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已经凝固(25天左右)混凝土表面强度

2025-02-03 02:52:0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水泥制品已经凝固(25天左右),说明“已经基本达到了终凝期(28天)”,以后再也没有明显的“强度增加发生了”。无论是表层还是内层,已经没有希望用“后补措施大幅改进强度了”。国内行业中,确有不少使混凝土表面强度增强的方法,但业内不提倡这种做法推广。常用的方法有:1、喷涂水玻璃。2、喷涂卤水二次促凝。3、喷涂环氧树脂。4、喷涂有机硅树脂制剂。5、喷涂市售各种型号的混凝土增强剂等等。虽然能够提高混凝土表面强度,但内部强度无法改变,在工程监督检验中,逃不过“仪器的眼睛”。但是,在特殊情况下,确有明显的积极效果,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最根本的方法,还是“预防为主”最佳。在8小时(根据技术要求)后的“初凝时间”,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初凝达不到要求的,终凝后也不可能达到要求,必须及时推倒重来,防止“豆腐渣工程”发生,防止给自己的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回答2:

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此外,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强。因此我们一般对混凝土的粗骨料控制在3.2cm左右,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所以混凝土公式内没有反映砂种柔效,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砂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的要求。由于施工现场砂石质量变化相对较大,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保证砂石的质量要求,并根据现场砂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不能把实验配比与施工配比混为一谈。混凝土强度只有在温度、湿度条件下才能保证正常发展,应按施工规范的规定予在养护、气温高低对混凝土强度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冬季要保温防冻害,夏季要防暴晒脱水。现冬季施工一般采取综合蓄热法及蒸养法。如果是设计造成的缺陷,一般有设计承载力或设计工作条件与实际不符造成裂缝、变形、侵蚀等破坏;如果是使用造成的缺陷,一般有超载、侵蚀、火灾、冻融、风化破坏等。

混凝土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其微观裂缝是本身物理力学性质决定的,但它的有害程度是可以控制的,有害程度的标准是根据使用条件决定的。目前世界各国的规定不完全一致,但大致相同。如从结构耐久性要求、承载力要求及正常使用要求,最严格的允许裂缝宽度为0.1mm。近年来,许多国家已根据大量试验与泵送混凝土的经验将其放宽到0.2mm。当结构所处的环境正常,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无侵蚀介质,钢筋混凝土裂缝宽度可放宽至0.4mm;在湿气及土中为0.3mm;在海水及干湿交替中为0.15mm。沿钢筋的顺筋裂缝有害程度高,必须处理。

近年来预应力混凝土应用范围逐渐推广到更多的结构领域,如大跨超长、超厚及超静定框架结构,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提高至C50。在采用泵送条件下,其收缩与水化热大大增加,约束应力裂缝很难避免,张拉前开裂,张拉后又不闭合,裂缝控制的难度更加困难。预应力结构裂缝允许宽度是严格的,预应力筋腐蚀属“应力腐蚀”并有可能脆性断裂,预兆性较小,裂缝扩展速度快。裂缝深度h与结构厚度H的关系如下:h≤0.1H表面裂缝;0.1H<h<0.5H浅层裂缝;0.5H≤h<1.0H纵深裂缝;h=H贯穿裂缝。

应当尽量避免贯穿性及纵深裂缝,如出现该种裂缝应采取化学灌浆处理来保证强度,即贯缝抗拉强度必须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

早期裂缝一般出现在一个月之内,中期裂缝约在6个月之内,其后1~2年或更长时间属于后期裂缝。

在修补裂缝前应全面考虑与之相关的各种影响因素,仔细研究产生裂缝的原因,裂缝是否已经稳定,若仍处于发展过程,要估计该裂缝发展的最终状态。在日本混凝土协会“混凝土裂缝的调查和修补指南”中,对调查的原则、普查、详查方法均作了详细规定,主要有:
裂缝的现状调查(裂缝类型和宽度);有无病害(漏水、钢筋锈蚀);产生裂缝的经过(发生时间和过程);设计书的检查;施工记录的检查;根据混凝土钻芯检查构件的强度、厚度;荷载调查;中性化试验;钢筋调查(钢筋位置、细筋数量及有无锈蚀);地基调查;混凝土分析;荷载试验;振动试验。

裂缝的处理

1. 表面处理法:包括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法

表面涂抹适用范围是浆材难以灌入的细而浅的裂缝,深度未达到钢筋表面的发丝裂缝,不漏水的缝,不伸缩的裂缝以及不再活动的裂缝。表面贴补(土工膜或其它防水片)法适用于大面积漏水(蜂窝麻面等或不易确定具体漏水位置、变形缝)的防渗堵漏

填充法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一般用来修补较宽的裂缝()0.3mm),作业简单,费用低。宽度小于0.3mm,深度较浅的裂缝、或是裂缝中有充填物,用灌浆法很难达到效果的裂缝、以及小规模裂缝的简易处理可采取开V型槽,然后作填充处理。2.

