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同意yangz010的看法,这不是社会人的态度,其实在交流的过程中‘生气’不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评价的标准应该是:为达到交流的目的选择对方所能接受的交流方式,这些东西的掌握是要靠多年与人打交道所积累的阅历,才能驾轻就熟,随意发挥的,但是有以下两点是交流中的核心部分:
1、尊重:尊重对方的利益、尊重对方时间的管理、尊重对方的感受;
2、肯定:提出不同意见时首先肯定对方正确的部分,多赞扬和肯定对方的长处,减少壁垒,获得对方对你交流内容的接纳。
要记得,越是朋友越要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很多时候,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正确,道理永远是圆的,不要试图想用自己的道理去说服别人,很多事情当事者的判断和道理才贴近价值。
俗话说的好,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但是,如果对方是一只狼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发威。而且,别人只会喜欢有主见开朗的人,而不会喜欢为了别人而受委屈的人嘛
我觉得你所说的不伤害别人和不让别人生气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方式,如果要作为一个人的原则我认为不太适合。人可以圆滑,但是一定要有正确的观点做支持,有一定的观点和想法那才是你自己。
首先是自己任何时候不要生气,做到心平气和。和别人交流,迎合别人只是每个人都喜欢面对的,但不是最好的,要有个人观点,当然交流的技巧当中就有先是肯定别人,这让人听起来舒服,但可以委婉表达自己的意见,交流的重点是在后面而非前面,前面是礼数,后面是真心。
与人交往宽容体谅必不可少,但如果一味压抑自己的情绪,总有一天它还会爆发,也许会造成更大的伤害。不愿伤害别人的人,通常也害怕被伤害,但生活中无法绝对避免伤害,所以何必要用原则限制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