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适合柑橘树的生物菌肥是哪种?

2025-02-06 15:05:56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柑橘属芸香科下属植物。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较柚、酸橙、甜橙稍强。芸香科柑橘亚科分布在北纬16°~37°之间。是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除枳以外),用作经济栽培的有3个属:枳属、柑橘属和金柑属。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栽培的柑橘主要是柑橘属。 

栽培技术

园地选择

柑橘园地宜选择无明显冻害地段,要求土层深厚、排水透气良好、有机质丰富、灌溉方便、交通便利。丘陵、山地海拔高度在800米以下,坡度在25°以下,冬季有冻害的地区应选择东南坡,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和冷空气易停滞的谷地不能建园,在5°以下的缓坡地、江河两岸及水稻田建园时,必须注意排水。可利用自然屏障及大水体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在其周围建园。建园对于周围环境有较大的要求,要求生产的柑橘健壮无病虫害必须充分了解周边的空气质量、灌溉水质、土壤环境质量等等。2001年制定的无公害食品标准,就说要考虑生产过程的环境质量问题。

栽植季节

柑橘一般春季2月下旬至3月中旬春梢萌动前栽植。冬季无冻害的地区可在秋季10~11月中旬栽植;春夏4~5月份春梢停止生长后至夏梢抽生前栽植成活率也高;容器育苗四季均可栽植。

栽培间距

柑橘栽培最常见的间距4X6米,但当前有一种倾向就是用不同的种植方法使柑橘在后期生长密植,因而4X3米甚至4X1.5米的间距也常采用。其种植密度通常每公顷种植410株,密植情况下也有每公顷800甚至1600株的。按1×1米的规格挖定植坑。坑内施入杂草、垃圾肥、腐熟有机肥、过磷酸钙等基肥。可春植,也可秋植。

土壤

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柑橘在轻质土壤中生长良好,但如果采用了适宜的砧木并有良好的排水条件,柑橘也可在重壤土中生长。pH值超过8.0的土壤对柑橘生长不利。柑橘对土壤盐分和硼(即使是在深层土壤中)反应敏感,对板结的土壤也反应敏感。柑橘根系主要分布在0.90米土层,并依灌溉情况而异。绝大多数需氧的活动根系分布在表层30厘米的土层中。在轻质土壤中,推荐使用的灌溉周期为每周2次,每天灌溉更好。显然,由于在轻质土壤中水分容易渗透到活动根区以下,因而,经常而小量的灌溉将产生更好的效果。

肥水

柑橘柑橘在干旱的月份需要灌溉,因此当冬季干旱、气温13摄氏度以上时,必须灌溉。此外,脱水是危险的,它使果实水分流向叶片引起果实枯萎。过去灌溉主要采用沟灌或树冠上部喷灌的方式,但喷灌有盐渍化的风险,沟灌可引起土壤透气性下降。如今正倾向于使用滴灌和树冠下的微喷灌技术,呈带状灌溉,部分土表保持干燥。定植前未充分施用磷、钾肥的果园,应逐年增加磷、钾肥的施用;幼树定植后1个月,新根开始活动,可施稀粪水,施肥量宜少不宜多,宜淡不宜浓,尤其是化肥,施用时更应注意,以免伤根。每次新梢抽发前和生长期均要施1~2次速效肥,力争1年抽3~4次梢,即2月底至3月初施春梢肥,5月中、下旬施夏梢肥,7月上、中旬施早秋梢肥,11月下旬施好冬肥。在易受冻害的地区,8~10月份应停止施肥,以防晚秋梢和冬梢的抽发,避免消耗养分产生冻害。定植后第二年,应逐渐加大施肥用量,结合改土施用有机肥料,增加磷、钾肥用量,酸性土加入适量的石灰,以培养密集根群和健壮的秋梢,为第三年结果打下基础,2~3年生树施肥,要抓住各次梢生长期间连续追肥,抽梢前半月左右施攻梢肥,发梢少的应追施1次攻梢肥;梢自剪或摘心后,追施1次壮梢肥,秋梢转绿后,追加2次粪水。施肥时应注意弱树、强树的差别。为确保弱树三次正常生长,增加新梢数量,可在定植后第一年促其抽发夏梢,在夏梢长到7~8片叶时进行摘心并补肥,补肥后的夏梢充实粗壮,施肥促发出来的早秋梢健壮,可起到小肥养壮梢的作用。定植后的第二年,弱枝的夏梢不宜短截,短截后因营养条件差,抽生的新梢生长势衰弱

