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逃课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近几年来,大学生逃课率居高不下,已经成为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逃课现象的普遍性,反映出当前高校教学问题的共存性与严重性。在加强和深化高校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深刻反思大学生逃课现象,分析其原因,以期寻找有效的解决路径,势在必行。一、大学生逃课行为的表现高校学生逃课表现为两种情况,即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显性逃课指的是没有正当理由不去上课;隐性逃课指的则是即使来上课,而且似乎在认真听,实际上注意力并未放在听课上,“形在而神不在”。通过调查发现,近几年来,大学生逃课率一直居高不下,高达54%左右。逃课特点表现为:隐性逃课高于显性逃课;逃课率随年级升高呈递增趋势;逃课率与任课教师的学历、年龄、职称呈现不平衡性;公共课的逃课率高于专业课。调查发现,学生逃课以后或去图书馆、自习室自学、上网、睡觉、恋爱、打工、参加培训等。而且随着高校对逃课行为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出现了校园专业代课族,形成变相逃课。二、大学生逃课行为的原因分析仔细分析,造成大学生逃课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高校扩招的负面影响。首先,扩招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要以降低分数、放低标准和要求为代价,来实现扩大在校生规模的目标,而这样一来,势必导致招收的学生良莠不齐,整体素质较以往学生偏低。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接受能力、对知识的渴求等方面存在着差距,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挑战,老师陷于两难境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无论是照顾水平高的学生还是偏向水平低的学生,都会招致部分学生的不满,要么学生觉得教学内容浅显,要么觉得太深奥,理解不透。不管哪种情况,最终都将导致部分学生不满授课内容而选择逃课。正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有些学生在中学时已经经过了系统的学习,基础扎实,相关的概念和原理已经非常熟悉;而另有一些学生中学时期尽管接触过,但连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都搞不明白。而学校在安排课程时,往往将不同专业的基础课集中在同一个班级上课,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次,扩招导致在校大学生的逐年递增,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师资力量的缺乏。据教育部透露,截至2005年底,我国高校在校生达到2100万,居世界第一,相反,教师的数量则明显不足。教育部要求高校师生比例不得低于1: 18,但相当多的学校还达不到此比例,个别高校的师生比例竟然低到1: 40。如此,产生的后果之一便是教师的教学任务加重,教学水平下降。有些教师一个学期就上两、三门课,有的还是新课。为了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师每天忙于备课、上课,更多的时候就是现学现卖,赶鸭子上架,根本没有更多的精力钻研教材、研究教学方法、总结教学规律。尤其作为刚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来讲,基本上没有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实践的锻炼,刚一上岗马上安排上课。如此一来,教师的教学水平大打折扣,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加之许多高校在教学条件的改善上严重滞后,教室严重不足,某些公共政治类课程的课时压之又压,或是安排六个班、四个班合堂上课,给教师组织教学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经常性的逃课也就不足为怪了。再次,扩招导致教学资源日趋紧张,各种配套的硬件设施,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由于基本教学设备得不到满足,许多高校的专业实验课因缺乏实验设备而无法进行,只是停留在理论上;教学实习、毕业实习更多的流于形式;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无法实现。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无疑为学生提供了逃课的借口。(二)学校方面的原因分析。首先,受原有办学理念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加上扩招的弊病,许多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模糊。缺乏科学定位和正确的质量观,盲目拔高、升级和攀比。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往往失却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忽略了自身的历史积淀和办学优势。由于没有科学定位和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必然导致其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不合理,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引起的后果就是学生对所学专业感到迷茫,不知道专业的培养目标究竟是什么,因为迷茫而困惑,导致学习行为的盲目,逃课便是盲目行为的表现之一。其次,高校在课程和课时安排上欠科学性。据调查,有些学校在课程安排时,没有考虑到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一些课程与专业联系不大,甚至有些课程存在着许多内容的重合,而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授课教师难免会出现授课内容的重复。课时安排不合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分配不科学,实践教学课时过少,而理论课课时过长;学生每天上课时间也过长,导致学生过于疲劳,难以保证学生能有充沛的精力去听课;教师授课任务过重,有些教师尤其是讲授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每周授课竟然达到30课时,这样的课程安排,很难保证授课质量。再次,缺乏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不能有效监督和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考试方式落后、单一,大多数课程考试仅限于笔试形式,考试内容拘泥于课本笔记,学生只要考前突击几天就可以顺利通过,这样的考试方式无形中助长了学生的逃课行为。(三)教师方面的原因分析。首先,由于在市场经济下受重利思想的影响,部分教师不再对教育事业倾注满腔热情,更多地考虑个人问题,或热衷于考研、考博、出国留学或从事第二职业。一些课程让本科学历、助教职称的教师挑大梁,甚至有的课只能由在读研究生临时抱佛脚,凑合着上。再加上一些不合理的教学评估、职称评定,对科研有硬性的质量要求,而对于教学,只要求上够一定的课时量即可,从而极易造成重科研轻教学的局面。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影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教学上的投入。其次,许多教师责任心不强,缺少爱岗敬业的思想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只是满足于向学生灌输知识,完成教学大纲的内容而已,对于授课内容则缺乏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上课时只是照本宣科。