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的作者是谁? 能给介绍详细的资料吗?

2024-10-29 08:08:3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月光曲》的作者是阿希尔-克洛德·德彪西。

德彪西1873年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钢琴,那时他才十一岁。后来,他又在这个学院里从师杜朗和吉洛学习和声和作曲。

1889年,德彪西在巴黎参观“万国博览会”,这里一些东方国家展览厅里都放送东方音乐,德彪西新奇地发现,这些东方国家音乐的曲调、和声、调式……等等,都和他从学院里学到的东西截然不同,这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并对东方音乐作了些研究。

以后,他常常在创作中运用东方的五声音阶以及一些不同于西方传统作曲的新手法,例如不协和和弦、平行五度的运用等等,后来,他又接触了印象主义诗人、画家,非常赞成他们的主张,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德彪西确立了一种崭新的音乐风格——印象派风格;

在德彪西之前,音乐虽然也和各种流派,但他们都是以旋律为中心,旋律在乐曲中占主导地位;而印象派则更注意的是音乐色彩变化以及它们反映在人们脑子里的印象。其它一切如旋律、和声、调式、调性、节奏等都是创造色彩的手段。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1、这支曲子,作曲家不是作为一首钢琴小品写成的。它原来是《贝加摩组曲》中的第三段,这部组曲写于上世纪初,全曲由四首乐曲组成。

2、作曲家写这个作品受到诗人吉罗的叙事诗《月光比埃罗》的影响。这首叙事诗是讲:在意大利贝加摩地方有一个叫比埃罗的青年陶醉在象征理想的月光下,他因为沉湎于物质生活为月光所杀。最后,由于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得到了月光的宽恕,又回到了人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月光曲

回答2:

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

贝多芬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强、敏感激动的性格。22岁开始终生定居于维也纳,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间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于维也纳去世,享年57岁。

扩展资料:

这首曲子一共分为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持续的慢板,升c小调,2/2拍子,三部曲式。为奏鸣曲形式的幻想性的、即兴性的柔和抒情曲。一反钢琴奏鸣曲的传统形式,贝多芬在本曲的首乐章中运用了慢板,徐缓的旋律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伤感。

第二乐章,小快板,降D大调,3/4拍子,三部曲式。贝多芬在这一乐章中,又一次“反其道而行之”,改变了传统钢琴奏鸣曲中一向作为慢板乐章的第二乐章,而采取了十分轻快的节奏,短小精悍而又优美动听的旋律与第一乐章形成鲜明的对比。本乐章起到了十分明显的“承前启后”作用,第一乐章与第三乐章在此衔接得非常完美。

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升c小调,4/4拍子,奏鸣曲式。本乐章拥有精巧的结构与美妙的钢琴性效果和充实的音乐内容,急风暴雨般的旋律中包含着各种复杂的钢琴技巧,表达出一种愤懑的情绪和高昂的斗志。直到全曲结束之前,还是一种作“最后冲击”的态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贝多芬

回答3:

《月光曲》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1801年贝多芬在经历情感波折后创作出来的钢琴奏鸣曲,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后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而冠以《月光曲》之曲名。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

贝多芬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强、敏感激动的性格。22岁开始终生定居于维也纳,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间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于维也纳去世,享年57岁  。

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因其对古典音乐的重大贡献,对奏鸣曲式和交响曲套曲结构的发展和创新,而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 。

扩展资料:

人物影响

贝多芬创作的九部交响乐,两首弥撒曲,还有不胜列举的序曲、协奏曲、奏鸣曲和弦乐四重奏曲,深深影响了后来作曲家的风格,例如:交响乐《英雄》、《命运》、《田园》,第九交响乐的最后乐章《欢乐颂》;序曲《爱格蒙特》;第五号钢琴协奏曲《皇帝》;《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等等已是家喻户晓。他为人类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而被世人尊称为“乐圣”。

人物评价

多芬的一切,他的敏锐,他对世界的感受,他那独特的智慧和意志,天公对他的独特构造方法,他的理想,还有他身体中的特有物质,他的脾性等等,都是欧洲那一特定时代的代表。(罗曼·罗兰评) 

人们知道,器乐在整个19世纪余下的时间的发展都是在他的符咒之下,没有一个音乐领域的真正灵魂不是归于贝多芬。(保罗·亨利·朗评)

和他那个时代的人们一样,贝多芬也对周围的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摆脱了灰心丧气的深渊,重新又达到了希望的顶点。(房龙评) 




回答4:

是曲子还是课文?
曲子: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1801年贝多芬在经历情感波折后创作出来的钢琴奏鸣曲,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后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而冠以《月光曲》之名。这是一首享誉世界的名曲。
曲子作者: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
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
又名:《月光奏鸣曲》或《月光》

