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飞机的迷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开始使用了,各国在其木制飞机上表面的蒙布上涂上橄榄绿色,从上俯视时,同绿色的森林、田野融汇在一起,不易被敌机发现。二战期间,各国十分重视军用飞机迷彩的系统研究,奠定了军用飞机迷彩的基本理论。根据季节、地域、机种和任务的不同而采用不同迷彩涂色。如夜航机采用黑色,舰载机采用下浅灰白色、上深灰色,大多歼击机采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变形迷彩,轰炸机多采用上军绿色,下天蓝色。
70年代后期,美、英开始军机涂色专题研究,主题是各种不同的制空迷彩。随后扩展到世界各国。随着预警机和中远程空空导弹的使用,有些人认为迷彩伪装用不着了。其实不然,现代战争是立体的、全方位的,而飞机的尺寸、色彩与背景的对比是客观的存在。只要有战争,接触就不可避免,何况飞机的隐身技术也是正在迅速发展更新的伪装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涂装对于军用飞机而言,作用更加重要。
涂装的作用
隐真示假,提高战斗力 在现代战争中,伪装是作战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隐真和示假。军用飞机的涂色是一种光学隐身技术,它将飞机迷彩色与背景融为一体或形成明显的反差,扭曲飞机的轮廓,敌方很难发现和识别,从而达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目的。如1978年8月,美空军将交付的F-16飞机进行了一项新的伪装——在飞机上涂三种不同深度的灰色:机翼、后机身、平尾涂深灰色;前机身、腹鳍的外表面、垂尾涂中灰色;机身和机翼以及尾翼的下侧、吊舱、翼下外挂物、副油箱都涂浅灰色。这种方案不仅减少了F-16被发现的概率,也“搅乱”了飞机的外形,从视觉上改变了飞机的长度,造成识别困难。
近年来,为提高飞机在不同活动区域内的隐蔽能力和适应性,有效地保障战斗任务的完成和自身安全,迷彩从单色逐步发展到多色,并根据地域和空域特点而改变迷彩颜色。如在海湾战争中,英、法等国空军都将飞机涂成土黄色。在海上作战的舰载机一般以浅灰色或浅蓝色和白色为主。
区别机种任务 空军装备有各种类型的飞机。F-22、F-16、“幻影”2000和米格-29等飞机都属于空中优势战斗机,要求具有近距格斗能力,因此多采用上下表面两种浅灰色的变形迷彩。F-15和苏-27飞机属于高空高速截击机,在高空飞行时,虽然大气亮度显得很暗,但光在机身上的散射却很强。为了减小与背景的对比度,它们通常采用暗灰色的单色迷彩。强击机担负低空攻击任务,多使用与地面色彩相近的颜色,如深绿、土黄和棕色的多色迷彩。高空高速侦察机多采用可减弱雷达波的黑色涂料,如SR-71飞机和U-2飞机。执行投放核弹任务的飞机多为防辐射的白色或银色。此外,为执行特种任务,还可以临时喷涂相适应的迷彩。
那是因为飞机在天上飞,就像变色龙一样,到一个环境就变一个环境,天是蓝的,但实际天是灰的,所以就是这个颜色啊
海军航空兵用的蓝色涂装
陆军航空兵用的迷彩涂装(强5)
空军用的深蓝色
各型飞机作用不同,涂装也不尽相同
歼11是远程战机,适合舰载.主要在沿海和远海执行任务.
其它几种我不太了解
为了让当陆军和海军的人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