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早的是冥古代。指自地球形成至距今40亿年前这段时期,有些科学家称为地球的天文时期、或地球的前地质时期、或前太古代、或原太古代。这一时期地球历史包括原始地壳、原始陆壳的性质和形成以及原始生命的形式和出现等复杂的问题。
冥古宙是太古宙之前的一个宙,开始于地球形成之初,结束于38亿年前,但依据不同的文献可能有不同的定义。冥古宙最初是由普雷斯顿·克罗德(Preston Cloud)于1972年所提出的,原本是用来指已知最早岩石之前的时期。冥古宙的最后一个代对应为月球地质年代中的早雨海世,以月球的东海撞击事件为结束时间(约为38.4亿年),这也是内太阳系的后期重轰击期的结束标志。在整个冥古宙,地球从46亿年前形成,从一个炽热的岩浆球逐渐冷却固化(计算表明仅需1亿年),出现原始的海洋、大气与陆地,但仍然是地质活动剧烈、火山喷发遍布、熔岩四处流淌,在41亿年前到38亿年前地球持续遭到了大量小行星与彗星的轰击,根据同时期月球撞击坑推算(月球面对地球的那一面的大部份大型盆地如危海、宁静海、晴朗海、肥沃海和风暴海也都是于此一时期撞击形成的。
1.太古宙(4600——2500百万年),以下单位略
分为 始太古代(4600——3600)
古太古代(3600——3200)
中太古代(3200——2800)
新太古代(2800——2500)
太古宙以下各代均未进一步划分。
2.元古宙(2500——540)
分为 古元古代(2500——1800)
中元古代(1800——1000)
新元古代(1000——540)
新元古代末期为震旦纪(650——540),震旦纪仅为国内使用。
3.显生宙(540——0)
分为 早古生代(540——408)
分为 寒武纪(540——495),寒武纪分为三个世:早寒武世、中寒武世、晚寒武世
奥陶纪(495——438),奥陶纪分为三个世:早奥陶世、中奥陶世、晚奥陶世
志留纪(438——408),志留纪分为三个世:早志留世、中志留世、晚志留世
晚古生代(408——251)
分为 泥盆纪(408——355),泥盆纪分为三个世:早泥盆世、中泥盆世、晚泥盆世
石炭纪(355——295),石炭纪分为三个世:早石炭世、中石炭世、晚石炭世
二叠纪(295——251),二叠纪分为两个世:早二叠世、晚二叠世
中生代(251——65)
分为 三叠纪(251——203),三叠纪分为三个世:早三叠世、中三叠世、晚三叠世
侏罗纪(203——137),侏罗纪分为三个世: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晚侏罗世
白垩纪(137——65),白垩纪分为两个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
新生代(65——0)
分为 古近纪(65——24)
分为 古新世(65——58)
始新世(58——37)
渐新世(37——24)
新近纪(24——2.5)
分为 中新世(24——5)
上新世(5——2.5)
第四纪(2.5——0)
分为 更新世(2.5——0.01)
全新世(0.01——0)
地球是怎样产生的?
45亿多年前,这颗岩石行星最初只是漂浮在太空里的尘埃,这些尘埃源自于巨大古老的恒星在寿命终止时的大爆炸。
地球自形成以来也可以划分为5个"代",从古到今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有些代还进一步划分为若干"纪",如古生代从远到近划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中生代划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新生代划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这就是地球历史时期的最粗略的划分,我们称之为"地质年代",不同的地质年代人有不同的特征。
距今24亿年以前的太古代,地球表面已经形成了原始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但那时地壳很不稳定,火山活动频繁,岩浆四处横溢,海洋面积广大,陆地上尽是些秃山。这时是铁矿形成的重要时代,最低等的原始生命开始产生。
距今24亿年-6亿年的元古代。这时地球上大部分仍然被海洋掩盖着。到了晚期,地球上出现了大片陆地。"元古代"的意思,就是原始生物的时代,这时出现了海生藻类和海洋无脊椎动物。
距今6亿年-2.5亿年是古生代。"古生代"是意思是古老生命的时代。这时,海洋中出现了几千种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以后出现了鱼形动物,鱼类大批繁殖起来。一种用鳍爬行的鱼出现了,并登上陆地,成为陆上脊椎动物的祖先。两栖类也出现了。北半球陆地上出现了蕨类植物,有的高达30多米。这些高大茂密的森林,后来变成大片的煤田。
距今2.5亿年-0.7亿年的中生代,历时约1.8亿年。这是爬行动物的时代,恐龙曾经称霸一时,这时也出现了原始的哺乳动物和鸟类。蕨类植物日趋衰落,而被裸子植物所取代。中生代繁茂的植物和巨大的动物,后来就变成了许多巨大的煤田和油田。中生代还形成了许多金属矿藏。
新生代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阶段,时间最短,距今只有7000万年左右。这时,地球的面貌已同今天的状况基本相似了。新生代被子植物大发展,各种食草、食肉的哺乳动物空前繁盛。自然界生物的大发展,最终导致人类的出现,古猿逐渐演化成现代人,一般认为,人类是第四纪出现的,距今约有240万年的历史。
人类居住的地球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一直演化到现在,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面貌
关于地球的形成有很多种猜想,至今也没有确实的证据来解释太阳系以及地球的形成。
地质年代的第一个宙(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也就是说宇是空间,宙是时间) 叫太古宙,约开始于40亿年前,结束于25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球很不稳定,地壳变化剧烈,最古老的陆地开始形成,同时也是生存开始出现和生物进行初级演化的阶段。
从中国太古宙岩层的原岩建造、火山活动、构造变动及其地球化学特点,结合它的地壳演化历史等初步分析,中国太古宙岩石的某些特征,不同于北半球的西部和南半球,而与毗邻的苏联大部分地区,有某些类似之处。
大气圈、水圈及生命形式 根据一般推测,太古宙原始大气圈的密度较大,主要由水蒸气、二氧化碳、硫化氢、氨、甲烷、氯化氢、氟化氢等成分组成。这些气体成分,可能来源于频繁的火山活动。总的趋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二氧化碳减少,这是由于碳酸盐沉淀时二氧化碳被固定在碳酸盐沉积物中。原始大气圈缺少自由氧,氧的出现是由于光化学作用的结果。 根据各地沉积岩层的相似性,推测当时地球大部分地区为海洋所覆盖。原始的海洋可能并不深,富含氯化物,但缺乏硫酸盐,这是由于在水圈中同样缺乏自由氧。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气圈的透光性增强,为生物光合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从化石记录,太古宙晚期出现大量的菌类和低等的蓝藻。如以35亿年为早、中太古代之间的界限,则在中太古代已有低等的蓝藻和叠层石存在。
太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