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正一道历代天师都居此地,世袭道统六十三代,沿守1900余年。他们多次得到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最高时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形成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北孔(夫子)”两大世家之一。龙虎山地区在道教兴盛时,先后建有十大道宫,八十一座道观,五十座道院,十个道庵,其繁荣景象可见一斑。
第四代天师张盛还归龙虎山,修治祖天师玄坛及丹灶故址,每岁以三元日登坛传箓。这一时期的龙虎山正一道处于一种隐居深山、潜心修炼,充实改造教义思想的阶段,并没有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特别是没有得到上层社会的信奉和肯定。当时道教内部有以寇谦之为首的“北天师道”和由葛洪、陆修静等创立的“南天师道”,还有魏华存夫人创立的茅山上清派,形成了龙虎山、阁皂山、茅山鼎立的局面,合称“三山”。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改良、革新教义思想,正一道教完成了由民间道教向官方道教的历史性转变,其影响从唐朝开始显露出来。唐朝皇帝推崇道教,自称为道祖老子的后裔,确立了道教的皇宗地位,在此背景下,龙虎山正一道得到了皇权的扶植。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唐玄宗亲自召见第十五代天师张高,命其在京师置坛传箓,赐给金印,免去天师家族的各种税赋,而且在京师专门设立了“授箓院”。唐玄宗还亲自册封张天师为“太师”,著《祖天师赞》。唐肃宗时诏降香币,建醮于龙虎山。武宗时召见二十代天师张谌“命以见官不拜”,赐金帛在山修殿宇、御书“真仙观”。公元860年,又命天师建金箓大醮,公元865年,册封祖天师“三天扶教辅玄大法师”。经过唐朝历任统治者大力扶植,龙虎山正一道迅速发展,社会影响日益扩大。
两宋以后,龙虎山正一道得到进一步发展,天师的地位有了实质性的提高。皇帝不仅命天师统领三山道教,而且还向天师询问治国之策。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真宗改龙虎山真仙观为上清观,龙虎山上清镇的名字就出自这里。大中祥符八年(1015),真宗册封二十四代天师张正随为真静先生,开皇帝为在职天师赐号之先河。此外,宋真宗还在京师为张天师设立授箓院,并赐帑银在龙虎山扩建上清观。 至北宋末年,社会危机重重,宋徽宗认为道教有济世救国之效,多次召见张继先天师,除向天师求长生不老之术外,还问及时政。徽宗赐号张继先为虚靖先生,并于1105年赐建府第。这也开了官方给天师赐建府第之先河。
南宋时,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也深受皇帝器重,理宗嘉熙三年(1239),赐张可大号观妙先生,提举三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公事,主领龙翔宫。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从此,龙虎山、阁皂山、茅山三山道教皆归天师掌管,张天师成为由皇帝诰封的道教正一派领袖,天师府成为了江南道教的活动中枢。
元至明朝,正一道继续发展。宋朝末年,元世祖遣使臣王一清入龙虎山,向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密求符命。世祖建立元朝后,召见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命其主领江南道教,仍赐银印。武宗即位时,召第三十八代张与材入觐,“特授金紫光禄大夫,封留国公,赐金印”。元朝统治者对天师道的扶持几乎是代代相传,基本上每位帝皇对天师世系都有封赠。有元一代,正一道教地位显赫,受到了皇权的认可崇奉,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道教中的领导地位。入明之后,太祖朱元璋称帝之前,就曾派遣使者诣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请发上天文书,授以“天运有归”符命,以制造君权神授的舆论氛围。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授张正常正一嗣教真人,永掌天下道教事,赐银印,秩视二品,设僚佐,曰赞教,曰掌书,定为制。天师出入皆驿马车船,待遇极高。朱元璋还赐银重修天师府第,为历代天师撰写赞词。正统二年(1437)正月,明英宗赐宴第四十五代天师张懋丞,并特召圣人后裔衍圣公同宴,各赐蟒衣、朱履,进一步确定了“南张北孔”两大世家的格局。四十六代天师张元吉于成化三年(1467)所受的封号达25个字,从四十七代到五十代天师的婚娶礼仪都由皇帝主持,皇族闺秀碑许配给天师。 清朝初期至雍正年间,朝廷对正一道教仍是宠幸不替。五十二代天师张应京碑敕封为正一嗣教真人,掌天下道教事。雍正九年,还曾经赐帑银十万两,大修龙虎山宫观殿宇,购置良田赡养道众。
