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一篇文史小故事,江湖救急啊啊啊啊啊啊

2024-12-29 00:26:3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寒食,是中国传统节日,在农历清明前一天或两天。节日期间,只能吃凉东西,因此人们又称寒食节为冷节、禁烟节。
寒食节为什么要禁火?相传,这与一个叫介之推的隐士有关。
介之推又叫介子推,是春秋时代晋国人。在晋公子重耳流亡饥渴难耐之时,曾“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晋文公归国即位后,介子推不居功邀赏,背负老母隐逸绵山,结庐深谷,草木为食。文公亲往绵山访求子推,却找不到他的踪迹,就派军士在山前山后举火焚林,想逼子推出来。火烈风猛,延烧数里,三日方息。子推矢志不移,坚不出山,最后母子相抱,死于枯柳之下。晋文公大为悲痛,抚树长嗟,为表达怀念之情,命人伐下此树制成木屐,以后晋文公每每想起介子推,禁不住低头对着脚下的木屐说:“悲乎足下。”“足下”一词即源于此,是对对方的敬称。为表彰介子推的高风亮节,晋文公为之立祠,并改绵山为介山,还规定在介子推死日全国禁火三日只吃冷食。以后相沿成例,于是就有了寒食节禁火的习俗。
2,
在我国音乐史上,《高山流水》是一支著名的古曲;在音乐鉴赏理论中,“知音”是一个重要概念。而这支名曲、这个概念,都与俞伯牙和钟子期密切相关。
俞伯牙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音乐家,楚国人,在晋国为高官,称“上大夫”。一个中秋佳节的夜晚,偶遇一位年轻的樵夫偷听他的演奏,便有意考考他。
俞伯牙抬头望见了高山,就在琴声里表现出山的雄伟高峻,樵夫听了,马上说:“巍巍乎意在高山!”俞伯牙又面对江水,在琴声里表现了江水的汹涌奔流,樵夫听了,说道:“荡荡乎志在流水!”俞伯牙大喜过望,说:“你可真是我难得的知音啊!”这才想起问樵夫的姓名,知道他姓钟,名子期。二人忘却了彼此社会地位的悬殊,结为兄弟,约好明年再会。
可第二年俞伯牙如期去拜访钟子期时,钟子期已经离开了人世。俞伯牙痛不欲生,跪在钟子期的坟前,弹了最后一支曲,然后便把瑶琴摔了个粉碎,表示从今以后再不弹琴。因为痛失真正的知音,弹琴还有什么意义呢?

秦始皇的神仙梦
秦始皇(前259~前210),姓嬴名政,战国末秦庄襄王之子。从小和母亲在赵国做人质,十三岁时被接回秦国,继承了王位。二十二岁时独立执政,清除异己党羽,免去吕不韦相职。他在李斯和尉缭的协助下,用了十年时间,富国强兵,吞并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帝国的君主。秦始皇采取群臣意见,帝号为秦始皇,想使他的后代永为人主,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传之无穷。而且他更想使自己得神仙之道,长生不老,永居帝位。于是,他便四处巡游,一方面显示其威风,一方面寻找神仙之术。
秦始皇行至琅邪时,琅邪人徐福上书:东海有三座仙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山上云雾缭绕处,有黄金和白银造的亭台楼阁,仙人就住在殿阁里。他还说,山上到处都生长着灵芝仙草,人吃了就可成仙而长生不老……
秦始皇派徐福出海,带了三千多未成年的男女,还带着五谷的种子等。据说他到了海中一个平原广泽的地方,就在那里定居了。后来,有人认为徐福所到之处是日本的熊野浦,说那里现在还有徐福墓及徐福的后代。

文人与酒的不解之缘
中国人饮酒的历史很长,传说夏禹时帝女仪狄首先发明了造酒,但人们更熟知的是夏代杜康造酒的传说,杜康也就成了酒的代名词。夏桀为“酒池糟堤”,殷纣为“酒池肉林”,成为以酒亡国之君,但中国人的饮酒并未中断,酒成为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中的一翼。
不过,饮酒成为文人的雅好和名士的风度,则始于魏晋的“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刘伶、向秀、阮咸、王戎,相与友善,崇尚老庄,行为放达,常游于竹林,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竹林七贤”个个好酒,尤以阮籍和刘伶为最。“竹林七贤”嗜酒的心态是复杂的,但放荡不羁却是共同的特征。其与老庄精神的沟通,追求精神自由与个体人格的解放,是其放达的哲学根源。
酒实际上成了文人名士精神与思想上的一种载体。饮酒却不在“酒”,而在酒中之“境”。陶渊明的“酒中有深味”,正道破了这一玄机。

