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奥会上最感人的母亲
上海2007夏季特奥运动会所带来的感动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这两天在上海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在谈论开幕式动人的一幕,那就是八万观众在迎接特奥运动员入场时所发出的长久欢呼和运动员们天真无邪的笑脸。
在推崇竞争,追求锦标的时代,这一幕带来的只是暖暖的人情和纯纯的感动,就象一家人的感觉。这一份人情和感动在四日上午举行的“特奥家庭论坛”上再次出现。作为主持人,我也一次次沉浸在嘉宾的讲述里。论坛分为“运动的快乐”、“家庭的挑战”、“创造价值”和“融入社会”四个部分。
第一位上场的是特奥创始人尤尼斯肯尼迪施莱佛的女儿玛丽娅施莱佛,她也是特奥全球形象大使施瓦辛格的夫人。在她小时候,她的母亲就在家的后院给智障儿童开小运动会。作为一名健康的儿童,她也曾经问妈妈:“他们为什么看起来不对劲儿?”她的母亲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对劲儿,他们只是与我们有所不同。”如今,一家人都为特奥出力,女婿施瓦辛格早在与玛丽娅约会时就开始为特奥做宣传,也不能排除讨好未来丈母娘的原因吧。“那你得去问他了。不过,在我们家恐怕要想不参加特奥也很难。”玛丽娅说。这次她的三个孩子也来到上海,演播室里就坐在奶奶身边。看着三位少年略带害羞的青春面孔,现场观众对他们也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随后出现的嘉宾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两位母亲。一位是前美国国家司库马林女士,她的长子一出生就被发现脑部发育有障碍。一开始,马林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她怨天怨地,怨己怨人。直到孩子一个月大时,突然生起重病,生死一线。马林这才发现自己有多珍惜这孩子。她对上帝祷告说:“不要把你给我的礼物拿走。我会好好珍惜他,把他养大。”虽然一边工作,一边带孩子实属不易,但马林却觉得生活从此有了目的,仿佛上天是有意通过这个孩子让他明白人生的意义,常怀悲悯之心也让她在政途上更关心弱势群体的利益,成为墨西哥裔的代表人物。
坐在马林旁边的另一位母亲是秦怡老师。今年早些时候,她送走了五十九岁的儿子“小弟”。几十年吃苦受累,多少个夜晚给病中的儿子擦拭身体、换洗被褥,第二天又赶去工作,这让她几乎怀疑自己是否能撑下去。“我如果死了怎么办?——我怎么能死呢!我走了小弟靠谁呢!”其实,小弟很明白妈妈的不易。他在最后的时刻为了安慰妈妈,常常忍住痛苦,嘴角带笑。让秦怡最难忘的是小弟在窒息时突然从床上坐起来,眼睛睁得大大的。“他好像看到了什么,脸上非常平静,漂亮极了!”这个情景让秦怡不可思议,也感到安慰。而更让她感动的是,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位得了绝症的孤儿,还惦记着如何为他人做好事。秦老师说:“过去儿子就是我的精神支柱,现在我想的是好好地活下去,能做什么就做好什么,让我的儿子放心。”
两位母亲说着各自的遭遇,泪流在一处,手握在一起。我一边采访一边想,特奥与其说是为了智障运动员,不如说是为了我们的社会大家庭。从中获得的感动和力量,不正是对所有人的鼓舞吗。正如后来爱尔兰演员考林法拉尔(《迈阿密风云》的主演)说的“其实我们难道就没有任何身体、精神、情绪的残疾吗?作为人,我们就应该相互关心。为别人,也为我们自己。”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一场保龄球的比赛
在特奥保龄球赛场上,有个人很惹人注目。他大约50岁的年纪,有点秃头,在一大帮孩子中间总是显得慢慢悠悠。他的身后总有着人数庞大的后援团,他的每一次击球都会引来全场的尖叫。他,就是爱尔兰的保龄球运动员帕曲克。
可能是因为年龄较大的缘故,帕曲克行动有些慢,有时候真让人捏了一把汗。这不,他坐在位子上歇息,一歇,就忘了击球。有时候,他还会忘了自己该拿哪一个球。当裁判员上前轻轻地拍拍他的肩,他才恍然大悟,略带歉意地朝裁判员动了动嘴角,笃悠悠地走上球道。
