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帝黄初年间(公元220-226),徐庶事魏国,官至中郎将、御史中丞。后数年,病卒.
被迫降曹后,徐庶作过中郎将,御史中丞。但无论是《三国演义》 ,还是其他史书,都未交代这位三国著名人物的去处,是作者无意间忽略了这样一个重要的人物,还是出于某种考虑有意识地避开不谈?我们无从考证。徐庶的去处也众说纷纭,在胶南近年整理校注的编纂于清乾隆年间的《灵山卫志》中找到了关于徐庶在胶南隐居传说的记载,胶南的帽子峰现仍有徐庶庙的遗迹,胶南民间有许多关于徐庶的传说。
在胶南还有“徐庶不离帽子峰”之谚。在《灵山卫志》中就记载有徐庶在胶南活动的传说。他被乡人奉为神仙,传颂方圆数百里。若干年后,人们在大珠山帽子峰建起了徐庶庙,从此香火不断,供奉达到了狂热的程度,无事不求。过往渔民和胶南、胶州、诸城、高密等地的群众都来进香,十分敬重。象南方人出海前拜祭妈祖一样,此地人出海则是到徐庶庙叩拜。
记不大清楚了,貌似一直在曹操身边的
徐庶,字元直,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汉末三国时期人物,本名福,后因为友杀人而逃难,改名徐庶,自此遍访名师,与司马徽、诸葛亮等人为友。先曾仕官于新野的刘备,后因曹操囚禁其母而不得不弃备投操,临行前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之才。此后徐庶仕魏,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这是百科来的 ,记得问度娘哈
赤壁之战后,一直在防守西凉,但在《千古智圣》中,结局是被司马懿骗至阵前,自刎于诸葛亮面前。
徐庶在火烧赤壁之前跑去戍边了。所以曹操的北部边陲始终是安定的,这是徐庶的功劳。
老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