课文:主要内容:本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兄妹而为他们弹琴,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激发了贝多芬即兴创作了《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表现了伟大音乐家贝多芬的善良品格——对穷苦人的同情和热爱,以及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源于对生活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文中并没有注明是谁写的,可能是精明的出版商即以“月光曲”为标题杜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这首奏鸣曲是贝多芬的早期作品,其时正是古钢琴向现代钢琴发展转变时期,由于此曲第一乐章使用延音踏板非古钢琴所能企及,所以此曲是第一部只适用于钢琴演奏的作品。

曲子:(有两个人写过)在德彪西的作品里,除了钢琴曲《月光》,还有两首以《月光》作为曲名的歌曲,它们是根据诗人保尔·韦莱纳的诗篇谱写的。可见德彪西对“月光”这一题材的喜爱。意大利音乐评论家加蒂听了德彪西的钢琴曲《月光》后评论说:“上行的琶音多么轻盈!好似涌起一股喷泉,然后,在主音和属音的交替中恢复平静。主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上伸展出来的。它宽广、嘹亮而富于表情。”

回答5:

乐圣贝多芬的《月光曲》钢琴奏鸣曲写于1801年。那一年贝多芬在信中承认他对耳疾的恐忧。他在一封信中还写道:“我现在正过着一种稍微愉快的生活,这种改变是一个爱我,也为我所爱的可爱的,迷人的女孩带来的......不幸的是,她不是我这个阶级的人,而且目前我还不能结婚。 信中所说的“可爱的,迷人的女孩”就是十七岁的朱丽叶塔,她是贝多芬的钢琴学生。她可能还是贝多芬作品第十八号之一弦乐四重奏中慢板乐章灵感的来源。 这首奏鸣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曲”,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什塔勃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而来的。关于此曲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当贝多芬给一对盲人兄妹演奏钢琴时,风将蜡烛吹灭了。当时月光静静地洒落在这个贫困的小屋里,洒在钢琴上和三个人的身上。有感此情此景,贝多芬即兴创作了“月光”奏鸣曲。无论如何,“月光”这个名称使这首奏鸣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曲。
第一乐章-持续的慢板,升c小调2/2拍子,奏鸣曲式
这个乐章情感的表现极其丰富,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阴暗的预感。虽然伴奏,主题和力度的变化不大,但仍通过和声,音区和节奏的变化,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心弦的波动。 这首奏鸣曲包含着贝多芬最原始的构思。它所依据的题材很简单:乐曲一开始,由不断流出的三连音构造了无边的幻想,四小节后,主部主题在中音区淡淡地出现。它细致而沉静,略带些忧郁。1段1分18秒在B大调上出现了副部主题。展开部由主部主题开始。三连音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区,呈现出急躁不安的情绪。随后,进入再现部,主部主题平静地再现,副部主题以升c小调的面目再现,然后以低音继续奏出基础动机的Coda,慢慢地消失而结束。
第二乐章-小快板,降D大调,3/4拍子,三部曲式
这个乐章比较短小,李斯特形容这个乐章为“两个深渊中之间的一朵花”。它以迥然不同的轻快表情将第一乐章的沉思默想和第三乐章的紧张气氛衔接地非常完美。 第一段是连奏与断奏相呼应的主题,然后再以变奏加以重复。中部也保持在降D大调。2段1分13秒再现第一段。这个乐章好象是瞬息间留下的温存的微笑。
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升c小调,4/4拍子,奏鸣曲式
虽然在调性上与前乐章有紧密的联系,但表达的感情则完全不同。第一主题是热情不可遏制的沸腾和煽动性,犹如激烈的狂怒,又好象是连连的跳脚声。 第二主题像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申诉。它临近结束时连续的八分音符,斩钉截铁般的节奏,表现了热情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经过短短的展开部后,内心的激动表现得更为强烈。在尾声中,沸腾的热情达到顶点时,突然沉寂下来,但汹涌澎湃的心情并没有就此平静。贝多芬曾说过他的作品二十七号的两首奏鸣曲都像幻想曲。他指示《月光》奏鸣曲的乐章之间要紧接不要有停顿,这样才能从开始乐章以暗示性的方式逐渐展开,进入到错综复杂的终乐章,而得以提供一种凝聚高潮的感觉。贝多芬这一时期的奏鸣曲充满了尝试性的作法,他企图重新评价奏鸣曲式主要的创作原理。一般来说,如要遵循传统的格局,奏鸣曲式往往只出现在一个乐章里,而通常在第一乐章,但贝多芬打破了这种模式,《月光》奏鸣曲是古典乐派开始朝浪漫乐派转变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