加之教师自己缺少学术底蕴与研究思考,不能将最先进的教学内容、科技发展前沿的动态融进课堂教学中。而且部分教师,包括一些讲授专业课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一些基础理论课、公共政治类课程仍然是从理论到理论,空洞教条,单调乏味,更甚者,极少数教师授课时还存在观点上的错误。一些教师缺乏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不懂得教学艺术,要么授课内容太深奥,超过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水平;要么内容过于肤浅简单,学生得不到任何提高。在教学方法上,很多教师基本上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很少与学生交流、互动,形成教师讲、学生记、考试时间背笔记的状况。因此,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刻板、机械,教学效果差,成为大学生逃课的首选原因。(四)学生自身的原因分析。首先,巨大的就业压力,造成大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行为带有盲目性。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许多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能随之改变和适应,悲观估计就业形势。许多学生不能很好地设计大学生活,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力,行为带有一定盲目性,比如盲目的考研、考证、提前打工赚钱、盲目放弃等。其次,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导致大学生逃课。当今的大学生务实、求新、求变、求异,追求个体的自由,主体意识增强。他们有理想、有思想、有自己的是非判断和选择。而且大学生正值求知全盛期,与中学生相比,对知识的渴求更加强烈。因此,当他们难以从课堂上获得有价值的知识时,必然促使他们失去上课听课的兴趣,宁愿受违纪处分也不愿再去听课。答案补充
三、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对策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造成大学生逃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着力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一)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控制高校发展规模,科学评价高等教育质量。为高校的健康发展提供体制和制度的保证,从源头上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通过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放松对高校的行政管理,给与高校一定的自主权。首先,各高校必须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资源、办学基础,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发挥自身优势,科学定位,合理设置专业,进行学科建设,突出特色,培养多类人才。其次,教育部要从制度上控制大学招生规模,制定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合理引导高校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和教育质量观。答案补充
[太长了,贴不完,你联系我吧](二)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严格规范管理。做到管理人性化,课程安排合理化,教学质量评价科学化和规范化,监督管理制度化,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高校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坚持教学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制度、财力等方面切实保障和改善教学基本条件,完善教学设施加强对学生就业观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树立正确积极的就业观念,减轻就业的心理压力,减少行为的盲目性。制定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以此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督促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激励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进行考试制度的改革,学校应给与教师一定的自主权,根据学科的特点和课程的性质,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不能将所有的课程考试都局限于笔试,考试内容拘泥于书本,而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考察和锻炼。课程安排尽量做到科学化,坚持课程安排与专业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各个学期教学任务之间的关联性,避免课程安排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偏离以及学期课程安排太拥挤或太少的情况。(三)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答案补充
[接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根本上避免大学生逃课行为的发生。教师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就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应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既要成为人类文明知识的传播者,又要成为学生道德的启蒙者、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从某些角度来说,课堂能否吸引学生,能否留住学生,取决于授课教师的授课内容和讲课艺术。为此,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本着为自己、为学校、为学生、为社会负责的态度,结合社会经济发展与学科特点,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真正能够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获得宝贵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课堂,眷恋课堂的情结心态。(四)大学生应该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念,减少盲从和迷茫。每位大学生都应该好好珍惜大学时光,客观分析认清自我,科学定位,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能够客观认识大学的学习、生活,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积极主动地学习。正确对待当前的就业形势,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念,不能任意放纵自己的行为而逃课,本着对自己负责,对老师的尊重态度,每位大学生应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减少盲从和迷茫,全心投入课堂,做课堂的真正主人。
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