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而异,我并不觉得难。高中时我们班大部分人英语上110,120,甚至130,而我英语基本90多;可是大部分人数学上不了120,我经常上130或140. 我觉得学理科,包括数学,要能把学的东西掌握可以及格,串起来,活学活用。在我看来,初中阶段基本掌握知识就没问题。高中的话,能把学的东西掌握,上100;串起来,多做题,上110;活学活用,上120.再想爬高的话,需要一万个细心,冷静,做题经验;想上130,140,甚至还需要运气。 还有,题海战术要适可而止,关键掌握课内知识。
我是一个高一的学生我的数学在年级 还可以 这个东西要看人的 灵活人一看就会 古板的看死都不会 一个数学题 老是想着用一种方法做 你死也不会 知道需要变通一下但是你不会变通也 不会做 !!! 想要真的学好数学老是希望老师能够给你讲一些学习技巧你一辈子都不会学好数学(至少不会很拔尖)不喜欢多做练习开发自己的思维一辈子都不会学好数学(不管你是谁,天才都不行) 以为自己能够做一两个两题就觉得考试数学都没问题你每次考试最多合格*(优秀都无法达到) 作为一个学生想要学好数学,考试要得高分怎么办: 想要把自己变得认为数学很简单任何人都做不到 任何人最多就是弄个普通的数学水平 (包括数学家 你出一些高中或初中的数学几何 有的他们未必会做)这就是看个人了 你平常知道怎么掌握 了解一些学习的技巧每次做不到的题目听他人知道怎么做后会不会理解这种解题思路*(这里的理解指的是 不仅学会精通这种思路而且还会升华这种思路 把这种思路与自己以前做题的思路结合在一起可以解决掉新的困难) 一个学生要学好数学,那不是和别人比聪明(老师当着全班出一个难题 谁每次都能第一个做出来 那个人确实有点聪明,更不要靠题海战术(除了一种要经常训练,专门买一本小学加减乘除在家里训练自己计算能力))而且比做题类型 一个题目类型上面已经说过了 要“理解”见多了就可以再每次考试的时候打高分(又联系到了上文说到的 必须要经常做计算训练) 如果自己觉得自己总是很马虎也是可以解决的(还是上文的 经常做计算训练)做多了 就不会出现马虎了 自然对别的数学题也会很警惕 毕竟现在中国出题的人并不是很会创新*(至少我认为)所以掌握的题型一多 考试的时候基本碰到的题目都是自己见过的类型 有时候一张卷子纸30分钟搞定 这种时候考的就是你的计算训练了 (别马虎) 总结一下 做数学就是这些要点: 完全了解课本,类型不要错过 不会不要害怕,总结必须要会 抄袭不如不做,瞎做万万不可 类型就那几个,掌握大致即可 如果做到这些,数学考试无难 不要小看这些 你真正做到这些你的数学 应该就不是很差了 但是你要真的做到这些 我估计.......(毕竟厉害的数学家几千年来全世界就那几个)
不难,数学是一种思维游戏,做数学题是有瘾的;入门之前也许总有“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感觉,数学的思想性文化性的魅力绝对不亚于语文等文字性学科。数字演绎着自然间科学的规律,小道中子质子,大到宇宙,却可以用一个小小的数学公式解释,难道不奇妙吗?难道没有足够的兴趣去学习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世界上不存在难题。不禁反问,数学真的很难吗?
NO。 数学只需要一定的逻辑性就好。另外就是梳理信息的能力。 学数学要坐得住板凳。不能浮躁。
不一定、要看每个人的理解能力和解题逻辑、所以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学数学、当然也会有人适合学数学、要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