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具体是什么典故啊???

2024-11-26 11:15:5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这句话出自唐代房玄龄写的《晋书·列传三十九》 ,说这句话的是东晋司空王导,伯仁指周顗,字伯仁。

故事背景是东晋晋元帝司马睿时期,王导是当时的豪门大族王氏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两晋时期,由于各方势力混战,各自争夺势力,琅琊王氏家族由于拥立晋元帝司马睿有功,家族势力十分庞大,庞大有力量可以撼动王权。

王氏除了王导之外,还有一个亲兄弟王敦,和王导忠心地为晋国效力不同,王敦很有一番野心,他在外掌管军队大权,渐渐地对司马睿产生不满情绪,双方矛盾日益加深,最后王敦终于起兵进犯京师建康。

王敦起兵之后,便有人劝司马睿灭了琅琊王氏一族,当时王导还在京师,他对王敦的做法并不是很赞同,此时出了这种事,他便急匆匆地跑到宫门外向司马睿请罪,说自己和王敦没有联系,反叛的是王敦,王氏一族是始终向着他的。此时的司马睿还在观望,并没有马上做出回应,就这样,王导每天带着一帮族人在带宫外跪着,以表忠心。

某日,周伯仁要进宫见司马睿,周伯仁也出身世家大族,他为人耿直,在当时很有名望,王导见他从自己身边走过,便急忙呼喊,要让他替自己在司马睿面前多提一下自己。周伯仁是个典型的面冷心善,他直接无视王导,看似无情,但在宫中见到司马睿时,却极力为王导开脱, 说王导和王敦不一样,绝不可能背叛。司马睿也觉得他说的有理,便留下他吃酒。

等周伯仁吃醉出了宫门,王导便急切地询问,哪知周伯仁还是无视了他,王导一时心如死灰,对周伯仁不免心生怨念。可他不知道的是,回到家中醒完酒的周伯仁,第一件事就是写奏折继续替王导说话。

但此刻王导已经误会了,后来王敦领兵占领建康,大开杀戒,在处置周伯仁时,王敦刻意问了王导意见,但王导却默不作声,王敦以为周伯仁和王导有过节,于是就此杀了他。再后来,王导在查看宫中奏折时,发现了周伯仁当年的奏章,这时他才明白过来,原来周伯仁一直都是护着自己的,这时他痛哭起来,说“我虽没有直接杀死伯仁,可伯仁却是因我的不作为而死的!” 

这边是伯仁之死的过程,这桩惨案告诉我们,做了好事最好能当面讲出来,不要不好意思,也不要傲娇,否则,冥冥之中可能就会改变事情原本的样子,让人产生误解。

回答2:

在东晋帝的时候,有一个叫王导的大臣,一家都十分的忠君爱国,但偏偏他的弟弟王敦,自恃文韬武略,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甚至看东晋帝也是十分的不满,而他的这种做人态度,也是被朝野政敌借以理由,攻击王导 ,莫须有王导有谋逆之心。

东晋帝听闻后也是大惊连连,朝野上下议论纷纷,有人支持应该绞杀王氏一族,以儆效尤;有人人则认为,王敦行事向来嚣张,纵然要严惩王敦,但是绝不应该牵连族人。

而作为王敦的兄长,王导更是诚惶诚恐地入宫请罪,表示王氏一族效忠朝廷,绝对没有叛逆的心。东晋帝难下判断。

王导有一个好朋友周伯仁,一日进殿求见圣上,巧遇王导在宫殿外跪罚请罪,王导看着昔日的好友,连忙向他求救,希望周伯仁看在往日交情上,能帮忙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然而周伯仁却置之不理,转身就朝着宫殿里走去。王导看着冷酷无情的周伯仁,以为他见死不救,心里更是心灰意冷,感叹世态炎凉。

然而,王导不知道的是好友周伯仁这次进宫,就是因为他弟弟王敦的事情来向皇帝求情的。周伯仁在东晋帝面前极力地为王导开脱,希望东晋帝能够看在王导这些年为朝廷贡献的份上,网开一面。东晋帝听了周伯仁的话,也逐渐释怀了王敦的出言不逊。

周伯仁拜退完圣上,从宫中出来时,王导心有不甘,再一次上前哀求,结果换来的是昔日好听周伯仁的冷若冰霜,佛袖而去。王导心如死灰,认为周伯仁是一个薄情寡义之人。后来东晋帝法外开恩,王敦幸免于死,其后王敦凭着自己的努力,建立了不少的军功,因此得到了东晋帝的重用,封侯拜相。之后的王敦位极人臣,便开始在朝廷里树立党派,排除异己,其中就包括王导昔日好友周伯仁。

