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期,最早和中国革命发生关系的是英国。1895年10月,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逃到香港,两广总督谭钟麟宣布将孙中山驱逐出境。1896年孙中山到达英国时,被清廷驻在英国的使馆监禁了起来,引起英国舆论哗然,认为这是侵犯了英国的法权。在英国的外交压力之下,清朝政府把孙中山放出来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伦敦蒙难记”。伦敦蒙难事件虽然并不能说明英国是要帮助中国革命,但它客观上也使孙中山的事迹传遍了世界。由于被香港政府驱逐,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受到限制。
-------- 称武昌起义为“叛乱”。当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倒清的疾风骤雨卷来的时候,列强的报刊上出现了一些诋毁革命的言论。英国在华的《字林西报》,就是营造这方面舆论的典型一家。当月14日其一则社论题目就是《武昌叛乱》,“叛乱”两字显然具有明确“定性”意味。这样,该社论的基调也就不言自明了。其中有这样毫不掩饰的语句:“最好是皇朝能最终取得胜利。不然就会出现拖延很长的斗争和不可想象的大屠杀,而且最后建立起来的政府,肯定不会比以前任何一次革命所建立的政府更稳固些。”11月11日其一篇题为《民众的疯狂》的社论中则说:“清朝政府虽然公认不好,但它至少还算统一了这个帝国。它的敌人却仅仅靠着共同的仇恨才结合在一起,这只会产生更深的仇恨,而肯定不能作为一个健全的国家的基础。”除《字林西报》这类外国在华报纸外,在其本土的一些报刊也加入了诋毁辛亥革命的队伍之中。英国的《泰晤士报等,它们不惜用“荒谬绝伦”、“极端愚蠢”之类的字眼来诬指这场革命。
--------舰队在武汉集结。武昌起义中清湖广总督衙门遭攻打,总督瑞澄惊恐万状,令差弁在署后围墙凿洞,携妻儿由此逃奔江上清军兵船,而此船紧附于英国炮舰尾后。瑞澄请求英方设法阻止起义军,英驻华公使即商请本国驻华海军总司令,应诺给予“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除英国之外,列强其他一些国家的远东舰队,也调舰向武汉一带集结,在起义爆发十来天后,该区的外国军舰即达16艘之多,其借口保护外侨,实则严密监视着起义者的一举一动,甚至有向革命军挑衅的行为。只是鉴于起义军方面当时在战局上的优势,列强从最大化地维护其自身利益的策略全局着想,才没有公然进行大规模武装干涉,而是作了所谓“严守中立”的表面声明。英国官员就曾直言不讳地说,“任何外国的干涉”,对“列强的利益都是有害的”。因英国在华资本大多集中于长江流域省区,故尤其不希望于此激化“动乱”。总之,列强标榜“中立”的背后,实际上不免是要对革命严加防范和抵制,以“维持秩序”而保全其利益。
--------直接掌控关税。在以往,尽管这种税款是作为清朝对外赔款和所借外债的担保,在很大程度上也为列强控制,但征收后的存储向来是在中国之银行的,而这时列强一改常例,直接劫夺,显然就是为了防止款项为革命党人所用。由英国控制下的江汉关,依然悬挂清朝的龙旗,革命军方面来人质问,这里的英国官员要来者赶快离开租界,意思是说这与你无关。对于本国侨民对革命党接管关务的担心,这位英国官员一贯的答复是:“除了谣言之外,我不知道有革命存在!”可见其对革命方面的轻蔑和敌视态度。
表面保持中立,其实在继续搜刮和剥削中国人民,更重要的是给清政府提供很多军火,大发中国国难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