1杯,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动脉硬化。
19、头皮屑:先用生姜轻轻擦洗头发,然后再用热姜水清洗头发,可有效防治头皮屑掉落。此外,经常用热姜水洗头,对秃顶亦有一定治疗效果。
20、醉酒:用热姜水代茶饮用,可加速血液流通,消化体内酒精。还可在热姜水里加适量蜜糖,可以缓解或消除酒醉。
21、酒后头痛、头晕:可用生姜煮水喝,马上缓解。
22、面部暗疮:用热姜水清洗面部,每天早、晚各 1次,持续约60天左右,暗疮就会减轻或消失。此法对雀斑及干燥性皮肤等亦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23、脚臭:将脚浸于热姜水中,浸泡时加点盐和醋,浸泡 15分钟左右,抹干,加点爽身粉,臭味便可消除。
24、脚汗太多:生姜15克,枯矾15克,熬水洗泡脚,每日1次。
25、手脚已生冻疮但未破溃:可用生姜煮水泡手、泡脚。
26、妇女虚寒腹疼:生姜、红糖适量煎水服用。
27、产后腹疼:生姜、当归各150克,羊肉1000克,加水适量炖汤,分次服下。
28、痛经:在生姜、红糖水里再加入2~3粒山楂,一日2~3次即好。
29、受寒引起呕吐不止:生姜汁一汤匙,蜂蜜2汤匙,加开水3汤匙调匀,煮沸后一次服下。
30、晕车晕船:生姜1片贴于肚脐,外贴1张伤湿止痛膏,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31、长痱子:用生姜切片外擦,痱子很快就退,大人孩子都可用。
32、风寒感冒:
①生姜数片,白萝卜250克,红糖适量,煎汤趁热饮下,出汗即解。
②生姜6克,葱白5根,红糖适量,煎汤热服,对感冒初起或症状轻有效。
③生姜90克,白萝卜60克,荸荠60克,捣烂取汁,分3次用开水冲服,每日一剂。
④生姜6克,葱白2恨,大枣4枚,煎汤服用,对症轻无汗、身困者有效。
⑤生姜5克,葱白1根,绿豆15克,萝卜30克,大枣4枚,煎水服用,每日3次,开水冲服,对感冒发烧、口渴而表未解者有效。
⑥生姜、葱白各30克,食盐6克,白酒一盅。将生姜、葱白、食盐共捣成泥状,加白酒调匀,涂擦前胸、后背、肘窝、手心、脚心,对感冒身疼、关节酸疼、发热不降有效。
⑦老姜10克煨热,切开擦百会、大椎或由大椎向下擦至命门,以皮肤微红为度,可消除恶寒怕冷、全身酸疼。
⑧伤风咳嗽、虚寒久咳:生姜5片,加适量核桃肉、红糖捣烂食之。
⑨感冒头痛 :将双脚浸于热姜水中,水以能浸到踝骨为宜。浸泡时可在热姜水中加点盐、醋,并不断添加热水,浸泡至脚面发红为止。此法对风寒感冒、头痛、咳嗽治疗效果显著。
生姜味辛性温,长于发散风寒、化痰止咳,又能温中止呕、解毒,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及胃寒呕逆等证,前人称之为 “呕家圣药”。姜炙法就是取生姜的这些特性,用姜汁这一辅料对药物进行炮制,来增强药物祛痰止咳、降逆止呕的作用,并降低其毒副作用。如竹茹生用长于清热化痰,姜炙后可增强其降逆止呕的功效;厚朴其味辛辣,对咽喉有刺激性,通过姜炙可消除其刺激咽喉的副作用,并能增强宽中和胃的功效;黄连姜炙后可缓和其过于苦寒之性,并善治胃热呕吐。 干姜虽与生姜同出一物,但由于鲜干质量不同其性能亦异。干姜性热,辛烈之性较强,长于温中回阳,兼能温肺化饮,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中焦虚寒、阳衰欲脱与寒饮犯肺喘咳等证。因此,用干姜制备的姜汁与生姜汁的性能也不一样。如用干姜制备的姜汁炮制药物,必将影响药物的炮制效果,达不到药物炮制的目的,就不能增强具有降逆止呕作用的药物的功效。 按中医理论,生姜是助阳之品,自古以来中医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宋代诗人苏轼在《东坡杂记》中记述杭州钱塘净慈寺80多岁的老和尚,面色童相,“自言服生姜40年,故不老云”。传说白娘子盗仙草救许仙,此仙草就是生姜芽。生姜还有个别名叫“还魂草”,而姜汤也叫“还魂汤”。 功效: 生姜具有解毒杀菌的作用,生姜中的姜辣素进入体内,能产生一种抗氧化本酶,它有很强的对付氧自由基的本领,比维生素E还要强得多。 生姜能刺激胃粘膜,引起血管运动中枢及交感神经的反射性兴奋,促进血液循环,振奋胃功能,达到健胃、止痛、发汗、解热的作用。姜还能增强胃液的分泌和肠壁的蠕动,从而帮助消化;生姜中的姜烯、姜酮还有明显的止呕吐作用。 生姜具有显著抑制皮肤真菌和杀死阴道滴虫的功效,可治疗各种痈肿疮毒。 生姜有抑制癌细胞活性、降低癌的毒害作用,可以起到防癌的功效。 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肺止咳,解毒的功效,可治外感风寒、胃寒呕吐、风寒咳嗽、腹痛腹泻、中鱼蟹毒等病症。 值得注意的是,生姜不宜在夜间食用,其姜酚刺激肠道蠕动 白天可以增强脾胃作用,夜晚则成了影响睡眠伤及肠道的一大问题,故夜晚不宜食用。
大枣姜汤: 大枣性味甘温,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生姜性味辛温,具有温中止呕、解表散寒的作用;二者合用,可充分发挥姜的作用,促进气血流通,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此外,生姜重补暖、大枣重补益,对治疗寒凉引起的胃病非常有效。 黑糖如姜茶: 黑糖具有养血、活血的作用,姜可以加入黑糖一起冲泡,能健胃整肠、驱寒解热、促进血液循环、缓和经期的不适现象。 绿茶姜汤: 鲜榨的姜汁可防中暑,尤其是配上清热解毒、益气舒心的绿茶,效果更佳。做法十分简单,取绿茶和姜丝各5克,用沸水冲泡10分钟左右即可。特别适宜在盛暑与秋热交替时喝,有清热舒心的功效。 盐醋姜汤: 到了夏天之后,不少人容易得“空调病”,肩膀和腰背会遭受风、寒、湿等病邪的侵扰,特别是老人容易复发肩周炎。遇到这种情况,可熬一些热姜汤,先在热姜汤里加少许盐和醋,然后用毛巾浸水拧干,敷于患处,反复数次,能使肌肉由张变弛、舒筋活血,大大缓解疼痛。也可用毛巾蘸熬制好的热姜汤敷于四肢酸痛处。 姜汁可乐: 有防寒去痰的功效,增加热量,暖胃,最适用于冬季,对防治感冒效果很好,可以祛风散寒。 熬姜汤一般要挑选表皮没有裂口、颜色鲜艳、柔软、膨胀状态的新鲜姜,不要选起皱纹、发干发黑的生姜。生姜表皮中有较多营养成分,熬汤时,应该少去皮或不去皮,避免养分的流失。专家最后提醒道,生姜性味辛温,凡属阴虚火旺、目赤内热者,不宜长期食用生姜。
切成丝,加红糖,煮姜汤喝。
泡在红糖水里或者是煮水喝都行。
和红糖一起煮着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