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西方社会的战后复兴和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管理教育和管理研究也都有了蓬勃的发展。这一时期,从事管理研究和教育的队伍的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专职的管理学教授和研究人员占据了主流。管理理论学派林立、百家争鸣,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
一、经验学派
经验学派又称案例学派,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和欧内斯特·戴尔。这一学派的中心是强调管理的艺术性。他们认为,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都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有关企业管理的科学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加以概括和理论化,不必企图去确定一些原则,只要通过案例研究分析一些成功经理人员的成功经验和他们解决特殊问题的方法,便可以在相仿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管理。
经验学派的主要观点是:
(1) 关于管理的性质,他们认为管理是管理人员的技巧,是一个特殊的、独立的活动和知识领域。
(2) 关于管理的任务,他们认为作为管理人员的经理,有两项别人无法替代的特殊任务:一是必须造成一个“生产的统一体”,二是在作出每一个决策和采取每一行动时,要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协调起来。
(3) 提倡实行目标管理。
[思考题] 经验管理有什么利弊?经验管理方式与观点适用于什么情况?
二、群体行为学派
这个学派同人际关系行为学派密切相关,以致常常被混同。但它关心的主要是一定群体中的人的行为,而不是一般的人际关系和个人行为;它以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社会心理学为基础而不是以个人心理学为基础。
这个学派着重研究各种群体的行为方式。从小群体的文化和行为方式到大群体的行为特点,均在研究之列。有人把这个学派的研究内容称为“组织行为”研究,其中“组织”一词被用来表示公司、企业、政府机关、医院以及任何一种事业中一组群体关系的体系和类型。
这个学派的最早代表人物和研究活动就是梅奥和霍桑试验。德国学者卡特·卢因(1890--1947)于1944年首先提出“团体动力学”的概念来描述团体中人与人相互接触、影响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对以后的团体行为的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后来美国管理学家克里斯·阿吉里斯(1923-)在1957年发表的《个性与组织:互相协调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提出所谓“不成熟一成熟交替循环的模式”指出“如果一个组织不为人们提供使他们成熟起来的机会,或不提供把他们作为已经成熟的个人来对待的机会。那么人们就会变得忧虑、沮丧,甚至还会按违背组织目标的方式行事”。他认为,如何解决个体成长和组织原则之间的矛盾是管理者长期面对的挑战,领导者的任务之一就是努力减少这种不协调,从而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率。
三、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又称为数量学派,是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管理科学学派正式作为一个管理学派,是在二战以后形成的。这一学派的特点是利用有关的数学工具,为企业寻找一个有效的数量解,着重于定量研究。
管理科学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型与程序的系统,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出最优的解答,以达到企业的目的。该学派还主张依*计算机管理,提高管理的经济效益。
[思考题] 是否所有的管理工作都可以量化?如果不是,试举例说明。
四、社会协作系统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是以组织理论为研究重点,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组织。这一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的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他的代表作是1937年出版的《经理的职能》一书。
巴纳德把组织看作是一个社会协作系统,即一种人的相互关系系统。这个系统的存在取决于三个条件:①协作效果,即组织的目标是否顺利达成;②协作效率,即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协作成员损失最小而心理满足最高;③组织目标和环境相适应。
巴纳德还指出,在一个正式组织中要建立这种协作关系,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共同的目标;②组织中每一成员都有协作的意愿;③组织内部有一个能够彼此沟通的信息系统。
此外,巴纳德对管理者提出了如下责任要求:①规定目标;②善于使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作出贡献;③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系统。
[思考题] 你认为管理者应该担当什么责任?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五、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管理学派是在社会系统管理学派的基础上,吸收行为科学管理学派的观点,运用计算机技术和运筹学的方法发展起来的。决策理论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管理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他于1960年发表的《管理决策的新科学》是决策理论管理学派的“圣经”。
在《管理决策的新科学》一书中,西蒙从逻辑实证主义出发,对传统的管理理论中的命令统一原则、特殊化原则、管理幅度原则和集团化原则等展开了严厉的批判,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与众不同的观点。
1)管理就是决策
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组织是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构成的系统,组织活动的本质是决策,对组织活动的管理包含着各种类型的决策。
2)决策的过程
管理的实质是决策,它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工作构成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4个阶段: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审查活动。
3)决策的准则
