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分解法有哪些优缺点
1)EMP途径:以1分子葡萄糖为底物反应产生2分子丙酮酸,2分子NADH+氢离子和2分子ATP。EMP途径是绝多数生物所共有的一条主流代谢途径。
(2)HMP途径:是从葡糖-6-磷酸开始的,其特点是葡萄糖不经EMP途径和TCA循环而得到彻底氧化,并能产生大量还原型烟酸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以及重要中间代谢产物。在多数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种都存在HMP途径,而且通常还与EMP途径同时存在。只有HMP途径而无EMP途径的微生物很少,例如弱氧化醋杆菌,氧化葡糖杆菌,氧化醋单胞菌。
(3)ED途径:以1分子葡萄糖为底物生成2分子丙酮酸,1分子ATP,1分子NADPH和NADH。其特点是只经过4步反应即可快速获得由EMP途径须经10步反应才能形成的丙酮酸。ED途径在革兰氏阴性菌中分布较广,特别是假单胞菌和固氮菌的某些菌中较多存在,是缺乏完整EMP途径的微生物中的一种替代途径。ED途径可不依赖于EMP途径和HMP途径而单独存在。
(4)TCA途径:以1分子丙酮酸为底物,经过一系列循环反应而彻底氧化,脱羧形成3分子CO2,4分子NADH2,1分子FADH2和1分子GTP,总共相当于15分子ATP,产能效率极高。这是一个广泛存在于各生物体中的重要生物化学反应,在各种好氧微生物中普遍存在。
这是我找到,如果有问题,请追问我帮你翻书
常用测定微生物生长的方法有:
1)、称干重法.可用离心法或过滤法测定.优点:可适用于一切微生物,缺点:无法区别死菌和活菌.
2)、比浊法.原理:由于微生物在液体培养时,原生质的增加导致混浊度的增加,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优点:比较准确.
3)、测含氮量,大多数微生物的含氮量占干重的比例较一致,根据含氮量再乘以6.25即可测得其粗蛋白的含量.
4)、血球计数板法.优点:简便、快速、直观.缺点:结果包括死菌和活菌.
5)、液体稀释法.对未知菌样作连续的10倍系列稀释,经培养后旦龚测夹爻蝗诧伟超连,记录每个稀释度出现生长的试管数,然后查mpn表,再根据样品的稀释倍数就可计算其中的活菌含量.优点:可计算活菌数,较准确.缺点:比较繁琐.
6)、平板菌落计数法.取一定体积的稀释菌液涂布在合适的固体培养基,经培养后计算原菌液的含菌数.优点,可以获得活菌的信息.缺点:操作繁琐,需要培养一定时间才能获得,测定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