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利与弊辩论赛

谁能帮帮我找一下关于这的文章或话题````````` 急~~~~~~~
2025-01-01 00:27:3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自己想出来的,希望给大家一点帮助
一、总结陈词的意义。
一场辩论赛,特别是在双方实力相当时,一份出色的总结陈词往往能奠定最后的胜利。如果总结陈词只是在机械复述己方观点,则会给评委很不好的印象。一般情况下,四辩本身的自由辩论发言机会就不太多,只有把总结陈词做得灵活,才能充分表现个人能力,不会给人造成团队能力不均的印象。 二、总结陈词的目的。
前面说了总结陈词的意义了,目的自然是针对这个意义而言的。首先,总结陈词的时间是在辩论赛的尾声,所以必须概括,不需要套话、废话连篇,这样只会让人想睡觉。总结陈词应该直入主题,将自己方的观点概括阐述,最好再加上幽默的方式。同时,总结比赛中敌我双方的表现也是很重要的。概括来说,目的就是要为自己方打圆场,然后让对方下不了台。 三、总结陈词的结构。
根据我个人理解,将总结陈词分作三个部分 1-阐述观点。(事先定稿)
这个部分,主要是重申己方观点与定义。注意的是,总结时不用太深入,但要求尽量全面。要把读书不是唯一出路的理由一一列出,但是语气上最好采用与前面的发言部分不同的方式,这里给简单举例一下,切记不要生搬硬套,应该根据自己方的论点灵活运用。
各位观众,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许多失学的儿童等待着人们的救助,有些人在今天还不识字。能够坐在教室里的人是幸福的,但是这等同于读书是唯一出路吗?显然不是的(这一部分为了吸引对方注意力,欲抑先扬),根据我方之前的论述,我们知道,知识的积累有三个方式——实践、创新与学习。很明显,读书只是学习中的一小部分,即使因为客观因素或者主观因素有些人不能或不愿读书,也不代表他们没有了出路。毕竟汲取知识的方法是无限的,读书是最直接的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这一部分,展开自己方的论点)对方辩友口口声声喊着读书的重要性,可是却没有充分的理由证明读书的必要性。把重要性和必要性混为一谈,是对方辩友犯的一个严重错误。(这一部分,抨击对方的论点)
即使是事先准备的部分,也要根据赛况酌情更改,要是牛头不对马嘴,让人不知所云,便会被认为稿子也是抄来的了 2-解围部分
辩论是即时性的战斗,自然容易出现漏洞,如果自由辩论或之前陈述观点环节中被对方问得哑口无言,在总结陈词中可以加以补救,因为这时已经没人有机会反驳你了,所以,即使补救的水平低了点,也是可以的。
举个例子,比如你方在某自由辩论环节中出现以下情况: A:比尔 盖茨中途辍学,不还是成为了一度的世界首富吗?
B:正是因为比尔 盖茨之前读过了书,使他有了出路,如果他没读过书,那么可能连电脑是什么都不知道,谈何成为世界首富呢?你敢说比尔 盖茨在成为世界首富的道路中,一点在学校中得到的知识都没用过吗?
总结陈词中可以这样补救:对方说过比尔 盖茨成为世界首富的过程中读书的作用不容忽视,可是对方忽略了一点,比尔 盖茨不正是因为意识到读书不是唯一出路,才会离开学校的啊,如果他认为读书是唯一的出路,还会中途辍学,还能成为世界首富吗?(有些偷换问题重心的感觉,可是作为结尾补救来说,已经足够了,毕竟没人反驳了) 3-拆对方台
这一部分主要是在比赛中得出,但是也可以事先准备些套路,让对方对号入座。 例子:

对方反复对XX避而不谈,屡屡逃避我方问题,是不是对方自认理亏呢? 对方将XX概念偷换成XX了,没有把握住本场比赛的重心 对方对我方某问题的回答极为牵强,试问
对方以偏概全,用XX例子来论证读书是唯一出路,实在是盲人摸象,一叶障目,没有看到还有
有些鸡蛋里挑骨头的感觉,但是确实是四辩的王道。
以上就是四辩总结陈词方法,我是不会给完整的陈词的,因为陈词并不代表陈词滥调,而应该灵活变通运用。固定的部分需要与己方资料有机结合,非固定的部分要靠临场纪录,不是事先就能“总结”的

回答2:

一、辩论会是即时展开的,应力争脱稿,纸上最多只是个有关基本观点的提纲。在辩论过程中,对方辩友的具体辩词是千变万化难以预料的,因此,自己的反驳语言也要因之而变化,只要不脱离已方的基本观点就行。况且,在草稿纸上预写那么多长篇大论,不仅显得自己呆板不灵活,而且辩论会也不可能给你那么多时间。

二、辩论过程中的举例要力求简短,语言表达要力求准确,不留破绽。只有选好角度,运用简短的故事或事例,就能得出一个准确、有说服力的结论。当然,拖沓冗长的举例,一方面反映出了我们资料准备的不充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们因为平时不大搞此类活动而缺乏实战经验。

三、“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利与弊”这一辩题可以放在更加广阔的背景中去争论。比如可以与“现代科举制度”——应试教育制度相联系,也可以与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和价值取向相联系,也可以与我们每一位同学自己的个人成才目标和成才规划相联系,等等。如果就事论事,必然影响对辩题的进一步挖掘,那就很容易进入无谓的反复。同时,辩论过程中要抠字眼,但不要“死”抠字眼。“死”抠字眼容易脱离主题,甚至偷换概念,给对方辩友留下太大的“反击”空间。

四、既然是辩论会,就要辨证说理,言辞可以激烈些,但不能走极端。这一辩题的实质是,在“生态校园创新工程”项目建设中,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共存的状态下,去辩论哪一个更为重要,而不是二者选其一。而我们同学却在辩论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走了极端,一方说理论知识重要,另一方说实践技能重要,这就脱离了我们组织这次辩论会的初衷。

五、辩论中要注意综合运用发声语言和情态语言等表达方式,同时语气、语调也很重要。多种语言形式的综合运用产生的辩论效果,应该使人感觉理直气壮而又不盛气凌人,特别应让对方辩友感觉你是在与其说理,而不是在“抬扛”,甚至“对骂”。否则,就会影响到方对自己观点的接受态度和接受程度,不利于在“分歧——辩论——统一”的模式中形成共识并提高认识。

六、在辩论中要学会聆听,并做好记录,从而找到或出现对方辩友的“死穴”(破绽)。这既是对对方辩友的尊重,也是为了从对方论点中去进一步阐明有利于已方的观点,以便在辩论中去说服对方。同时,一定要让对方辩友把话说完,要知道真正的绅士风度应该是:“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

七、辩论过程中要有“英雄”,但更要有团队精神。失去“英雄”,辩论就不会精彩;但没有团队精神,就会使己方的观点缺乏说服人的力量。因此,在辩论过程中,我们应最大限度地为主辩手的辩论准备素材和资料,应量让己方主辩手成为“英雄”,同时要注意协同作战,同一论者应紧抱一团,产生一种让对方辩友心悦诚服的巨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