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复习提纲

2024-12-25 06:31:2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
[主要考点]
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知识扫描】
一、 人口增长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1.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得数
2. 比较人口增长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人口增长模式 出现的社会阶段 主要特点 形成原因
高—高—低 工业社会以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社会初期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生产力水平低,粮食产量低,医疗卫生水平低,人口死亡率高
高—低—高 18世纪中期以后到到19世纪末出现在欧洲。20世纪50年代起,广泛的存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生产力水平明显提供,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
低—低—低 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经步入这种人口增长模式。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得到提升,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也发生较大的变化。人口出生率开始呈下降的趋势。
二、 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
目前发达国家大部分已属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起,“高—低—高”增长模式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目前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比较严重的人口问题。由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计划生育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控制人口增长。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全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也处于由传统向现代型过渡阶段。
三、 区别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
1. 环境承载力是环境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能够供养最大人口数量,可以用环境承载力来表示。
3. 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影响因素是资源(正比),还包括科技水平(正比),地区生活和消费水平(反比)。
4.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所以环境人口容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
四、 结合实例,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1. 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总特点是以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例如15-16世纪,欧洲进行殖民主义扩张,引发了7000万欧洲人迁移到美洲和大洋洲的国家和地区。二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变为人口迁入地,主要是西欧经济发展较快,吸引了大量的移民;拉丁美洲由人口迁人地变为人口迁出地,大量的人口流向美国、加拿大和欧洲,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从境外招募大批的外籍工人。
国内人口迁移:解放初到改革开发,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得。例如60年代移民支援边疆省份,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此时我国人口迁移的风向多为从东向中部、西北、东北、西南方向迁移。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量中西部农民向东部沿海就业。为了改善物质生活条件,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

第二单元 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主要考点]
 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形成原因
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知识扫描]
一、 结合实例,了解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特点
城市主要功能区 分布特点
商业区 分布在城市的中心区、街角、交通干道两侧等交通便利的地区
住宅区 住宅是城市中最广泛土地利用方式
工业区 工业区分布在城市的生产中心,一般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方。
中心商务区位置范围的变化,对城市的用地结构,功能分区,商业网点的布局和房地产的价格都具有显著的影响。
2、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城市功能区在空间分布和组合形成了不同地域结构模式,具有代表性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有三种: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即各种活动愿意付的地租水平
(3)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因素还包括交通线路分布,历史文化因素,自然地理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等。
(4)为了保护城市环境和降低成本,城市工业区向城市外围迁移;为了方便运输,工业区向外围的主要交通线附近迁移。
二、城市服务功能
理解城市规模与其服务功能的关系,比较不同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1)一个地区城镇的规模大小和数量成反比,规模小的城镇数量多,规模大的城镇数量少。
(2)理想的平原上,中心地(城镇)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
(3)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远,正六边形数量少;低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小,彼此距离近,六边形数量多
(4) 就区域总体来看,高级中心地包含低级中心地,高级中心地范围覆盖低级中心地,从而形成层层嵌套空间网络系统

第二、三节 城市化
1. 城市化概念: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又称城镇化。
2、城市化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用地规模扩大。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中的百分比是最重要的指标。
3、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
发达国家特点 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70年代后期达到了70%);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的原因:70年代后期,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
发展中国家特点 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1990年只有33%);城市发展不合理(主要是由于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以及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造成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
4、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环境质量下降 大气污染 城市居民燃烧产生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危害人们健康
水污染 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危害人体健康
噪音污染 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学习和交谈,甚至损害人体健康
固体废弃物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交通堵塞,导致时间、能源浪费;住宅表现为住房缺少、质量低劣
增加就业难度,失业人数增多 影响社会治安,还会带来贫困、内城衰落等问题。
5、城市化问题解决途径:(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措施)
a.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b.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c.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6、中国的城市化(课本40页)
第三单元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农业
1、农业的概述
①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②农业的投入:自然条件:光照、热量、水分、土壤
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
③农业的分类: 按生产对象分类:种植业和畜牧业
按投入的多少分类: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
按产品的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④农业区位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市场、交通、政策等
⑤农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区位因素 农业发展
气候 热量、光照、降水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最为密切。
水源 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是决定性因素。
地形 不同的地形区(坡度、高度),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地适宜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
土壤 不同的土壤种类,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如东南丘陵地区分布广泛酸性土壤,适合种植茶树
市场需求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 主要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园艺、乳畜业等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国家政策 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如我国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商品粮基地
科学技术 是影响农业区位的重要因素,但它是通过影响其它因素而影响农业区位。
工业、城市的发展 在城市郊区及工矿区周围,往往形成以生产蔬菜、肉、乳、禽、蛋为重点的农业生产基地。

