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豪的父亲林杰明和母亲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从台湾移民来美国的,两人在普度大学学习计算机工程。夫妻两人对运动都谈不上喜爱,但是他们看NBA,非常喜欢看“J博士”欧文打球。林杰明每周三次带着他的三个儿子到球场上去,试图让他们模仿NBA巨星的打球动作。三个儿子都在高中时加入了篮球队,但只有二儿子林书豪打出了名气。
下面是对他父母的访问:
他父母认为,儿子的为人处世,包括上哈佛、成为NBA球员,根源还是从小对他“不同于传统东方家长”的教育方式。
东方的家长一般都愿意花钱教小孩学钢琴,有多少愿意花钱给小孩请篮球教练?林书豪爸爸林杰明提出的这个问题,可能把大部分中国孩子的家长都问倒了。“我们就花钱请了篮球教练,所以他的基本动作一直很好。”林杰明说。
千万别以为林家也为孩子设计了一条丁俊晖式的造星之路,直到林书豪大三决定冲击NBA以前,他父母从没想过儿子会成为职业球员。相反,林书豪小时候,也有被逼着苦弹钢琴的经历,而且持续了五六年之久。“但是最后没有练下去了,因为浪费钱,浪费时间。”妈妈吴信信笑着说,“没兴趣,就没有意义了。只有做有兴趣的事,才会什么都不怕,才会有决心把一切做到最好。”
凭孩子的兴趣教育,这就是林书豪父母过去20年的教育方式。听起来让所有孩子羡慕,也让所有父母吃惊:凭孩子的兴趣,这能行吗?
打球带来一连串良性效应
功课更好 身体好 没时间出去学坏
答案是肯定的。全凭孩子的兴趣“放羊”,肯定不行,林书豪的父母这套“凭兴趣”的模式,大有学问。
林书豪从小就和老爸、哥哥、弟弟一起打篮球,吴信信相信,儿子有打球的天赋,“但是从他初中开始,我们就对他在学习成绩上有要求,要求成绩全部得A,就放开时间随便他想打多久就打多久。”
这是家长和孩子之间最简单不过的拉钩约定,但这不是孩子单方面承担的义务。在这过程中,林杰明夫妇一直随时关注、帮助着书豪的成长。十年级时(相当于高一),林书豪就能加入校队一队,和大两岁的高年级学生打球,但是同时学习压力也加重了。“这时候,我们能帮助他补习功课,比如学数学,就尽力帮他学。他妈妈接送他打球,在家里要做的事情很多,但再忙也全力支持。”林杰明说。
这在林书豪身上起到了一连串的良性效应。“首先,孩子的功课会更好,为了打球会更积极地做功课,并且养成按时完成的习惯。第二,身体好,他们兄弟因为打篮球的关系,高中时牛排吃得就比其他孩子多。第三,学会了通过体育运动缓解压力这个办法,功课压力大的时候打打球,能够释放压力,缓解心情。还有第四点,功课、打球占用的时间久了,就没时间出去学坏,什么酒精、毒品啊……”
打球中学做人的道理
人格培养重过对球技的要求
不难理解,林书豪就是这样从哈佛毕业的。他的大学教练说,这是他教过的成绩最好的校队球员。“以后就算不打篮球,从哈佛毕业的,找个工作应该不会太难吧。”吴信信笑着说。不过,这种教育方式让林书豪父母更骄傲的方面,还是让孩子在兴趣中逐渐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林杰明举了个例子。高一加入一队遇到比自己更强的对手,林书豪打不过,会发脾气,踢椅子。尽管教练喜欢这个聪明的弟子,鼓励他还来不及,但父母却会要求教练罚他去角落罚站。“我们对他的人格培养,重过对球技的要求。”
林杰明说:“在社区打球的时候,有人说东方小孩不会打球。我跟他讲,别人怎么说不用在乎,我们做好我们自己的。没想到,他最后真的成了NBA球员。”
“可能对东方父母有用的一点启发是,我们更注重孩子成长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吴信信说
林书豪的父亲林杰明和母亲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从台湾移民来美国的,两人在普度大学学习计算机工程。夫妻两人对运动都谈不上喜爱,但是他们看NBA,非常喜欢看“J博士”欧文打球。林杰明每周三次带着他的三个儿子到球场上去,试图让他们模仿NBA巨星的打球动作。三个儿子都在高中时加入了篮球队,但只有二儿子林书豪打出了名气。“即便在1.60米高的时候,杰瑞米就和篮球生活在一起。”林书豪的高中教练彼得·迪彭布洛克,“不仅如此,他对于自己非常有自信。” 在长到1.80米时,林书豪带领高中获得了州冠军,他展现出了很好的篮球素质:在内线拼抢时无畏,在外线控球时无私(在哈佛时,他的出手仅占全队的19.7%);练就一手精准的投篮(本赛季在哈佛的投篮命中率达61.3%)。高中毕业后,堪萨斯和肯塔基这样的篮球名校并没有来找林书豪。他将自己的成绩和一张刻有自己打球视频集锦的DVD(由一位朋友的朋友帮忙剪辑)送往了常青藤联盟的全部8所大学,还有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以及他梦想中的学府——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只有4所学校给予了回复。林书豪回忆说,UCLA“不感兴趣”,而斯坦福则“假装感兴趣”,加州大学给予的回应是“再联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