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首先我必须解释一下,由于本人学历尚浅,从你的提问中也知道你是一个经济学的爱好者,或者有一定基础的人,如果我从个人的角度分析,其中可能有很多瑕疵,所以姑且引用一段官方解释共同学习,以免误导人。以下是刘志铭的解释引述:
在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应该重点运用利率手段;要考虑改变财政政策的结构,
减少对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加强对结构调整和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的投入
本轮通胀主要是由人民币升值压力下流动性过剩引发的
通货膨胀归根到底是一个货币现象。一般说来,经济运行中的货币超过了正常经济运行中需要的货币,价格水平就会上涨。过剩的流动性是通胀形成的货币环境,如果流动性大大超过了现实的货币需求,未来通胀的形势便不可避免。
国际收支失衡是本轮流动性过剩及通胀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近年来,随着外资涌入以及贸易顺差的持续攀升,我国的外汇储备不断增加,使人民币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在稳定人民币汇率避免人民币升值过于迅速的目标下,人民币基础货币的投放被迫迅速扩张,而基础货币的增加又通过乘数效应作用于经济,使流动性持续走高,从而推动了价格的上涨,带来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值的重估。
本轮通胀是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共同作用形成的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采取了扩大内需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大大拉动了国内的投资需求,从而增加了对钢铁、水泥、石油、橡胶等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同时,国际大宗原材料的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的态势,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就本轮通货膨胀中上涨最为明显的农产品(10.33,-0.17,-1.62%)价格来说,原因则相对复杂。既有近年来居民对优质粮食品种消费大幅增加的原因,也有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土地价格刚性上涨的因素。从供给来看,去年部分农产品如棉花、豆类和玉米出现减产,年初以来北方低温、南方洪灾等恶劣天气相继出现,减少了农产品的供给。此外,楼市和高耗能产业的资金退出后纷纷转向炒作一些便于储存、品种较小、产量比较集中的农产品,推高了农产品的价格。
本轮通胀是由资产重估和信贷扩张叠加推动的
银行信贷在这一轮的通货膨胀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由于我国银行业以利差为主导的盈利模式限制,流动性过剩带来的是银行系统的高放贷积极性。房地产等资产价格重估和上涨使得企业进行抵押融资的能力大为增强,促使银行信贷扩张,而银行信贷的扩张又将进一步加剧投机需求,推动股票、房地产等价格上升,形成资产价格上涨和银行信贷扩张的相互推动格局。
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胀中起主要作用,财政政策也不能偏废
既然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中就应该起到主要作用。在当前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手段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应该重点运用利率手段,即以提高利率为主要政策措施来抑制货币需求量,从而降低通货膨胀率。加强利率与汇率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同时,积极公开市场操作,努力对冲外汇占款带来的被动的基础货币投放。
财政政策对于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也不能偏废,必须进行很好的设计。一是要考虑改变财政政策的结构,减少对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加强对结构调整和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医疗、教育的补贴力度。各级财政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的投入,切实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另一个是在税制改革上要贯彻“整体增长,结构有增有减”的方针,以理顺企业成本利润机制为核心,及时开征资源税和环保税等税种。
理顺价格机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针对结构性通胀的因素,应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平衡。继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立足国内解决粮食供给问题,促进农民增加粮食和肉、禽、蛋、奶等主要副食品的生产,保持粮食价格的基本稳定;对于农产品等必需品的价格市场,政府应从增加务农收入、提升农民消费能力及维护粮食安全的大局出发,适当提升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严厉打击非法囤积和炒作行为,建立较为完善的农产品收购和储备体系,保证粮食的充足供应和市场的规范。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
图就画不了了
货币政策有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需求量相适应;控制信贷规模。(图就是坐标系里一条竖线表示货币供给,一条斜向下的货币需求曲线,多画几条就行了)
财政政策有削减财政开支,增加财政收入,保持收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