⑥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社会经济因素 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市场区位 新兴工矿区的出现,城市的发展,城区和工矿区周围将重点生产蔬菜、肉、蛋、奶等,并发展园艺业
市场需求量 供不应求时,刺激生产,供过于求时,压缩生产,如我国90年代初苹果种植
交通条件和保鲜、冷藏技术 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例如美国东南部地区利用光照优势发展蔬菜、花卉,供应东北地区,我国北方冬季从南方的广东、四川等省大量调运蔬菜;使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成为可能,例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成为世界主要商品粮食生产基地,荷兰、丹麦、新西兰等为世界主要的乳畜产品供应国,拉丁美洲、非洲以及东南亚和南亚成为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
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
农业地域类型 分布地区 其他概况 典型案例
水稻种植业 集中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区位条件:
①高温多雨的气候
②平坦的地形
③劳动力丰富
④有悠久的历史,稻米是传统的食粮 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大牧场放牧业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地, 美国、阿根廷以牧牛为主,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以牧羊为主。
潘帕斯草原区位条件:①优良天然草场;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③海港近 采取的措施(以阿根廷为例):培育良种牛,加强牛群病害的研究;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
商品谷物农业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地 基本特征: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
作物:小麦、玉米 美国中部平原的商品农业的区位优势: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交通运输,地广人稀,
高度发达的工业
混合农业 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主要是饲养牲畜和谷物生产的混合农业 墨累-达令盆地的优点: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3、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业生产强度过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

农业生产发展引起植被、地表环境、地表辐射特性、碳循环等发生改变
3、农业生产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 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过牧、不合理
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

第二节 工业生产
【知识扫描】
一、 结合实例,说明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工厂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建设工业区和工业城市,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例如要考虑从哪里获得原料、燃料和劳动力,市场在哪里,交通是否方便,对环境影响的大小等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
1. 不同类型工业部门,其生产过程和生产特点不同,区位选择时考虑的主导因素各不相同。

工业部门类属名称 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 代表部门
原料指向型工业 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原料到产品重量大大减轻)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易变质等) 甜菜、甘蔗制糖等水果、水产品加工
市场指向型工业 运输原料成本较高(重量、体积减少不多或有增加)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易变质、破碎等) 家具、印刷、啤酒部分食品
动力指向型工业 消耗大量电能的工业 炼铝厂、冶金及化工等重工业
廉价劳力指向型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力的地区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鞋等
技术指向型工业 技术要求高,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
2.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区位因素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不断变化。例如随着高科技企业不断涌现,知识和人才因素对企业布局影响逐步加大。又如随着交通运输业发展,一些原料导向型企业可以远离原料产地,接近市场分布(宝钢和鞍钢区位选择差异)。再如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因素对工业布局影响越来越大。
二、 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地域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
1. 工业地域:工业集聚形成地域,称为工业地域。
2. 工业联系
(1) 生产协作联系:工业生产的过程复杂,工序繁多,玩玩需要许多工厂共同 协作才能完成一项产品,这些工厂之间就存在生产协作关系
(2) 地理空间联系:有些工厂虽然不存在生产工序上的联系,但布局在同一个工业区内,共同使用这里的基础设施。例如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开发区内工厂就属于这种联系。我们称之为地理空间联系。
3. 工业地域的形成: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会近距离聚集,形成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4. 工业集聚形成的地域,称为工业地域
按成因分: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和规划形成的工业地域
按发育程度分: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如食品工业),发育程度高工业地域(例如钢铁工业、石化工业、汽车工业等,其内部工业联系比较复杂,形成工业地域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往往发育形成重要工业区,进一步演变成工业城市,例如攀枝花市、鞍山市、大庆市、十堰汽车城)
5. 工业分散和工业的地域联系
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区区位优势,一些具有生产协作关系工厂并不一定集聚在一起,而是分散分布到各地,我们称之为工业分散。例如许多跨国企业工厂分布。
三、 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异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1. 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化工厂、水泥厂、发电厂、钢铁厂等)
分布规律:工厂分布在居住区常年盛行风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2. 对水源有污染的工业(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化工厂、炼油厂)
分布规律:工厂分布在城市河流下游
3. 既有大气污染又有水源污染的工业(化工厂和炼油厂)
分布规律:既要考虑风向又要考虑河流
污染工业分布规律
工业部门 污染类型 区位选择
水泥厂,酿造厂 污染空气 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季风区的垂直郊外
印染长,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 污染水源 污水排放口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化工厂,炼油厂 污染大气,污染水源 综合以上两条
发电厂,钢铁厂 污染空气,固体废弃物污染 污染空气综合以上的,固体废弃物污染要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四、工业分类

