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 为什么说是“苦”的?

2024-12-21 19:40:4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看这本书,感觉到的完全是一种席卷而来的历史底蕴。之所以苦,恰恰是因为,文化的诞生和绵延,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余秋雨的苦旅,是在陈述中国很多很多让人苦涩而又辉煌过的历史。我们中国,总是被一句地大物博所概括,谁又能品出这个地大物博的中国,曾经如此的遭受过那么多的掠夺呢?谁又能道清文化2字的艰辛呢?历史的灰烬,文化的余烟,袅袅燃起。文化的苦旅,在余秋雨的笔下,仿似一场文化的盛宴。有的苦后清甜,有的甘苦后微甜,那种味道,却是如此真切的再脑海里回旋。苦,自步伐始。人生不亦如此?文化,说来容易传承难,文化,在我们漫不经心的岁月里,滑翔流失过,逐步成长过。虽甜犹苦,虽苦不亦犹甜?-------------------------------绝对来自中文系幽魂本人原创,无参考-------------------------

回答2:

一,文化苦旅的苦首先苦在旅途上,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便是起行万里路的结晶,不消分说,万里的行程,总是艰苦的,作为一个文人,在旅途中看到的一些或许令人揪心的东西,那些失去的文明,那些不在的遗产,作者的心,总是苦的.

回答3:

  • 开篇《道士塔》,作者对莫高窟文物丢失的遗憾怅恨,世人对王圆箓那种恨之入骨又无奈的心情,余先生写到“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一句便堵住了世人想要对这个民族悲剧承载者的愤怒之洪的倾泻,是啊,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负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自己额会觉得无聊。留下众多后人唏嘘。我们好恨!可我们又能很些什么,我想,作者在这篇文章的最后已经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比我恨得还狠。他们不愿意抒发感情,只是铁板着脸,一钻几十年,研究敦煌文献。文章的胶卷可以从国外买来,越是屈辱越是加紧钻研。”此段未直接描述后人的长恨,但却句句沉重,直抵心底。看到这里,一向只会被儿女小情感动的我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内心情感,在静静的夜晚看得哽咽。一篇《道士塔》,说尽无限苦。

  • 这如同陈埋的酒糟,晒干的茶叶,风干的腊肉...味道怪怪的,但是怪怪的味道才是真正的味道。文化被风尘侵蚀,再被挖掘,传承,那个过程一定是苦的,不是甜的。如同一切甜的东西,总是短暂的,经不起时间的磨灭,就苦就是在经历了时间之后长出来的草,这个草就是苦的。

  •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第一部散文合集,它主要通过山水风物探求文化灵魂、人生真谛、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既表现了历史的深邃荒凉,又展现了江南文化的清新婉约;既展示中国文人的艰难心路,又不忘揭露世态人情。另一部分是回忆散文。

  • 作者经历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1962年毕业于培进中学,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文化大革命”期间,余秋雨的父亲被同事诬陷错划为“右派”,叔父遭到红卫兵及造反派的残酷迫害而含冤自尽。1969年—1971年,余秋雨赴江苏吴江县太湖农场劳动(即下放五七干校)。1975年—1976年在恩师盛钟健先生的帮助下,到浙江奉化县一所半山老楼里苦读中国古代文献,研习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陆续出版了《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艺术创造工程》以及《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Aesthetics of Primitive Theatre》等一系列学术著作。先后荣获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回答4: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回答5:

看这本书,感觉到的完全是一种席卷而来的历史底蕴。之所以苦,恰恰是因为,文化的诞生和绵延,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余秋雨的苦旅,是在陈述中国很多很多让人苦涩而又辉煌过的历史。我们中国,总是被一句地大物博所概括,谁又能品出这个地大物博的中国,曾经如此的遭受过那么多的掠夺呢?谁又能道清文化2字的艰辛呢?历史的灰烬,文化的余烟,袅袅燃起。文化的苦旅,在余秋雨的笔下,仿似一场文化的盛宴。有的苦后清甜,有的甘苦后微甜,那种味道,却是如此真切的再脑海里回旋。苦,自步伐始。人生不亦如此?文化,说来容易传承难,文化,在我们漫不经心的岁月里,滑翔流失过,逐步成长过。虽甜犹苦,虽苦不亦犹甜?-------------------------------绝对来自中文系幽魂本人原创,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