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5个散文的作家简介,每个100字,不是原创的也可以

我们老师喊找的,速度啊
2024-11-27 23:17:2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冰心是世纪同龄人,一生都伴随着世纪风云变幻,一直跟上时代的脚步,坚持写作了七十五年。她是新文学运动的元老。她的写作历程,显示了从“五四”文学革命到新时期文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伟大轨迹。她开创了多种“冰心体”的文学样式,进行了文学现代化的扎扎实实的实践。她是我国第一代儿童文学作家,是著名的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翻译家。她的译作如的《先知》《沙与沫》,印度泰戈尔的《吉檀迦利》《园丁集》及戏剧集多种,都是公认的文学翻译精品, 1995年曾因此经黎巴嫩共和国总统签署授予国家级雪松勋章。她的文学影响超越国界,作品被翻译成各国文字,得到海内外读者的赞赏。 冰心奶奶和小猫
  冰心同时是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建国以来,她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二、三届理事会理事和书记处书记、顾问,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二至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和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至五届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至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委和第八、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少年儿童福利基金会副会长,中国妇女联合会常委等职。她总是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孩子的博大爱心,关注和投入各项活动。她为我国的文学事业、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冰心深受共产主义思潮影响,被认为是以爱的哲学特别是对下层人民的爱的思想贯穿写作的作家。巴金就将“爱”列为冰心作品的主题,表示“希望年轻人都读一点冰心的书,都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在作品风格上,冰心以文字柔和、清丽见长。梁实秋评价冰心工于散文、小说而短于诗,认为《繁星》、《春水》的体裁不值得仿效而流为时尚。   民国时期的冰心从同时代女作家(如张爱玲、苏青等)处得到的评价相对较低。张爱玲在《我看苏青》中写道:“如果必需把女作者特别分作一栏来评论的话,那么,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   与家喻户晓的声名相比,冰心脍炙人口的名作并不算多,现今最为人熟悉的是《小桔灯》、《三寄小读者》等被收入不同时期教材的短篇作品。   冰心的名言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她的一生言行,她的全部几百万的文字,都在说明她对祖国、对人民无比的爱心和对人类未来的充沛信心。她喜爱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经过历史积淀下来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她热爱生活,热爱美好的事物,喜爱玫瑰花的神采和风骨。她的纯真、善良、刚毅、勇敢和正直,使她在海内外读者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中国人民为有冰心这样的文学大师而自豪。
  作家评价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朱自清图传
  》和《执政府大屠杀级》。二是以《背影》《儿女》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和《春》等,是其代表佳作,伴随一代又一代人喜怒哀乐。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朱自清散文感情的真挚更是有口皆碑。他的《背影》、《悼亡妇》等,被称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在淡淡的笔墨中,流露出一股深情,没有半点矫柔造作,而有动人心弦的力量,尤其是在《背影》中,朱自清对父亲朱鸿钧的感情之深让读者感到了一丝丝的怀念和感动。他在《论逼真和如画》、《论标语口号》、《钟明<呕心苦唇录>序》等文章里,强调“真”“就是自然”,强调“修辞立其诚”,强调“宣传与写作都不能缺少……至诚的态度”。正是这种“至诚的态度”,使他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都倾注在字里行间。而这种从心灵深处流露出来的喜怒哀乐之情,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朱自清走上文学道路,最初以诗出名,发表过长诗《毁灭》和一些短诗,收入《雪朝》和《踪迹》。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起,致力于散文创作,著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和杂文集《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他的散文,有写景文、旅行记、抒情文和杂文随笔诸类。先以缜密流丽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写景美文,显示了白话文学的实绩;继以《背影》《儿女》《悼亡妇》等至情之作,树立了文质并茂、自然亲切的“谈话风”散文的一种典范;最后以谈言微中、理趣盎然的杂感文,实现了诗人、学者、斗士的统一。他对建设平易、抒情、本色的现代语体散文作出了贡献。   作为学者,他在诗歌理论、古典文学、新文学史和语文教育诸方面研究上都有实绩。论著有《新诗杂话》《诗言志辨》《经典常谈》《国文教学》(与叶圣陶合著)和讲义《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等。著述收入《朱自清全集》。   《匆匆》被选为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学期第2课,被选为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第19课;《春》被选入人教版初一上学期第21课,沪教版六年级上学期第88课、语文版初一上第9课,北京课改版初一下第1课;《背影》被选为人教版初二上学期第11课,沪教版初一下学期第5课,长春版教材初三下学期第3课朱自清散文的特点,北京课改版初一上第2课;《荷塘月色》被选为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第1课。    朱自清抒情散文的特点: 1、感情真挚淳朴;2、对自然景物观察准确精当,对声音、色彩感觉敏锐;3、善于集赋、比、兴各种手法,起承转合,手挥目送,既曲尽其意又余韵袅袅;4、文笔精美婉丽,节奏跌宕有致,饱含诗意和生活情趣。   朱自清对优雅和谐、含蓄节制的美的追求,一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延续,另一方面也隐含着对中国现实社会景象的逃逸和否定。
  徐志摩(1897.1.15~1931.11.19),现代诗人、散文家。汉族,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中文名: 徐志摩
  别名: 徐章垿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浙江海宁市硖石镇
  出生日期: 1897年1月15日
  逝世日期: 1931年11月19日
  职业: 诗人,作家
  毕业院校: 杭州一中
  信仰: 佛教
  代表作品: 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笔名: 南湖、诗哲、海谷等