工业类型 举例 分布地区
资源密集型工业 采掘工业,制糖工业 受自然资源分布的制约
劳动密集型工业 纺织工业,服装工业 分布在劳动力丰富的地区
资金密集型工业 钢铁工业,化学工业 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原料的依赖性仍然比较大
技术密集型工业 电子工业,航天工业,核工业,激光工业 分布在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达的地区
五、历史上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的影响
历次技术革命 年代 主要标志 新出现的工业部门
第一次 18世纪60年代 蒸气机的发明 棉纺织、钢铁
第二次 19世纪70年代 电气化 电力、化学、石油、汽车、飞机
第三次 20世纪50年代 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和微电子技术 微电子,核工业,航天,激光
六、不同类型工业区的特点:
著名工业区 发展条件 发展特点
传统工业区 德国鲁尔区
(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丰富的煤炭、离铁矿区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 衰落的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由于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综合整治: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调整工业布局、拓展交通;③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④繁荣经济;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新兴工业区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大批廉价劳力、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 以中小企业为主;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分散;资本集中程度低;大多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
美国“硅谷”
(高技术工业) 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军事订货。 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比例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第三节 人类生产活动的地域联系和交通运输
【知识扫描】
一、 结合实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
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进行,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促使不同地区之间的物质、能量、资金和信息,通过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等方式进行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和相互促进、从而导致地域联系。
二、 了解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主要方式:交通、通信、商业和贸易。
了解现代交通运输系统主要方式特点比较图表。(冲A59页)
影响现代交通运输线路选择最主要的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通过科技发展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
三、 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形成较大的居民点,如河流干流与支流的汇合处常发展为城市(例如武汉市,重庆市),在河流入海口,因拥有发达的水运条件和频繁的商贸活动,有利形成比较大的城市。(例如上海,广州等)
2.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分布
古代交通工具 现代主要交通方式 聚落分布 聚落形式
北方 马 陆路 陆路干道附近 团块状
南方 船 水运 临水分布 带状
3.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的一般规律。(交通便利,取水方便)
4.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例如:随着铁路的修建,在铁路沿线和铁路枢纽形成一些新兴城市(石家庄、郑州、株洲)
又如: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以扬州市为例,见课本80页)
四、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山区交通不便,商业网点密度小,平原地区交通便利,商业网点密度大
2.城市中心区,交通便利,人流量大常形成中心商业区。(以市场最优为原则)
市区环线的边缘,市区外围的高速公路两侧常形成大型批发型商业区(是以交通最优为原则,而且地价便宜)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和环境问题
【知识扫描】
一、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
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

二、 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 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越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以及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越了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而产生。
2、 环境问题的表现包括: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还包括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例如酸雨、全球变暖、臭氧破坏)
生态破坏(水土流失、乱砍滥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自然资源衰竭(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三、 结合实例,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 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拥有量减少(原因见课本87页)
2. 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原因见课本88页)
3. 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原因见91页)
二、 可持续发展
【知识扫描】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见冲A67页
2.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世界各国协调人地关系,大多是从控制人口规模这项根本措施着手,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限定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在此基础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转变发展模式:(详见课本103页)
(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强调环境承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3.理解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 1).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趋严重的人口增长,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使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地球提供自然资源的能力和环境的自净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人类不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继续肆意开发、破坏有限的自然资源,仍然维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那么人类最终将因资源枯竭、生态失调、环境恶化而陷入绝境。
(2).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1)中国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2)中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短缺
(3)由于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导致深刻的环境危机
4.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作为社会公众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生态平衡,珍惜自然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使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获得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
(补充内容)
1、环境问题
①环境问题及其发展:
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一定的容纳和清除能力(环境自净能力)。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海洋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生态破坏(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和臭氧的破坏、资源的枯竭、生物物种的减少)两大类。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较发达地区严重(其原因是:环境承受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经济、技术水平落后;发达国家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
②环境问题的防治:
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可见: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产生的,这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从总体上讲,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防治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控制人口增长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搞好国土整治工作;参加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
2、可持续发展
①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发展:
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可持续发展:它既满足其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它的内涵概括为: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③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这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中国的环境问题:庞大的人口压力(我国以占世界约7%的耕地、3.4%的GDP供养21%的人口);资源短缺(缺水问题突出);深刻的环境危机(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所采取的主要措施:调整产业机构,开展综合利用,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