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太复杂,简单来说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是这样的:
汉代采用“察举制”,魏晋时期采用“九品中正制”,有些区别,但本质差不多。基本上,如果你是一个人才,地方乡绅和地方官员会对你有一定的评价,然后就等着朝廷征召你了。
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于“人才”的评判标准是德和才,德在前面。首先你要孝顺,儒家认为,一个孝顺的人,肯定是待人忠诚的,也会是一个廉洁的人,所以叫做“孝廉”。其次才是你必须有一定才华,比如读了很多儒家经典。
“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后来逐渐转变为,首先要考察你的家世,如果你出身名门,肯定资质不会差的。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魏晋时期的“士族”(世族)由此形成。
隋统一后,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也就是“科举”,别于之前的“察举”。
但隋唐时期的科举并不完备,常常是“科举”和“察举”同时进行。唐代的科举制度也没有非常完整的执行。唐代很多文人,有些参加科举,有些从来没有参加科举。例如杜甫曾经参加科举,但后来也没有坚持下去。李白则从来没有参加科举。很多文人,经过朝廷大臣举荐,也可以担任官员。
唐朝还有一个特殊方式:自荐。例如727年,唐玄宗诏令“民间有文武之高才者,可到朝廷自荐”。因此,唐朝文人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这就可以看到,唐代很多著名诗人都不参加科举考试。
唐代科举不完备的另一个表现是:它不像明清两代,闭卷阅卷,考官不知道该卷考生是谁。但唐代考官在评卷时,考生的名声和出身往往是考虑因素。这也无可避免造成了不公平,到了唐末吏治败坏时,弊病更甚。到了唐代后期,出身寒门由科举入仕者渐多,与世族门荫入仕者形成两大官僚派系集团,互相倾轧,史称“牛李党争”。
魏晋南北朝的选官制度是世家大族互相推荐的制度,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寒门学子根本没办法进入最高领导层。隋朝实行了科举考试制度,寒门出身的人也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跻身于高级领导层。这是我国选官制度的一个巨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