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者”的用法

请附例句,出自《2005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最佳
2025-02-02 18:08:2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例句: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白话译文:有再说让长安君为人质的,我老太婆一定朝他脸上吐口水!

出处:先秦·刘向《触龙说赵太后》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例句: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白话译文:这些都是兵法中的大忌。

出处:汉代·司马迁《史记》《赤壁之战》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例句:言之,貌若甚戚者。

白话译文:他说着(这些话),脸上露出非常悲伤的申请。

出处:唐代·柳宗元《捕蛇者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例句: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白话译文:寻找一个能到秦国去回复的使者,也未能找到。

出处:汉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例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白话译文:廉颇赵国优秀的将领。

出处:汉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语气词。

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例句: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白话译文:为什么这样呢?为的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

出处:汉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者拼音:zhě

释义:

1、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读者。作者。二者必居其一。来者。

2、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陈胜者,阳城人也。

3、这,此(多用在古诗词曲中):者个。者回。者番。者边走。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两者[liǎng zhě] 

台湾女歌手张悬演唱的一首歌曲。

2、谒者[yè zhě] 

官名。

3、匠者[jiàng zhě] 

木工;工匠。

4、之者[zhī zhě] 

唐宋时习语。

5、刑者[xíng zhě] 

受刑的人。

回答2:

.【者】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回答3:

你知道文言虚词“哉”与“者”的主要用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