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桶里养泥鳅

2025-02-02 23:57:3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驯养条件:中华沙鳅驯养池面积不宜过大,一般在20~200平方米,但要保持一定深度,一般在1.0~2.0米。

放养前先将池塘中的水全部排放干净,清除池底的污泥和杂物,放养前7~10天用生石灰120千克/亩进行消毒,除了对池底进行彻底消毒外,还必须对池壁彻底消毒。

具体消毒方法是将生石灰化水满池泼洒,消毒后在太阳下曝晒3~5天,消毒完毕后才可注水,同时应检查驯养池的进水闸和排水闸,修补好损坏的闸板和拦鱼栅。

驯养期间注意水质的变化,溶氧保持在5.0毫克/升以上,pH在7.0~8.5,氨氮在0.03毫克/升左右,亚硝酸盐为0.01毫克/升以下。

通常用水库、溪河、湖泊等地表水为好,如用自来水、深井水,则须彻底曝气后方可使用。

2、收集与运输:中华沙鳅野生鱼收集后应立即运输。

考虑到江河野生鱼和池塘养殖鱼承受能力的差别,且中华沙鳅体表粘液较丰富,受到刺激后易在水中形成絮状物,使鳃堵塞而死亡,所以在收集运输过程中要避免反复操作。

中华沙鳅有两根眼下刺,且较尖锐,容易刺破塑料袋,故在运输时最好使用塑料桶,若运输时间在1小时内,运输途中可不换水;运输时间超过1小时,必须配备充氧装置或者中途换水。

运输途中必须随时注意充氧情况,避免氧气管和氧气头脱落导致充氧不足,同时注意观察其在运输过程中是否存在缺氧情况并及时处理。

回答2:

如果是短期怎样的话,只要保持安静和黑暗就可以了。如果是想长期养殖的话,这样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