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如果对郭有兴趣,请看一下下面的文章:
有了郭德纲,相声晚死五十年?
如果说去年夏天,“超女”给国人奉上了一道茶余大餐,那么,冬天来临的时候,33岁的天津演员郭德纲带着他的德云社又挑起许多人笑的神经。人们主动跑到小剧场,但更多人是通过网络去听几乎已被遗忘的相声
有人说,他拯救了相声,也有人说,郭德纲热只是一把虚火;
有人称,他是相声界的草根英雄,也有人在冷眼旁观,或是冷嘲热讽;
许多人欣喜相声枯木逢春,也有很多人开始预测郭德纲现象何时“寿终”。
郭德纲说他也没有想到自己说的相声会突然这么火,就像我们已经忘了相声原来是真能让人发笑的。
保住郭德纲,相声晚死五十年?
就在相声几乎要从人们的生活里消失的时候,郭德纲出现了
仿佛眨眼间,在2005年岁末老百姓的话题里蹦出了一个说相声的,他叫郭德纲。网络上、报纸上无处不流传着他的故事和他的相声段子。
今年春节期间。在北京南城能容纳400人的天桥乐茶园,门口立着大牌子,上写:今日客满,站票10块!事实上从去年11月份开始,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在天桥乐的演出一直都是一票难求。
不仅是小剧场,2005年11月在天津中国大戏院、2006年1月在北京解放军歌剧院、2月在北京天桥剧场,近来津京地区1000人以上的中型剧场举办的郭德纲相声专场演出,场场爆满。
尤其解放军歌剧院的一场,演出7点半开始,期间郭22次返场,结束时已是半夜12点10分。剧场灯都拉灭了,全体观众还执著地站在黑暗里,鼓掌。
他只是说了能让人笑的相声
“现在的相声又能让人笑了!”看过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演出的人,大多会这样介绍他的相声。
对郭德纲来说,相声的文本不必非得是一篇有中心思想的作文。他的相声或许逻辑性不强,但是笑料碎,单位时间里笑声次数多。“相声,使人发笑是第一特征,也是它有生命力的地方。宣传、教育、讽刺、歌颂功能,不是不能有,但不能放在第一位。”郭德纲现在的搭档于谦认为。
郭搞笑的秘诀没有别的,其实就是全面向传统回归。首先,用郭德纲自己的话来说,“老先生留下来的传统相声总共有1000多段儿,经过我们演员这些年不断地努力吧,到现在,剩下200多段儿了。”郭德纲恢复了很多几十年来没人说过的段子。有一段《反七口》,德云社每次演出这段之前,都得提醒场内观众:本段子内容可能使人反感。为什么还要演?因为这段子对于训练捧逗之间的默契是无可代替的,练好了10分钟内能让观众乐30次。“过去(练相声时)是泼脏水把孩子也泼出去了,现在把孩子拾回来了,身上可能还挂着脏水,没关系,您容我们慢慢擦。”德云社内一名演员对记者说。
据说,郭德纲会的相声、评书、大鼓、反串小戏、太平歌词等加在一块有600多段,加上一年到头在台上磨,不用记词,熟练到就和在家聊天一样,所以他的相声听起来地道,舒服。“不知旧物则绝不可言新。”张伯驹先生的这句话被郭德纲整日挂在嘴上。
郭德纲每次出场说同一个段子都有很多即兴发挥。他的段子里有“禽流感”“超女”“神六”;有武侠迷亲近的内容,有文艺小资熟悉的腔调,也有直接从周星驰电影、网络和手机短信里摘来的笑料。郭德纲本人买私家车在上世纪90年代,但不影响他的段子里出现“坐300(300路公共汽车)”“有一辆区间的”这样极其草根的内容。“关键是心态融入老百姓,不是说过上好日子你就不是老百姓了。”于谦说。
回归剧场是郭的相声回归传统的另一种方式。郭德纲带着德云社在小剧场里说了10年,搞相声大会(一下午或一晚上都是相声),一天说8段儿,俩礼拜就得要小100段儿,还不能翻头(重复)。
“其实郭德纲的活儿还没强到那个程度。搁到三四十年代,郭德纲就一普通说相声的。现在老一辈相声演员走得差不多了,所以显出他来了。”一位24岁苏姓从事化工行业的“钢丝”(郭德纲的fans)对本刊表示。郭德纲做的事,说得高一点就是相声的文艺复兴,低一点就是尽了一个说相声的本分。“现在有一种说法,说郭德纲是非正统,我不同意。什么叫正统?这好比是在天津走马路,你总不能因为街是斜的就说正南正北偏了吧?”苏说。
不可能出现千百个郭德纲
相声回归了它的艺术规律,没准儿就能够得到拯救,看到这一点的绝非郭德纲一人,在艺术上有这个实力的也还有他人,但如今有勇气和韧劲做到的太少了。
郭德纲从小到大的奋斗经历,细讲起来比《大长今》还励志。单说他带着德云社在剧场坚持十年终于满座,德云社也由仨人发展到小三十人的过程,正应了早年撂地说相声的那句话:平地抠饼,对面拿贼。