灌浆法

此法应用范围广,从细微裂缝到大裂缝均可适用,处理效果好。

2. 结构补强法

因超荷载产生的裂缝、裂缝长时间不处理导致的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火灾造成的裂缝等影响结构强度可采取结构补强法。包括断面补强法、锚固补强法、预应力法等混凝土裂缝处理效果的检查包括修补材料试验;钻心取样试验;压水试验;压气试验等。

回答3:

清水混凝土是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发展的课题之一,它是一项涉及到施工质量,混凝土配合比涉及、成品保护、混凝土表面修补和模板设计等方面的综合施工技术。清水混凝土是指模板拆除后不再作任何抹灰。混凝土表面平整、颜色均匀一致,无蜂窝麻面、露筋、夹渣、粉化、锈斑和明显气泡,追求混凝土的表面质感和“本色”。显然,混凝土表面质量是清水混凝土成功与否的最直接反映,面模板及脱膜剂的质量是影响混凝土表面质量的关键。

本产品可用作木模、竹模、钢模等各种模具的长效脱模剂,解决了长期困扰建筑行业模板存放易生锈,混凝土表面易污染、脱模和清模困难等难题,所成型的混凝土具有清水混凝土的表面质感。

作用和特点:

该产品涂膜坚硬,光亮丰满,耐水耐磨、防锈防腐,特别适用对混凝土外观质量要求严格的工程,综合效益好。其特点为:

1、模板、延长模板的使用寿命。该产品具有优质的防腐、防锈功能,可确保模板置于室外或阴雨天而不生锈。

2、有利于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尽显混凝土“本色”,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成型的混凝土呈仿大理石状,平整光滑,颜色一致,手感细腻,有光泽,无污染,使混凝土外观质量上档次,是创优质工程的首选材料。

3、漆膜表面光洁度好,自然形成瓷釉,易于脱膜和清理,提高功效。

4、可作为长效脱膜剂使用。该产品附着力好(同钢材的粘接强度达9MPa),耐磨、耐碱、故可多次反复使用。漆膜的热分解温度越为350℃,并具有良好的耐碱性(饱和氢氧化钙80℃浸泡48小时,理化性能不下降),所以也适用于蒸养环境。

5、施工简单、涂刷一道即可。

主要性能:

1、干燥时间(小时)25℃:表干<8,实干<24

2、耐磨性(500转加荷500g)<3mg

3、耐热饱和Ca(OH)280℃≥120h不起泡,不脱落。

4、耐盐水性(3%Nacl)≥1个月,不生锈。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此外,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强。因此我们一般对混凝土的粗骨料控制在3.2cm左右,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所以混凝土公式内没有反映砂种柔效,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砂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的要求。由于施工现场砂石质量变化相对较大,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保证砂石的质量要求,并根据现场砂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不能把实验配比与施工配比混为一谈。混凝土强度只有在温度、湿度条件下才能保证正常发展,应按施工规范的规定予在养护、气温高低对混凝土强度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冬季要保温防冻害,夏季要防暴晒脱水。现冬季施工一般采取综合蓄热法及蒸养法。如果是设计造成的缺陷,一般有设计承载力或设计工作条件与实际不符造成裂缝、变形、侵蚀等破坏;如果是使用造成的缺陷,一般有超载、侵蚀、火灾、冻融、风化破坏等。

混凝土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其微观裂缝是本身物理力学性质决定的,但它的有害程度是可以控制的,有害程度的标准是根据使用条件决定的。目前世界各国的规定不完全一致,但大致相同。如从结构耐久性要求、承载力要求及正常使用要求,最严格的允许裂缝宽度为0.1mm。近年来,许多国家已根据大量试验与泵送混凝土的经验将其放宽到0.2mm。当结构所处的环境正常,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无侵蚀介质,钢筋混凝土裂缝宽度可放宽至0.4mm;在湿气及土中为0.3mm;在海水及干湿交替中为0.15mm。沿钢筋的顺筋裂缝有害程度高,必须处理。

近年来预应力混凝土应用范围逐渐推广到更多的结构领域,如大跨超长、超厚及超静定框架结构,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提高至C50。在采用泵送条件下,其收缩与水化热大大增加,约束应力裂缝很难避免,张拉前开裂,张拉后又不闭合,裂缝控制的难度更加困难。预应力结构裂缝允许宽度是严格的,预应力筋腐蚀属“应力腐蚀”并有可能脆性断裂,预兆性较小,裂缝扩展速度快。裂缝深度h与结构厚度H的关系如下:h≤0.1H表面裂缝;0.1H<h<0.5H浅层裂缝;0.5H≤h<1.0H纵深裂缝;h=H贯穿裂缝。

应当尽量避免贯穿性及纵深裂缝,如出现该种裂缝应采取化学灌浆处理来保证强度,即贯缝抗拉强度必须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

