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史的诗人境况,诗人感情

简单一点直接写就行不要太复杂
2024-12-22 11:07:4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傍晚投宿于石壕村,在夜里有官吏来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老翁翻墙逃走,老妇走出去应对。
史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官吏喊叫的声音是那样凶,老妇啼哭的情形是那样凄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三个儿子都服役去参加围困邺城之战。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其中一个儿子托人捎了信回来,其中两个最近刚战死了。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活着的人暂且偷生,死的人永远逝去。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家中再也没有什么人丁了,只有个吃乳的小孙子。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因为有小孙子,所以儿媳妇没有离开这个家,但进进出出没有一条完好的裙子。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老妇我虽然身体衰弱,请允许我跟丛您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赶紧应付河阳需要的劳役,现在还赶得上做早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入夜说话的声音也已经消失了,但好像听到低声哭泣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天亮后我继续赶前面的路程,只能与逃走回来的老翁告别。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和情节生动而流传得最广。

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这件事的尾声,暗示老妇已被差吏抓走。

老妇“致词”可分三层:第一层(前六句)写老妇诉说三个儿子全都应征赴邺城作战,已有两个战死沙场,说明这一家人已经为国家作出了重大牺牲。第二层(中间四句)写老妇诉说家中现状。“室中更无人”,隐去“老翁逾墙”一事,是不得已而言。“乳下孙”犹言孙子正在哺乳期间,故其母“未去”,意思是儿媳丧夫,本当改嫁,只因舍不得丢下孩子而仍留家中。“无完裙”,不止于说衣不蔽体,也包含了食不果腹的意思。第三层(最后四句)写老妇自请应役。河阳,这是当时官军退守的地方,她知道那里需要人,自愿为战士们做饭,以保全家中仅存的三个人。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这又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这一矛盾也反映在《三吏》《三别》的其他五首诗中。仇兆鳌《杜诗详注》引张曰:“凡公此等诗,不专是刺。盖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故可已而不已者,则刺之;不得已而用者,则慰之哀之。”既刺而哀,这正是诗人思想矛盾所在。

这是一首古体诗,内容是叙事性的,但又带有抒情色彩,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处处感到有诗人在。结尾以“独与老翁别”含蓄地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达了他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

回答2:

诗歌用素描的手法,清晰如画地再现了诗人的这次亲身见闻。叙而不议,这是杜甫此类诗的特点。诗人的感情融会在平实的叙述之中,耐人寻味。一面是"夜捉人"的悍吏,一面是"逾墙走"的老翁,这是多么不平常的时期!"吏呼一何怒"与"妇啼一何苦"的对比令人惊心。而老妇的陈辞,更是催人泪下。就是这样一位老妇,竟然真的被带走了。这或许是那位老翁"逾墙"时不曾料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