  徐志摩作品
  诗集·散文集 志摩的诗 ▪ 翡冷翠的一夜 ▪ 猛虎集 ▪ 云游 ▪ 落叶 ▪ 巴黎的鳞爪 ▪ 轮盘 ▪ 自剖 ▪ 秋

  日记·戏剧·译著 志摩日记 ▪ 爱眉小札 ▪ 卞昆冈 ▪ 曼殊斐尔小说集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本名张瑛。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张爱玲的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张爱玲一生创作大量文学作品。类型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1944年张爱玲结识作家胡兰成与之交往。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1995年9月8日,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终年75岁,死因为动脉硬化心血管病。另有同名运动员张爱玲。

  外文名: Eileen Chang
  别名: 张瑛(父母取名)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上海
  出生日期: 1920.09.30
  逝世日期: 1995.09.08
  毕业院校: 香港大学(后因战争辍学)
  代表作品: 《金锁记》;《倾城之恋》;《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
  曾用笔名: 梁京
  流派: 海派作家
  原籍: 河北丰润
  主要作品集: 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
  丈夫: 胡兰成、赖雅(美国)

  张爱玲 主要作品
  小说作品 ▪ 倾城之恋 ▪ 半生缘 ▪ 心经 ▪ 小团圆
  ▪ 怨女 ▪ 茉莉香片 ▪ 红玫瑰与白玫瑰 ▪ 沉香屑第一炉香
  ▪ 鸿鸾禧 ▪ 金锁记 ▪ 同学少年都不贱 ▪ 桂花蒸阿小悲秋

  散文作品 ▪ 天才梦 ▪ 童言无忌 ▪ 烬余录 ▪ 更衣记
  ▪ 道路以目 ▪ 有女同车 ▪ 诗与胡说 ▪ 雨伞下
  ▪ 谈跳舞 ▪ 双声 ▪ 中国的日夜 ▪ 谈看书

  编剧电影 ▪ 半生缘 ( 2002 ) ▪ 红玫瑰白玫瑰 ( 1994 ) ▪ 六月新娘 ( 1960 ) ▪ 南北一家亲 ( 1962 )
  ▪ 倾城之恋 ( 1984 ) ▪ 情场如战场 ( 1957 ) ▪ 小儿女 ( 1963 ) ▪ 一曲难忘 ( 1964 )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汉族,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是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毗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里成就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稍稍平稳便秘密写作《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和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茅盾于1981年3月27日辞世。

  中文名: 沈德鸿
  别名: 字雁冰,笔名茅盾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浙江嘉兴桐乡
  出生日期: 1896年7月4日
  逝世日期: 1981年3月27日
  职业: 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
  主要成就: 新文化运动先驱
  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
  代表作品: 《子夜》,《林家铺子》,《蚀》三部曲,《鼓吹集》等

  目录

  茅盾简介
  茅盾笔名
  茅盾的生平
  小说意义
  对茅盾的评价正面观点
  反面观点
  茅盾故居
  经典名作
  名家评茅盾
  作品年表
  茅盾文学奖
  作品茅盾简介
  茅盾笔名
  茅盾的生平
  小说意义
  对茅盾的评价 正面观点
  反面观点
  茅盾故居
  经典名作
  名家评茅盾
  作品年表茅盾文学奖作品展开 编辑本段茅盾简介
  许多中国作家、政治家的“第一教师”是寡母,茅盾即由其继母养育长大。他本姓沈,名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7岁时,茅盾随父亲进了家塾,由继母亲自指导,学习新学。8岁时,父亲病重,入乌镇立志小学读书,后转入值材高级小学,从 毛泽东主席与周扬、茅盾、郭沫若
  他的留存作文中就可见得他流露出忧国忧民、扶正祛邪的思想端绪。13岁时,在母亲帮助下,踏上到湖州的火车,结束童年时代,开始了中学生活。16岁时中秀才,通晓中医,具有开明思想的维新派人物,颇重新学。从北京大学预科读毕,无力升学,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成为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也是“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积极开展革命文艺运动,在鲁迅及其作品研究方面有开创性贡献。他的学识和才能被总经理和编辑所所长发现,被调到国文部,帮助老先生孙毓修合作译文。茅盾在一个月内译完面向青年的通俗读物,取名《衣》,后又译了《食》和《住》,后又帮他编《童话》一刊,这是茅盾开始文学创作的第一站,1918年,写出了童话《寻快乐》,他的童话作品还有《大槐国》《负国报恩》《树中饿》《驴大哥》《金龟》《飞行鞋》《怪花园》《风雪云》。就在这时候,他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筹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下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秘书,宣传部的代部长是毛泽东。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自武汉流亡上海、日本,开始写作处女作《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和《虹》,遂拿起小说家的笔。这段上层政治斗争的经历铸成他的时代概括力和文学的全社会视野,早期作品的题材也多取于此。左联期间他写出了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创造》、《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抗战时期,辗转于香港、新疆、延安、重庆、桂林等地,发表了长篇小说《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和剧本《清明前后》等。他还创作了《白杨礼赞》、《风景谈》、《森林中的绅士》等散文,以象征手法表达自己复杂的情感。文艺界为他庆了五十寿辰,他的声名日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他历任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作协主席,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他已很难分身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