用“令人满意的原则”代替了传统决策的“最优化原则”。他认为,不论是个人还是组织的决策实践,寻找可供选择的方案都是有条件的,不是漫无限制的,所以“最优化”的实现在很多情况下是不现实、不经济的,而“满意原则”则显得更为合理、现实。
[思考题] 满意原则是否适用于所有情况?使用满意原则作出决策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六、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是在二战后兴起的一个较新的管理学派,是社会系统学派的进一步发展。这一学派是由英国的特里斯特等人通过对英国的达勃姆媒矿现场作业组织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他们经过研究认为,许多矛盾的产生是由于只把组织看成一个社会系统,而没有看到它同时又是一个技术系统,而技术系统对社会系统有很大的影响;只有使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两者协调起来,才能解决这些矛盾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管理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确保这两个系统相互协调。
七、系统学派
管理系统学派是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范畴及一般原理,分析组织管理活动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卡特斯、罗森茨韦克等。
系统管理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是:
①组织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所组成的人造系统;
②组织是一个为环境所影响,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系统。组织不仅本身是一个系统,同时又是社会系统的分系统,它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中取得动态平衡。
系统管理和系统分析在管理中被应用,提高了管理人员对影响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各种相关因素的洞察力。该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最为盛行,但由于它在解决管理的具体问题时略显得不足而稍有减弱,但仍然不失为一种重要的管理理论。
八、权变理论管理学派
权变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经验主义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权变理论认为管理中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最佳管理理论”,有效的管理是根据组织的内外因素灵活地应用各种管理方法解决管理问题的过程。
权变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权变管理思想结构
管理同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但不一定是因果关系。这种函数关系可以解释为“如果——就要”的关系,即“如果”某种环境或情况存在或发生,“就要”采用某种管理思想。
2、 权变理论的组织结构观点
把组织看成一个既受外界环境影响,又对外界环境施加影响的“开放系统”。组织内部结构的设计,必须与组织任务的要求、外在环境要求以及组织成员的需要等互相一致,组织才能有效。
3、 权变的人事观点
在人事方面的权变观点也以权变管理思想为基础,认为在不同的情况下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不能千篇一律。
4、 权变理论的领导方式观点
权变理论学派认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最好的”或“不好的”领导方式,一切以组织的任务、个人或小组的行为特点以及领导者和职工的关系而定。
权变理论的出现,对于管理理论有着新的发展和补充,主要表现在它比其他一些管理学派与管理实践的联系更具体,与客观实际更接近一些。但是,权变理论仅仅限于考察各种具体的条件和情况,而没有用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来进行概括,只强调特殊性,否认普遍性,只强调个性,否认共性。
[思考题] 权变理论在方法论上的缺陷会带来什么后果?与经验主义有什么异同?
九、经理角色学派
经理角色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出现的一个管理学派。它以经理所担任的角色的分析为中心,来考虑经理的职务和工作,以提高管理效率。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明茨伯格。
这一学派认为经理一般都担任十种角色,源于经理的正式权利和地位。十种角色可以归为三类:
1、 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包括挂名首脑的角色、领导的角色、联络者的角色;
2、 组织信息中枢的角色,包括信息接受者的角色、信息传播者的角色、发言者的角色;
3、 决策方面的角色,包括企业家角色、故障排除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谈判者角色。
经理角色理论受到了管理学派和经理们的重视,但是经理的工作并不等于全部管理工作,管理中的某些重要问题,经理角色理论也没有详细论述。
十、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又叫管理职能学派、经营管理学派。这一学派是继古典管理学派和行为科学学派之后最有影响的一个学派,创始人是古典管理学家法约尔,而以提出“管理理论的丛林”而闻名于世的孔茨本人,则是这一学派的集大成者。
管理过程学派的研究对象是管理过程和职能。他们认为,各个组织以及组织中个层次的管理环境都是不同的,但是管理却是一种普遍而实际的过程,同组织的类型或层次无关。
该学派的理论依据是:
1、 管理是一个过程。可以通过分析管理人员的职能,从理论上很好地进行分析。
2、 根据在企业中长期从事管理的经验,可以总结出一些管理基本原理,这些基本原理对认识和改进管理工作都能起到一定的说明和启示作用。
3、 可以围绕这些基本原理展开有益的研究,以确定其实际效用,增加在实践中的作用和适用范围。
4、 这些基本管理只要还没有被实践证明不正确或被修正,就可以为形成一种有用的管理理论提供若干要素。
5、 管理是一种可以依*原理的启发而加以改进的技能,就像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原理一样。
6、 管理人员的环境和任务受到文化、物理、生理等方面的影响,但也吸收同管理有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
其中最大的转变是传统管理学将人力资源看作是企业负资产的一种,将工资作为是一种损耗.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将人作为一种有经济效益的资产,将人作为资料的一种(即是以人为本).
另外产生了从事人类行为研究的行为管理学\从事人类心理活动研究的管理心理学\总结传统人事的人力资源管理学\研究生产及商贸的项目管理等新的学派.
楼上的 一代宗师 已经 回答 的 非常完备了;不过 要补充一点,如果你要写论文,建议你参照 近代管理学名著概要 ;里面详细介绍了管理学的 影响性 论著;可以更加系统的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