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蟹有什么技巧?

2024-11-25 01:20:48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蒸蟹家庭食用以蒸为主。蒸时蟹因受热挣扎,蒸死时腹部向下,黄膏流出,丢失了不少营养。要事先用针破坏其脑,使其瘫痪,蒸时便可使腹部向上,黄膏便不致流失。一般蒸20—30分钟。蟹体内寄生着肺吸虫囊幼,若未煮透,吃后易感染肺吸虫病。要即吃即蒸,吃多少蒸多少,最好不吃剩蟹。
食蟹除甲、壳不能吃外,鳃和肠胃也吃不得。打开头胸甲(蟹壳),就可见两侧有灰白色条状,柔软的鳃条,应取下弃去。食时一定要先找出胃并小心分离取出,因为胃肠中含有各种致病菌和有毒物质,胃肠壁也很薄,很容易弄破,致使内容物染污黄膏。

回答2:

活蟹在刚开始烧时要用慢火,使之受热后慢慢晕死,否则快速加热会使蟹用力挣扎蟹脚会掉.等到蟹不挣扎(全部晕死)后再用猛火烧即可.

回答3:

“九月吃公、十月吃母”,每年9-10月正是螃蟹黄多油满之时,“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所以有食家言“秋天以吃螃蟹为最隆重之事”。
螃蟹具有丰富的营养和很高的医药价值。据《中药大辞典》介绍,“其可食部分每100克含蛋白质14克、脂肪2.6克、碳水化合物0.7克、钙141毫克、磷191毫克、铁0.8克、维生素A230国际单位、硫胺素0.01毫克、维生素B0.51毫克、尼克酸2.1毫克,又含有10多种游离氨基酸。祖国医学认为,蟹有散瘀血,通筋络、续筋接骨、解漆毒、滋阴等功效,是一味良药,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体质虚弱、食欲不振等疾病。”

什么样的螃蟹最好吃?
螃蟹有海蟹和河蟹之分。

河湖蟹俗称螃蟹,学名为中华绒瓒螯蟹,以产的水域不同分为江蟹、河蟹、湖蟹三种,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优质河蟹蟹盖发青湛绿,有光泽,反应敏捷,蟹爪完整坚硬,蟹螯夹力大,螃蟹死后,细菌在蟹体内大量繁殖,产生肠毒素。螃蟹死的时间越长,体内的毒素积聚越多,可使人中毒。因此吃河蟹一定要选活的,不可食死河蟹。

螃蟹分雄蟹(尖脐)、雌蟹(团脐)。雌蟹黄多肥美,雄蟹油多。章太炎夫人汤国梨的一句“不是阳澄湖蟹好,人生何必住苏州”,将螃蟹的鲜美尽述其中,阳澄湖蟹又称大闸蟹,是上海、江浙一带美食者的最爱,据说这种蟹会迁徙到海水与淡水的交界处,在这里的围子附近产留卵,因此被叫做大闸蟹,又有说法指大曾蟹因阳澄湖有一著名的闸口而得名。

螃蟹有江蟹胜于海蟹,湖蟹又胜于江蟹之说,除阳澄湖大闸蟹外,湖蟹又有太湖的“太湖蟹”,吴江汾河湖的“紫须蟹”,昆山蔚洲的“蔚迟蟹”和常熟潭塘的“金爪蟹”等。

优质海蟹头胸甲背部呈茶绿色,腹部为灰白色,蟹角的上节与背壳呈水平或近似水平,蟹壳粗糙拉手,手感重实,除腥味外无臭味,劣质海蟹甲壳橙黄或红色,背壳滑腻,有粘膜,以手托之,蟹壳朝上蟹脚无力下垂,稍微触及蟹脚就会掉下来,手感重量发空,并有自味或其它怪味。

吃螃蟹“七不宜”:
从气候特点而言,秋季肺旺肝弱,脾胃易受影响,吃螃蟹有七不宜:

1、不宜食生螃蟹:食螃蟹要蒸熟煮透,一般开锅后再加热30分钟以上才能起到消毒作用。

2、不宜食用存放过久的熟蟹:螃蟹宜现烧现吃,不要存放。存放后的螃蟹吃时必须回锅再煮熟蒸透。

3、不宜乱嚼一气,吃螃蟹应注意“四清除”:一要清除蟹胃,二要消除蟹肠,三要清楚蟹心,四要清楚蟹鳃。

4、不宜食之太多:因为蟹肉性寒,脾胃虚寒者尤应引起注意,以免食用后引起腹痛,腹泻。食用时可配以姜醋,以驱寒。

5、不宜与茶水同食:吃蟹时和吃蟹后一小时内忌饮茶水。

6、不宜与柿子同食:柿子会使蟹肉中的蛋白质凝固,凝固后的物质长时间留在肠道内会发酵腐败,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等反映。

7、哪些人不宜食用:患有伤风、发热、胃痛以及腹泻的病人吃蟹会使病情加剧;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结石症、肝炎活动期的人最好不要吃蟹,以免使病情加重;蟹黄中胆固醇含量高,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的人应少吃或不吃蟹黄,否则会加重病情;体制过敏的人,吃蟹黄后容易引起恶心、呕吐、引起风疹块;脾胃虚寒的人,应少吃或不吃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