帕曲克击球也很慢,棕红色的保龄球带着强烈的旋转滚上了球道,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不出所料,球滚进了右边的“沟”里,人们发出一声叹息。帕曲克转过身,眉毛往上一挑,一句话都不说,拿起球准备第二次击球。依旧那么慢吞吞,但这一次,球却径直向保龄球瓶滑了过去,全中!后援团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帕曲克却依旧一言不发,慢慢地踱回了自己的位子。
帕曲克最终取得了比赛的第二名,不过他打球花的时间比其他选手足足多了半个小时。特地从爱尔兰赶来的帕曲克的两个妹妹紧紧地和哥哥拥抱,在他的左右脸颊上留下了两个深深的吻。
为他这种不服输的精神所感动
中国有990万智障人士,能够参加特奥运动的只是少数。而且,特奥会也终有结束的一天。特奥会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海报上赵曾曾的微笑、吴方淼的欢呼,不仅是千百个通过照片记录下来、贴在“特奥记忆墙”上的感人瞬间。特奥会将成为一个延伸的舞台,将和谐精神的种子撒播开去,成为推动社会正常人与残障人士更好融合的新起点。
通过这次特奥会对“平等、包容”理念的宣扬,将会有更多特奥观众变身服务残障人士的志愿者,会有更多曾经参与过特奥会服务的民众向身边的人宣传对残障人士关爱的理念,会有更多残障人士走出家庭,走到社区阳光之家、阳光工场中,获得快乐、获得认可。
特奥会结束了。但在上海,在中国,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融合还在继续。
说句实话,特奥会的每场比赛都令我感动难忘!运动员的精神和毅力真让我印象深刻,游泳比赛的最后一个比赛日,男子4×25米接力决赛,俄罗斯、加拿大和意大利队。比赛开始,由于其他两队实力明显高于意大利队,后者在两棒过后落后了一大截。金牌没指望了,意大利运动员干脆尽情地为观众表演起来——只见第三棒瘦长的小伙子以一个优美的向上踩板跳水动作入水,岸边所有人目瞪口呆之际,短短25米里他已经换了自由泳、蝶泳、仰泳三种泳姿!
眼见第三棒博得一片笑声掌声,第四棒的中年运动员不甘落后,以一个“插蜡烛”动作跳入水中,游了几下在水中停下了——两手伸出水面挥一挥,要求大家来点掌声!此时就连其他两道完成比赛的运动员也笑了。随着意大利队最后25米游完,意味着本届特奥会游泳比赛在笑声和掌声中完美落幕。4个意大利运动员在水中久久不愿起来,最后干脆一起潜入水中伸出腿,又玩了个花样游泳动作,泳池上下更是一片沸腾。
这场比赛令我最难忘!印象最深!
红着眼眶,阿汉姆丹把坐在轮椅上的儿子推上了领奖台的最高处。昨天,来自沙特的9岁男孩阿普杜拉,在男子50米自由泳的第11组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他是我的儿子,我最棒的儿子。”一枚来之不易的奖牌让阿普杜拉的爸爸激动万分。
花了将近3分钟,努力地游完了50米,阿普杜拉始终没有放弃。这个下肢发育不全的9岁男生,让整个游泳池都沸腾了起来。因为没法依靠自己的双腿离开泳池,工作人员特地将轮椅沉入水中,让阿普杜拉在水中坐稳后,再慢慢将轮椅拉起。微笑、挥手,回到岸上的小男孩一边喘着气,一边着急地告诉大家:我很好,请放心。
推着轮椅从更衣室走到颁奖台,站在儿子身后阿汉姆丹不知道偷偷抹了多少次泪水。“他以前没有游得这样快过,是这里的气氛给了他勇气。他很棒,不是吗?”阿汉姆丹是那么激动。和爸爸相比,轮椅上的阿普杜拉虽然脸上一直挂着微笑,但始终没有说出一句话。
正在等候颁奖时,几名运动员飞奔到阿普杜拉面前,大喊大叫着,“你太棒了,你太棒了!”原来,他们也是几位来自沙特的游泳运动员,在观看完阿普杜拉的比赛后,专门从观众席上赶到了颁奖台边。望着伙伴们欢呼雀跃,小男孩也笑得更加灿烂了。
小手紧紧拽着奖牌,领奖台上的阿普杜拉突然回过头去,和他的爸爸耳语了几句。“他和我说,要我帮他谢谢这里所有的人。”走下领奖台,阿汉姆丹流着眼泪笑道,“我坚信,他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