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之苦

你 认为它们你这样的
2024-12-25 21:16:21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品味《文化苦旅》之苦

《文化苦旅》—— 余秋雨 先生的这本文化散文集,称之为名著,的确名副其实。读罢此书,我感觉到“文化”、“苦”、“旅”这些字眼的内涵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纵观全书,使我感触良深的是那一个“苦”字,这个“苦”,既非旅途上的舟车劳顿,亦非单指作者为所见所闻感到痛苦,而是一种交织着悲凉、愤恨与惋惜等复杂的情感。

“悲凉”的感触,在《藏书忧》中显然是挥之不去的。“中国文化有着强硬的前后承袭关系,但由于个体精神的稀薄,个性化的文化承传常随着生命的终止而终止”,文中叙述完其“忧”之后,笔锋一转,满怀痛楚地道出了自己的悲凉之情。的确,一个学者书斋中的一本本藏书,可以代表他一生汲取知识、钻研琢磨、筛选取舍而最终自成思想、学术体系的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他所收集的书,便可窥知他的精神世界的个性特点与积累所得的成果。因此,我们不能不说,一位学者的全部藏书是他一笔丰厚的精神财产,这些藏书一捐、一卖乃或一焚,就意味着一笔精神财富化为乌有,一个人苦心经营、毕生构筑的精神大厦顷刻之间轰然倒塌,令人扼腕叹息,心痛不已。这,便是中国个体文化悲凉之所在。

《文化苦旅》的“苦”字背后,更蕴藏着作者对国人对待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上,那种“愤恨”之情在《道士塔》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余秋雨 先生的愤恨并非只是针对那些不择手段骗取劫掠藏经洞中无价之宝的国外强盗,更是针对当时中华民族对待祖先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所表现出来的令人痛心疾首的态度—自私、冷漠、麻木。愚昧无知的王道士、腐败无能的官僚们,无不在糟蹋着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富裕的或贫穷的,高贵的或低贱的,满腹经纶的或目不识丁的,整个民族竟无一人挺身而出前去保护那些文物,面对外来盗贼的疯狂劫掠全都袖手旁观,甚至浑水摸鱼,趁火打劫。鉴于此, 余秋雨 先生实在是出离愤怒了:“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由此,我们强烈地感觉到 余秋雨 先生愤恨之情,既恨强盗们的卑鄙无耻,更恨我们先辈的愚昧无能。

余秋雨 先生的“苦”,还饱含着对当今知识分子英年早逝的惋惜。在《家住龙华》中, 余秋雨 先生由住所附近的殡仪馆联想到了中年教授们的去世原因,他说:“单为一项工作奋斗,再累也累不死人。最痛楚的是生命的分裂。”一位中年教授,一位年富力强的中年学者,他身上担负着太多的责任,他教书育人,他学习研究,他养家糊口,这一切还仅仅是每个教授的本职和应尽的义务。其实,这一切,已经是够多了,因为潜心于学问,需要全身心的投入,然而,还有很多事情不请自来,无法摆脱:出席各种社会活动,某些毫无意义的应酬,“每件事都是紧迫的,无可奈何的”,这些枯燥琐碎的杂事与学者本职毫无关系的,而其理由却又是那么的堂皇庄严,结果最重要的任务——研究,就不得不挑灯夜战来完成了。一个个渴望宁静、专注、全身心投入研究的智慧的生命,竟如此被杂事俗事榨得灯油耗尽,抱憾而终,这正是目前中国学术界的悲哀。《酒公墓》里,同样有着余秋雨对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感慨,他指出,他们的不幸并非自己招致,实则源于当时的时代、社会环境。

悲凉、愤恨、惋惜等情感以及对华夏民族数千年文化的种种感慨,便形成了《文化苦旅》中那种独特、浓厚而又使人掩卷长叹的苦味,令人震惊,令人沉思,令人警醒.

回答2:

余秋雨在对中国各处的游览中体会到,中华文化是坎坷多难的,传统历史文化依旧在流失,在遭受破坏,关注、了解、铭记它们的人少之又少,中华文化在发展中遭受苦难,中华文人的人格构成充满苦难,中国人民也是长久生活在苦难之中。

回答3:

回答4:

读书寂寞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