郭德纲1973年天津生人,在纯正的传统曲艺环境中长大,8岁学艺,先拜高祥凯学评书,同年跟常宝丰学相声。80年代末,郭德纲在天津曲艺团给陶大为捧哏。相声名家马志明那时候也在曲艺团,他对本刊回忆起郭的当年,“小胖子挺哏儿,十四五岁,往台上一站很自信,小大人儿似的。”呆了不到一年,想留团的郭德纲还是没能留下,走的时候,马志明半开玩笑对郭说,“你20年后定是一条好汉。”
1995年,郭德纲下决心当了一名北漂。最初,他有一出没一出地在犄角旮旯的小场子里做艺,过了一年狼狈不堪的日子。后来和一位中央电视台人士搭上线,找到些影视圈的关系跟着干,才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再后来,他注册了文化公司,写剧本、写书、在电视上当主持、制作影视节目、出版音像制品,什么都干。就这样,郭德纲一边做剧场相声,一边做文化公司,十年来,这手赚来的钱,那手都花在了相声上。
2006年2月10日,在天津喜来登饭店大堂,刚刚在网络聊天室、电视节目录制和钢丝围堵中精神抖擞的郭德纲,像一堆烂泥一样摊在沙发里,目光迷离地对着本刊记者说,“你要五分钟不和我说话,我就睡着了。”十年来郭德纲一直满负荷运转,“精力分一半一半吧。公司也很重要,相声全靠它养着呢。”德云社1996年成立,2004年之前始终赔着钱做,一个月动辄赔个八九千,赔上万的时候也有。
那时没人愿意投钱,也没人愿意演,郭就自己带徒弟。这位33岁的德云班主已经带了9个徒弟。大徒弟何云伟和搭档李菁去年参加全国相声大赛拿了一等奖。徒弟曹云金平常就吃住在师傅家,他告诉记者,钱和人都不是郭德纲最难受的事,观众少的刺激才是最折磨人的。刚进剧场说相声时,郭德纲发现,北京南城一带本来有听相声的传统,但因为拆迁,人们都被打散住到延庆、通县去了,剧场里常常就只有七八个人。“但是师傅很刚强,经常自己给自己打气。”曹云金说,有好长时间,郭德纲一站在台上就说这句话,“年年难干年年干,事事难成事事成。”每天都说,每段儿都说。
那时候郭德纲给大家规定,台底下就一个人也得演,结果还真赶上一回,“2002年的一天,当时在广德楼,天寒地冻,快开演了没观众,全体演员站到门口打板子往里喊人。喊了半天还真喊进来一位,戴一眼镜个儿挺高,我估计是外地人,可能天太冷这哥们儿想进来暖和暖和。到点开演,台下就这一位。邢文昭先上场说一单口。台上一个人台下一个人四目相对。说了一半那位观众手机响了,他特不好意思,对邢先生说:‘对不起我接一电话。’邢先生停在那儿巴巴站台上等着他。他转脸跟电话里说:‘对不起我听相声呢。’接下来我上场,上去我就跟他说,‘你要好好地听!上厕所必须打招呼!我们后台人比你多得多,关上门打起来你跑不了!’”
“我从来没想过什么时候能熬出头的事。小车不倒只管推,不管难成什么样,只要还想做我就做。”郭德纲说。十年间,德云社在大茶馆、中和、广德楼、华声天桥、天桥乐各个小剧场之间艰难辗转,观众由七八个人发展到三四十人,有一次郭德纲专场,台下来了99个人,后台都乐疯了。
“当初好像挺惨,现在看什么事都觉得是好事。”郭德纲对本刊说,如今他对那位一个人的观众感恩戴德,他想找到这位观众,“我要送给他一张终身有效的票,让他任何时候都可以看我的演出,我为他说一辈子相声。”
虽然现在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但在北京,他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第二个人打算仿效他那么搞的,“这就像看冬泳,看的人挺多,赞的人也多,但看着看着真正脱光膀子往里跳的人没有。”
北京文艺台FM87.6《开心茶馆》节目主持人大鹏是第一个在北京媒体上介绍郭德纲的人,他说,“郭德纲现在出来了,有人猜是不是民间还藏着千百个郭德纲,只是我们没发现而已。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他,死心吧,郭德纲只有一个。”
前一阵,曾有人提议要为相声建一座博物馆,电视台也拍了大型纪录片,处处透着一副置办装裹的架势,这让所有相声行里的人心头阴得慌。如今,郭德纲让人们看到了新生的希望。“一个郭德纲肯定不能拯救相声,但他的意义在于,他争取了时间。保住一个郭德纲,至少可以让相声晚死五十年。有了这五十年,可能改变的东西就更多了。”大鹏说。曹红蓓 何亦周
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