其后至民国年间,正一道逐渐走向衰落。清道光帝以后,取消了天师入京朝觐制度等等。
有善信问我,为什么现在道教不如佛教发展的好,这是什么原因
这个要从道教的历史说起,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三公将军张角、张宝、张梁他们就是道士;汉中张鲁是张天师的后裔,也修道诸葛武侯精通奇门遁甲也在道;左慈杯酒戏曹操,左慈精通道法,也是道士;吴国于吉被孙策所杀,也是道士他们都影响了政权或戏弄了政治家,所以从东汉开始道教被贬低了。而佛教的传入也影响了道教,道教更被些和尚所指为“邪魔外道”而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非常兴盛直到宋朝丘处机祖师去蒙古见成吉思汗,化解兵戈,中原人才对道教有了新看法,而真正三教合一是元末明初张三丰祖师为改变道教所传是“邪魔外道”的看法才开始定论为儒释道三教合一,这样有了中国的传统品德底线和佛法无量的背景,才讲道教逐渐兴盛,但到了清朝,清王朝信奉萨满和佛教
对道教也不感兴趣,所以道教一直没有佛教兴盛,而道教本身的教义就是“道法自然”,所以很多道士都不去问红尘之事,各修各道!而道教教徒弟也皆为密授,不是佛教的普渡众生!天降雨露不润无根之草,道法无边之度有缘之人!全真和正一虽然法门不同,但各有所长,成道者,集大成,欺师灭祖并不是拜的师父多,欺灭的意思你得搞明白,只要尊师重道足矣!外教永远吃不掉道教,就像外国人永远 占领不了中国一样的道理!道教永远是中国的!
天师府历史,天师府位于鹰潭上清镇,临清溪,为张氏历代起居之地,原建于龙虎山脚下。北靠西华山,门临泸溪河,面对琵琶山,依山带水,气势雄伟。占地3万多平方米,建筑辉宏,尚存古建筑6000余平方米,全部雕花镂刻,米红细漆,古色古香,一派仙气,
天师府始建于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后又经十多次修建,现存木构建筑均为清乾隆、嘉庆和同治年间遗物。传言天师府是张盛以及他的历代子孙生活起居之所和祀神之处,被称为正一派的祖庭和元明两朝管理道教事务的办公机构。
道教正一派四不吃,“大雁”“乌鱼”“狗肉”“牛肉”代表“忠”“孝”“结”“义”
天师府是历代天师生活起居和祭祀神灵的地方,也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以及历代张天师管... 咒语是一种巫术行为,是语言禁忌发展到极致,达到灵物崇拜程度所形成的
通过充分了解天师府后,增进了对道教文化的了解,丰富了家庭出游活动,进一步促进家庭和谐欢乐
龙虎山是道教祖庭 历史变革顺应时代也是几番波折!在1983年4月,国务院批准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为全国21个重点保护宫观之一并对外开放。当时,天师府所在地上清镇隶属贵溪县。1984年12月,贵溪县成立“修复嗣汉天师府领导小组”,从1985年起,一个大规模的修复重建工程开始起步,屈指算来,已整整35年了,这在人类历史上,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留给我们这一代人的,却是深刻和长久的记忆!
江西龙虎山景区是道教祖庭 历史变革顺应时代也是几番波折!在1983年4月,国务院批准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为全国21个重点保护宫观之一并对外开放。当时,天师府所在地上清镇隶属贵溪县。1984年12月,贵溪县成立“修复嗣汉天师府领导小组”,从1985年起,一个大规模的修复重建工程开始起步,屈指算来,已整整35年了,这在人类历史上,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留给我们这一代人的,却是深刻和长久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