早期裂缝一般出现在一个月之内,中期裂缝约在6个月之内,其后1~2年或更长时间属于后期裂缝。

在修补裂缝前应全面考虑与之相关的各种影响因素,仔细研究产生裂缝的原因,裂缝是否已经稳定,若仍处于发展过程,要估计该裂缝发展的最终状态。在日本混凝土协会“混凝土裂缝的调查和修补指南”中,对调查的原则、普查、详查方法均作了详细规定,主要有:
裂缝的现状调查(裂缝类型和宽度);有无病害(漏水、钢筋锈蚀);产生裂缝的经过(发生时间和过程);设计书的检查;施工记录的检查;根据混凝土钻芯检查构件的强度、厚度;荷载调查;中性化试验;钢筋调查(钢筋位置、细筋数量及有无锈蚀);地基调查;混凝土分析;荷载试验;振动试验。

裂缝的处理

1. 表面处理法:包括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法

表面涂抹适用范围是浆材难以灌入的细而浅的裂缝,深度未达到钢筋表面的发丝裂缝,不漏水的缝,不伸缩的裂缝以及不再活动的裂缝。表面贴补(土工膜或其它防水片)法适用于大面积漏水(蜂窝麻面等或不易确定具体漏水位置、变形缝)的防渗堵漏

填充法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一般用来修补较宽的裂缝()0.3mm),作业简单,费用低。宽度小于0.3mm,深度较浅的裂缝、或是裂缝中有充填物,用灌浆法很难达到效果的裂缝、以及小规模裂缝的简易处理可采取开V型槽,然后作填充处理。2.

灌浆法

此法应用范围广,从细微裂缝到大裂缝均可适用,处理效果好。

2. 结构补强法

因超荷载产生的裂缝、裂缝长时间不处理导致的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火灾造成的裂缝等影响结构强度可采取结构补强法。包括断面补强法、锚固补强法、预应力法等混凝土裂缝处理效果的检查包括修补材料试验;钻心取样试验;压水试验;压气试验等。

回答4:

我方专业处理混凝土强度不够引起的起砂,基层疏松,标号不足等难题。如果需要更多专业知识,请拨打我用户名电话,专心为您解答、水泥地面起砂处理剂又称混凝土地面起砂处理剂、混凝土固化剂、水泥地面增强剂
土地面起砂处理剂处理后的混凝土地面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1、快速硬化、防尘地灰起砂地面,高度耐磨
2、防潮、抗渗、抗污染、易清洁
3、提升原地面抗压强度、抗冲击性能
4、提升与环氧树脂、聚氨酯地坪漆的结合力
5、提升抗化学品腐蚀性
6、明显减缓风化
7、用于新施工混凝土表面,可快速提升表面强度,并锁住水份、充分养护
8、安全环保:水性制剂,无毒、不燃
9、施工方便、快速,成本低廉
10、维护简单:仅需常规清洗即可
二、水泥地面起砂处理剂的适用范围
1、容易起灰、起砂的旧混凝土地面、水泥砂浆地面,需要提升强度、硬度的金刚砂耐磨地面、水磨石地面。
2、新施工的原浆压光混凝土地面、金刚砂耐磨地面、水磨石地面等
如需帮助
请拨打我用户名即可

回答5:

最好的方法是用表面处理剂涂覆混凝土表面

具体的表面处理剂用百度搜索即可,在这不打广告了。

清水混凝土是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发展的课题之一,它是一项涉及到施工质量,混凝土配合比涉及、成品保护、混凝土表面修补和模板设计等方面的综合施工技术。清水混凝土是指模板拆除后不再作任何抹灰。混凝土表面平整、颜色均匀一致,无蜂窝麻面、露筋、夹渣、粉化、锈斑和明显气泡,追求混凝土的表面质感和“本色”。显然,混凝土表面质量是清水混凝土成功与否的最直接反映,面模板及脱膜剂的质量是影响混凝土表面质量的关键。

本产品可用作木模、竹模、钢模等各种模具的长效脱模剂,解决了长期困扰建筑行业模板存放易生锈,混凝土表面易污染、脱模和清模困难等难题,所成型的混凝土具有清水混凝土的表面质感。

作用和特点:

该产品涂膜坚硬,光亮丰满,耐水耐磨、防锈防腐,特别适用对混凝土外观质量要求严格的工程,综合效益好。其特点为:

1、模板、延长模板的使用寿命。该产品具有优质的防腐、防锈功能,可确保模板置于室外或阴雨天而不生锈。

2、有利于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尽显混凝土“本色”,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成型的混凝土呈仿大理石状,平整光滑,颜色一致,手感细腻,有光泽,无污染,使混凝土外观质量上档次,是创优质工程的首选材料。

3、漆膜表面光洁度好,自然形成瓷釉,易于脱膜和清理,提高功效。

4、可作为长效脱膜剂使用。该产品附着力好(同钢材的粘接强度达9MPa),耐磨、耐碱、故可多次反复使用。漆膜的热分解温度越为350℃,并具有良好的耐碱性(饱和氢氧化钙80℃浸泡48小时,理化性能不下降),所以也适用于蒸养环境。

5、施工简单、涂刷一道即可。

主要性能:

1、干燥时间(小时)25℃:表干<8,实干<24

2、耐磨性(500转加荷500g)<3mg

3、耐热饱和Ca(OH)280℃≥120h不起泡,不脱落。

4、耐盐水性(3%Nacl)≥1个月,不生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