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父母的金牌课程
一、共情:孩子非常任性,对抗大人,不听劝告,一定让您感觉很生气和无助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应该如何来面对。
二、具体化:您可以举例说明下孩子任性的具体表现吗?
三、探讨问题的成因,并具体分析:
a 孩子渴望被更多关注:可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缺少必要的关注,孩子希望通过任性的行为,制造麻烦,从而让家长能够关心自己的状态。
解决:增加陪伴孩子的时间,和孩一起游戏或者娱乐,并多关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的细节,满足孩子合理的关注需求。
b 孩子渴望得到肯定和鼓励:会不会是父母平时对孩子肯定、赞美的太少,批评指责的过多?孩子希望自我价值得到父母的认可和欣赏,这时非常正常、合理的心理需求。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就会用叛逆、对抗、执拗的行为,来维护自己的价值感和自尊。
解决: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发现他的优点和优良表现,并及时的给予肯定和鼓励。如“你这次考试进步了不少,我注意到这是因为你近期的努力和认真!”“你现在做作业很专心,效率越来越高!”
c 孩子渴望必要的权利和自由:有没有可能父母忽略了孩子自己做决定的需要,而事事都要求孩子服从大人的安排?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也需要不断的练习自己做选择和决定。如果没有合理的选择空间和自由,孩子往往就会表现出任性、对抗的行为。
解决:在合理的、在可以承受后果的范围内,逐步放手,尝试让孩子去自己做判断、选择、做决定,并承担自然的后果。这时对孩子真正成长非常重要的过程。当一些小的决策放手让孩子去做,孩子的权利、自由需求得到合理的满足以后,遇到比较重大的决策时,孩子就不会轻易任性,造成严重后果了。
有个叫小亮的男孩,性格就特别的性任,“我不要,不要,就是不要!”下雨了,无论妈妈怎么苦口婆心的劝说,小亮就是不肯带雨具出去玩,这是他一贯的性格。
还有,礼拜天本来是快活的日子,小亮的小表哥大亮在地区儿童绘画中获了奖,又逢8岁生日。爸爸妈妈就带小亮一起去祝贺,还送给表哥一盒装饰得很精致的画笔。不料,这使小亮十分嫉妒,执意让妈妈立即为他也买一盒相同的画笔,否则就不吃饭。
孩子任性的心理成因
造成孩子的任性的具体原因就是对孩子太过宠爱,甚至是,娇生惯养、百依百顺。
孩子任性脾气大多数是由于平时家教的起因,特别是爷爷奶奶辈的家长过分宠爱造成的。由于现在多是独生子女,因此家长总是把孩子视为至宝,尽量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时刻不离孩子左右,一切包办代替,结果使之发展到了成人无法控制的程度。
【心理分析】
任性是孩子常见的品德性问题行为。任性的孩子缺乏自我约束,无论什么事都要随着自己的心愿,如不能如愿就抵制或反抗成人的要求,由着性子来,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不要再袒护下去,要对立即对进行有益心理发展的教育方式。
任性如何纠正
1、对孩子的任性行为要严格对待。
一些家长对年幼孩子的任性缺乏应有的重视,觉得孩子任性一点也没多大关系,有的甚至认为是一种聪明的表现,在外可以不吃别人的亏。要知道这种态度是很危险的,有的从小任性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后,完全把家长的教育、劝导当作耳旁风,甚至根本不把家长放在眼里。
2、防止孩子过分的任性就要切忌娇惯。
家长的娇养宠惯,是幼儿任性心理、行为发展的温床。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防止和纠正幼儿的任性心理和行为,家长对待孩子的各种要求应做到:
一、要把握原则,严格区分合理要求和不合理要求;
二、要把握分寸,即使是合理或正当的要求,也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度地满足,切忌百依百顺。
3、对孩子的管教要一致。
孩子任性心理的产生和发展,常常是建立在利用家长弱点的基础上的。
一、通常,孩子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同时也在对家长进行试探,了解家长的弱点;
二、多数孩子在4岁左右就能感悟家庭中微妙的人际关系,比如家里是爸爸说了算、还是妈妈说了算,应向谁提出买玩具的要求,犯了错误应向谁求饶,等等。
4、面对孩子的任性要冷静处理。
教育任性的孩子要采取一些策略,当孩子出现任性哭闹时,成人不可立即做出反应,应采取不理睬或冷淡孩子的态度。正确的做法是:
一、当孩子任性行为发生时,不要去注意他,不要做出任何有强化作用的反应,
二、转过身去不理他,或走出房间离开孩子,任其一个人在那儿发作,
三、直至他发现自己的任性表现起不了任何作用时,也就觉得无趣或厌倦了。
其实,孩子任性心理不是天生,大多是父母放纵结果。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指出:知道用什么办法能使你孩子得到痛苦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这话很值得我们反思。心理学上有一个角色效应,即如果一直把孩子当宠儿养,他就会觉得自己就是个宠儿,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因此,父母随意迁就,无原则满足孩子
无理要求,没有一定生活规矩和行为准则,是孩子形成任性个性温床
父母应当给孩子制定一些简单、明确规矩,如待人接物礼貌要求、作息时间安排。这个鞋规矩可以使孩子明白自己并不能随心所欲,而应该受到一定约束。规矩一旦制定,就要坚决执行,以此来规范孩子行为
但是,父母给孩子定规矩,一定要注意以下三点
1父母与孩子要有眼神交流
当孩子说话时,父母不仅不能分神,还要学会吸引孩子注意力。吸引孩子注意力,很简单一种方法就是叫孩子名字。不过,叫孩子名字不是隔着墙叫一声就行了,而是要与孩子进行眼神交流。比如,离孩子进一点在叫他名字,或者你直接去他房间,或者让他来你房间。如果孩子还不理你,你可以主动走到他跟前,看着他眼睛,然后对他说:看着我的眼
2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
当父母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时,需要牢记以下几个方面
1说话时要有尊重态度,口气要坚定
许多父母在跟孩子说话时总用一种居高临下、愤怒、挖苦语气,即便是无意的,孩子也能敏锐察觉到。这会给孩子一种心理压力,让孩子也用同样语气跟父母对话。因此,和孩子说话时,父母不要用容易被拒绝方式,而是要用能引起他注意力方式,以尊重语气和坚定口吻直接告诉他具体该怎么做
2进行非语言交流时,要严肃、沉稳
这里讲非语言交流,主要是指姿势、手势、表情、语气及语速、音量。比如,爸爸可以背着手站在孩子面前,表情要严肃、正经,语气要坚决、沉稳
越小孩子,他对语言理解能力和反应能力越有限,因此,父母就需要通过非语言交流传达出威严。有研究表明,给婴儿观看同一个人不同面部表情照片或视频,婴儿能准确无误辨认出每一种情绪,并作出相应回应。如果是笑脸,他们就会笑;是苦瓜脸,他们就会哭;是发怒表情,他们就会回避。并且,这种试验在不同种族婴儿身上测试结果都完全一样
3不要和孩子争执不休
当告诉孩子该怎么做,孩子想讨价还价时,父母不必向孩子解释过多,只需要给孩子一个简明扼要理由即可,不要重复规矩内容
3静静站在一旁看结果
当父母告诉孩子该怎么做后,只需站在一旁静静看着孩子大概15秒。这样目的是给孩子施加一定压力,促使他完成父母要求。看着孩子时,如果他还没开始按要求做事情,或者一直噘着小嘴巴说不,父母也不要说话,继续看着孩子就行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是,父母一定不要大吼大叫,更不要挖苦、逼迫孩子,否则只会激化父母与孩子之间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