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依据树体生长特性和栽培目的,结合自然条件和管理技术水平,通过一定的外科手术等方法,将果树调整成具有相当稳定树形及生长发育空间的一项技术措施。柑橘整形修剪的目的是“早结果、多结果、结好果、长结果”。正确的整形和修剪能促进树体生长,使之尽早成形,尤其是果树枝干分布合理,树冠通风透光,树体结果稳定,这便于田间管理,提高生产工效,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对不同树龄的树来说,幼树尽量做到早结果、早丰产;成龄树做到优质、丰产,延长结果期限;衰老树种尽量做到及时更新,促进生长,保持产量。

保花保果

  • 针对落花落果现象应采取相应的保花保果措施。

  • 措施:

  • 培育健壮的树势,积累充足养分,是保花保果的基础。

  • 保花保果必须先保叶,在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的柑橘品种其丰产树要求不同的叶果比。

  •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保花保果,主要可以采用广增素、核苷酸类、细胞分裂素类等。

  • 控制春梢,抹除夏梢。

  • 环割,选择生长健壮的树在4~6月份对4~5cm直径的侧枝在分叉4~5cm的地方环割两圈。

  • 疏花蔬果,在稳果以后,分次疏除小果、过密果,以及接近地面隐藏的果实,保留发青正常的果实。

  • 辅助授粉,盛花期在晴天露水干后进行人工授粉。

  • 蔬果

    蔬果适宜期为生理落过后,可于6月中下旬和7月中旬分两次进行,蔬果量可因树定产和按叶果比确定,蔬果时先去除病虫果、畸形果、伤果,再去除小果。

    生产

    柑桔的繁殖,是柑橘生产上的关键技术。柑桔嫁接,早在战国时代已载入典籍。南宋韩彦直在《桔录》中,对柑橘嫁接技术作了详细地记述:“取朱孪核洗净,下肥土中,一年而长,又一年木大如小儿之拳,遇春月乃接。取诸柑之佳与桔之美者,经年向阳之枝以为砧。去地尺余,留锯截之,剔其皮,两枝对接,勿动摇其根。掬土实其中以防水,藕护其外,麻束之。工之良者,挥斤之间,无不活着。”大多柑桔种子曝晒至干,要丧失发芽力。然而中国古代园丁却创造了连柑橘皮或剥开皮分瓣植人润土中,待春暖发芽。柑橘繁殖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现代大规模柑桔生产奠定了基础。

回答2:

生物菌肥都是刚兴起的一类肥料,对柑橘生产的习性都没有研究清楚,尚无明确说法哪一种生物菌肥适合柑橘,只有自己去尝试

回答3:

微生物菌肥可充分满足柑橘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提倡多施微生物菌肥是生产无公害食品柑橘的首选。生物菌肥是提高化肥利用率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要长期施用才能改良土壤结构及土壤的保水、保肥、通气水性,减少根系病害,提高植株是的抗逆性。柑橘的萌芽期以高氮、低磷、低钾,开花期-落花后氮肥降低 、磷钾肥。果实膨大期-采收期以氮肥和钾肥为主,柑橘对钾要求很高。一、重施冬肥 在采果前后,结合深耕改土,重施微生物菌肥,对恢复树势,促进花芽分化有显著的作用。具体做法是:可在11—12月上旬,树冠外进行开深沟,重施基肥(花生麸、骨粉、土杂肥、猪牛粪、堆肥、厩肥、磷矿粉、过磷酸钙等)。重施冬肥,是来年丰产的基础。但应注意的是:冬肥必须早施、多施(占全年施肥量的50%),并以生物菌肥为主。二、早施春肥 在柑橘春芽萌动前(2月下旬至3月上旬)施用生物菌肥,可大大满足柑橘的生长对氮、磷肥的需要,有壮梢和提高花枝质量(增加花枝的叶片数和叶面积)的作用,可促进新梢正常萌发和供给果实发育所需的养分。三、巧施果肥 5月中、下旬施用生物菌肥,其包含氮磷钾等多种微量元素,可补偿开花所消耗的养分和使幼果得到足够的营养,减少落果,提高座果率。7~9月果实迅速长大,并抽出大量的秋梢,作为翌年的结果母枝,营养生长和果实发育往往产生争夺养分和水分的矛盾。这时追施金宝贝生物菌肥,可加速果实生长,提高果实品质,促进秋梢发生。但必须注意:应根据树势生长和土壤、天气的情况,确定施肥的种类、浓度和方法。干旱季节,首先应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然后施肥,利于根系吸收,达到“水促肥”的效果。肥水兼施是巧施肥料的一种方法,可使同样的肥料,发挥较大的作用。对生势旺盛的果树,不宜过多施用生物菌肥,否则春夏梢抽发过盛时,也会引起落果。 四、根外施肥 根外施肥是利用叶片的气孔和角质层直接渗入养分的一种追肥方法,具有见效快,吸收利用率高等优点。在花蕾期、开花期、幼果期,用溶于水的微生物菌剂。进行根外施肥,可提高座果率和利于果实膨大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