王敦开始心中犹豫要不要杀他,但是当他看到王导没有半点的关心之态时,于是就果断的下令将他杀了。几年后,有一次王导在整理办公的时候,无意间竟然发现了周伯仁当初为王氏一家求情的奏折,言辞恳切,看得他老泪纵横,王导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的老友并非无情无义之人,是他错怪了伯仁。王导长叹一声: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自此,这句话也就流传了下来。


回答3:

出典自房玄龄等人所编著的《晋书》。大概就是说东晋时期,王导与周顗(yi)本是关系要好的友人,却因为司马睿与王敦的政治斗争被迫站到对立面上,后来王敦胜利,要杀掉司马睿信任的周顗,王导误以为周顗曾经加害于他,就没有阻止自己的兄长,默许了兄长的提议,导致周顗被杀,事后才得知周顗曾在暗地里多方保全自己,后悔不已,发出“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的感慨。

01.王导与周顗关系亲密,常有来往

伯仁就是周顗的字,周顗此人虽是贵族出身,不到二十岁就有了侯位,但是为人风雅,操行高洁。王导作为“王谢”中的一员,自然与同阶层的周顗熟识,两个人志趣相投,时常聚在一起。在《晋书》中,也有记载二人的往来,里面有这样一句:

“(王导)尝枕顗膝而指其腹”

就是说王导枕在周顗的膝盖上,这种亲昵之态,如果不是至交好友是不可能做出的,并且后面王导还调侃周顗太过肥胖,大腹便便,周顗也丝毫不怒,足见二人关系之亲密。

02.王敦与司马睿斗争,周顗装出敌视王导的模样

王导的族兄王敦反对司马睿,但是王导当时还在朝中,在司马睿的眼皮底下,他害怕司马睿迁怒于自己,多次请求司马睿信任的周顗帮助自己,但是周顗都装没听到,还数次在公众场合说出要缉拿王导之类的言语,使得王导误以为自己遭受了周顗的背叛,伤心不已,但实际上,周顗多次上书为王导开脱,请求司马睿放王导一马,保全了王导。但是他从来没有告诉过旁人,故意营造出他与王导一刀两断的假象。

03.王敦胜利,杀死周顗,王导事后才知周顗一直在帮助自己

王敦最后取得了胜利,要“清君侧”,周顗就是要处理掉的“乱臣贼子“之一。王敦知道王导与周顗的过节,专门询问王导该怎么处理他,起初王敦询问是否放周顗一马,剥夺他的官职,但是王导因为此前种种,心乱如麻,爱恨交织,没有作答,王敦就问他是不是要杀掉周顗,王导也没有开口为周顗求情,毕竟他被周顗伤透了心,于是周顗被杀。

但是等王导登上相位,手掌大权,才知道周顗曾经在暗地里为自己做了那么多,而自己却因为沉默间接害死了他,悲伤之际,回家感叹道:

“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但是他的愧疚,再也无法弥补了。

回答4: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出自于《晋书·列传三十九》,周伯仁因王导的不作为而死,王导知道实情后痛哭而说的。

东晋时期,有位大臣叫做王导,他有一个好朋友周伯仁。周伯仁有一天去宫殿见皇上,碰到了在殿外请罪的王导,王导希望周伯仁能够帮助他在皇帝面前说情,然而,周伯仁虽然记在心里却没有和王导说话,转身朝宫殿里走去。

周伯仁爱喝酒,喝了很多酒后他走出大殿,看到王氏家族的数百名成员仍然跪在外面请罪。当王导看到周伯仁出来叫他的名字时,周伯仁仍然不理他,只向左右说,如果杀死了这些人,他就可以换一个大官。这句话差点吓死了王导,王导看着冷酷无情的周伯仁,以为他无法救他脱离死亡,他更加沮丧和感叹世界冷漠。

王敦做了大官之后,对平时和自己关系不好的人大开杀戒,其中就有周伯仁。王敦当时问过王导的意见,王导却一声不吭,于是周伯仁就这么被杀了。

周伯仁是一个做了好事不求回报的人,面对死亡死亡的时候,他仍然没有低下头说出事情的真相以换取生存的机会,王导也因为不知情错怪于他,没有救他。

有一次王导在整理桌子的时候,无意间竟然发现了周伯仁当初为王氏一家求情的奏折,言辞恳切,看得他老泪纵横,王导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的老友并非无情无义之人,是他错怪了伯仁,王导长叹一声: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回答5:

语出《资治通鉴》晋纪。

晋中宗朝中重臣王敦起兵作乱,其兄王导及家族受牵连,在宫外候罪。周伯仁进宫,王导请其说情。周伯仁表面不加理睬。但积极向皇帝进言为王导开罪,并上书为王导请命。王导不知,所以怀恨在心。

后来王敦握有大权,询问王导要不要杀掉周伯仁,王导一言不发,最后导致了周伯仁的被杀。后来王导从文库中找到了周伯仁以前的奏折,才恍然大悟,痛哭流涕:“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