江郎才尽
江淹历经宋、齐、梁三朝,早年孤贫,历经曲折,但入齐以后仕途渐趋通达。他的写作恰好相反,40岁以后渐渐衰退,故有“江郎才尽”之说。
江淹十三岁时,做县令的父亲就去世了,早年家境十分窘困,靠打柴为生。他的入世取仕完全仰仗勤奋自学及卓异文才。他做过南徐州从事和东海郡丞。在辗转为诸王幕僚的过程中,历经曲折,甚至被怀疑受贿而下狱。仕途的坎坷给江淹带来许多复杂而痛苦的人生体验,使其创作形成峻急而激愤的文风。
宋末萧道成辅政时,江淹被召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萧道成称帝后,他做了中书侍郎,入齐后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政治上的老练伴随的是江淹创作中的衰退迹象。传说他晚年从宣称太守任上罢归时,途中曾在禅灵寺过夜,梦见西晋著名诗人张协向他索还寄存的一匹锦,可他从怀里掏出的仅是几尺割截殆尽的余物,张协气得不想要了,就送给了身后的丘迟,从此江淹再也写不出好文章。另一种说法是郭璞向他索还五色笔,他悉数归还后就再也没有写出过优美的诗句。两则故事意在从诗文两方面说明江淹后期创作的严重衰退。

唐诗之盛
618年,李渊称帝,建立了唐帝国。唐帝国文治武功之盛使人们把它与汉帝国并称,汉唐已成为强盛帝国的代名词。唐帝国不但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宾服四夷这样的治绩,在诗歌史上,它也呈现了高度的繁荣。
说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并无不当。在近三百年的唐朝,不但杰出诗人不断涌现,而且众多诗歌流派并处,各种诗体都得到了充分发展,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最成熟、最辉煌的的顶峰。清朝康熙时,编成了《全唐诗》,收录作者二千三百多人,诗歌近五万首,而这还只不过是唐诗的一部分!

宋代的四大书院
书院这个名称最早始于唐代官方,指的是朝廷收藏、校勘书籍的地方。作为教育机构的书院,实际起源于私学。
宋初著名的书院差不多都是由唐末五代的私人读书讲学之地发展而成。宋初统一海内,民生安定,读书士子纷纷要求就学读书,国家也正需要大批治国人才,但当时朝廷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兴学设教,大力发展教育。书院的兴起,一方面满足了读书人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为统治者解决了一个社会问题。因此,一批由私人创建的书院便兴盛起来,并且得到官方的支持和赞助。宋代著名的书院有哪些,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白鹿洞、岳麓、应天府、嵩阳;有的认为是白鹿洞、石鼓、应天府、岳麓。差别在于石鼓和嵩阳书院,事实上它们都是宋初的著名书院。

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贾宝玉偷看了《西厢记》后,对林黛玉说:“真是好文章,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哩!”林黛玉于是“接来书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不顿饭时,已看了好几出了。只觉词句警人,余香满口。一面看,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贾宝玉、林黛玉从《西厢记》中找到了知音:“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王实甫《西厢记》讲述的崔、张恋爱故事是美丽而动人的。崔相国生前,把女儿莺莺许配给了郑尚书的儿子、崔夫人的侄儿郑恒。崔相国病逝后,崔夫人和女儿莺莺扶灵柩归葬,途径普救寺。恰巧书生张珙上京应试路过普救寺,在佛殿上偶见莺莺,二人一见倾心。叛将孙飞虎为夺取崔莺莺,发兵围住普救寺,危机之中崔夫人宣称:谁有退兵良策就把女儿嫁给谁。张生挺身而出,请来老朋友,时为征西大元帅的杜确,解了重围。眼见贼兵退去,崔夫人立马赖婚,翻脸不认账。崔、张痛苦万分,莺莺的丫环红娘同情二人的不幸,主动为他们穿针引线。老夫人发觉,勃然大怒,拷问红娘。红娘从容镇定,针锋相对地和老夫人辩理,抓住老夫人的弱点逼得她只能答应了这门婚事。但老夫人又逼迫张生必须上京应试,“得官呵,来见我。驳落呵,休来见我。”张生忍痛分离,上京应试,莺莺十里长亭送别。张生高中状元,崔、张终得团圆完婚。

《水浒传》:女性的陷阱
《水浒传》是一部描写梁山好汉反抗社会的小说,它所写到的女性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梁山上的女英雄,主要是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这三位。第二类是被男人蹂躏糟蹋的弱女子。如被郑屠霸占又抛弃的金翠莲,被高衙内父子逼死的林冲的妻子,被强盗抢掠奸污的荆门镇刘太公的女儿等。第三类是被作者称为“淫妇”的市井女性,如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白秀英、贾氏、李巧奴等。在具体的描写中作者对这三类女性的态度也不尽一致,但从中透露出的男权专制意识是共同的。

回答2:

传说江淹晚年从宣称太守任上罢归时,途中曾在禅灵寺过夜,梦见西晋著名诗人张协向他索还寄存的一匹锦,可他仅有几尺割截殆尽的余物,张协气得不想要,就送给丘迟,从此江淹再也写不出好文章。故有“江郎才尽”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