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般将老虎称为“大虫”。老虎是兽类属毛虫,老虎又被称为百兽之王,而“大”有“为首”“为长”“排行第一”的义项,所以称虎为大虫,就是兽中之王、毛虫类的首领的意思。
古人不管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走的、爬的,又或者是在水里游的,把所有动物都叫“虫”。禽类为羽虫,兽类为毛虫,虫类为介虫或甲虫,鱼类为鳞虫,人类为倮虫(所谓“倮”,就是无羽毛鳞甲蔽身之意)——合称“五虫”。在《大戴礼记·曾子天圆》说到,毛虫中的精华为麒麟,羽虫中的精华为凤凰,介虫中的精华为神龟,鳞虫中的精华为蛟龙,倮虫中的精华为圣人。
但是,“虫”的词义并不巩固,后来缩小到只指昆虫和虫类小动物了。汉初学者缀辑的《尔雅》就特别设了《释虫》一篇,与《释鸟》《释鱼》《释兽》相并列,这就和今天人们把动物分为鸟兽虫鱼四大类完全相同。《尔雅·释虫》中说到:“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豸”是指无脚的虫,虫豸并称,泛指昆虫和类似昆虫的小动物。
老虎被称作“大虫”的,最早有文字记载的的是晋代干宝的《搜神记》,其中有文字讲到“扶南王范寻养虎于山,有犯罪者,投于虎,不噬,乃宥之;故虎名大虫。”但是这段文字并没有解释虎被叫做大虫的原因。在《水浒》中有写到“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於巳午未三个时辰结夥成队过冈,请勿自误。”,以及武松在景阳冈醉卧大青石上时,“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大虫即老虎…详阅初中课文《景阳岗》节选……树后跳出一只掉睛白额大虫……
老虎,水浒传中说武松上山遇大虫,民间又说“武松打虎”
老虎在唐代以前就称老虎,但是唐代以后改称大虫,原因是为避唐太宗的祖父李虎之讳。
武松打虎看过吗?水浒?孙二娘?母大虫,母老虎?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