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龙灯锣鼓起源于明嘉靖末(1566),主要分布于象山县境东北部的贤庠镇、涂茨镇、黄避岙乡和南部的石浦镇、东陈乡、鹤浦镇、晓塘乡、定塘镇一带。龙灯锣鼓,技艺上互通交融,别具一格。2010年,龙灯锣鼓被列入宁波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龙灯锣鼓以打击乐器为主,各种乐器配备的多少,视龙舞需要而定。龙灯锣鼓是龙舞的支架,支架一倒,舞就乱套,所以演奏者的技巧十分重要。锣鼓音乐协调,则龙舞如虎添翼事半功倍,反之则出力不讨好。这与其他很多地方的龙灯锣鼓,以“三五七”锣鼓点任意组合为基础,贯穿始终,不论舞龙动作如何变化,锣鼓点不间断,只是按照舞动情况让速度发生变化,有明显不同。龙灯锣鼓还同时以号头角(也称号头尖)的声音为主旋律,烘托舞龙气氛。
3、龙灯锣鼓演奏时齐奏多,分奏和领奏少,多是站着演奏和边走边奏交替进行。演奏时,锣鼓比较灵活,可根据龙舞动作的快慢、时间长短,选择或多或少的锣鼓谱。并且,演奏时,不使用一个固定的锣鼓谱从头至尾的演用,有的还可以反复演奏。龙灯锣鼓节奏明快、奔放,声音短促、有力,每个音像刀切一样,因此龙也随之滚得快,像闪电,活灵活现,使龙灯滚得“乐力”(很有活力)。
4、龙灯锣鼓的乐器有:包鼓、笃鼓、大鼓、小鼓(低音、中音或高音鼓)各一只;大锣、小锣、中音锣各一面;大钹、闹钹各一副;号头角两支(也有一支)。器具有:鼓亭一副、背锣弓一个。
5、龙灯锣鼓以长号作为龙灯出场的第一步,并以乐声“号嘟——号嘟——”表示黄龙出宫,气贯长虹。开场前或舞龙队在村中行走时,长号则吹“龙灯来了——龙灯来了——”的调子,吸引村民前来观看。
6、龙灯锣鼓的锣鼓谱有“二五七”、“三五七”、“三五八”、“三六九”、“地地包”、“铁盔”、“快板”、“正板”、“行板”、“慢板”、“冷板”、“宽心锣”、“笃笃对”、“万花锣鼓”、“梅花锣鼓”、“粗十番”、“三番”等。三番锣鼓又改用大锣为中音锣,大钹改为闹钹,取消号头角(一种传统号角),而由“紧急风(急急风)”、“冲头”、“马腿”、“宽心锣”、“滚头子”、“长治”等锣鼓经组成。号角的音作为主旋律,大锣和大钹作为龙灯的主要打击乐。大锣为右手击锣,左手刹音,交替进行,发音短促而低沉有力。
7、以“三五七”为例:
(1)节奏形式:“三”就是四分之二节拍里,错杂不等地击锣三下;“五”是四分之三节拍里,在大小不等的锣上打击五下;“七”是四分之四节拍里,变化有序地击锣七下。
(2)简谱:“三”的简谱是“丈冬 丈0,丈丁 丈0,丁当 丈0,冬冬丈0,丁壮 丈0,壮对 丈0,对冬丈0……”第一拍可任意打在任何一面锣上,但第二拍必须落在大锣“丈”上。
(3)“五”的简谱是“丈冬 丁对 丈0,丁冬 丁对 丈0,壮冬 丈对 丈0,冬丁壮对 丈0,壮对 丁壮 丈0……”第一、第二拍可以随意变化,第三拍一定要落在“丈”上。
(4)“七”的简谱是“丈冬 丁当 丁冬 丈0,壮冬 丈丁 壮对 丈0,对对 壮丁 壮冬 丈0,丁壮 对冬 冬丈 丈0,对当 冬丁 丁冬 丈0,对丁 丈壮 冬对 丈0……”第一、第二、第三拍可随意击打,第四拍一定要落在“丈”上。
(5)“三五七”的任意组合,简谱是“丈冬 丈0,丁当 丈0,丈冬 丁当 丈0,壮冬丁冬 丈0,丁当 壮冬 丁壮 丈0”。
龙灯锣鼓由于原先热爱这一艺术形式的老艺人相继去世,而年轻人又外出多、在家少,如今传承人很少,再加上现有龙舞表演次数少,练习少,演奏技艺也一代比一代差,尤其是号角技艺。且因为曲牌漏记,少数村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自编锣鼓经替代,因此龙灯锣鼓濒临失传的危险,应尽力传扬。
每个村子的鼓点不一样 向别人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