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就业形势如何?

2024-12-18 13:59:1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随着各大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毕业生的人数达212万,2004年毕业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2.1%,2005年毕业达到了338万人,保守估计20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到600万。虽然政府在不断增加就业机会,而面对不断增加的就业人群,那只是点毛皮而已。大学生就业问题仍然不容乐观。

一、根据相关资料,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有一下几个特点:

1.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差距太大
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有关资料表明,从2001年至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413万,是扩招前的4倍;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这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直接原因,相信这也是社会公认的。

2.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前些年,出现了几个热门专业,如计算机,土木工程等等。不可否认,这些专业至今仍然是热门专业,仍然是社会的焦点问题。致使众多考生纷纷报考这些专业。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认为的:既然是热门专业,那么社会上的需求量就大,工作自然就好找。这话不假,可是,当所有的人都这么想的话,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虽然需求量大,但学习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经超过饱和。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扎堆现象。这也就是为什么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们找不到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3.薪水与自己心中的希望值不符
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其实,这就象军人打仗一样。能带兵打胜仗的将领,不一定受过什么好的教育,但通过实践,他们可以带兵打出漂亮的一站;而那些从学校里学出来的将领却未必有那样的本领。因为他们只是通过理论来看战争,很少付诸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真要上战场的时候,有些事情跟纸上的并不一样。所以,即使是名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能自以为是,有些事情并不象想像中的那样。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现在的大学生们的薪酬期望值普遍下降,有的甚至开到只有800元,但这毕竟只是少部分,仍有大部分毕业生的期望值高出社会现实水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高不成,低不就。”中的“低不就”。

4.各企业选人挑剔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

二~ 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1.社会竞争激烈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这个数字是令人无法想像的。所以,根本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都有自己的岗位。换句话说,也就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正在逐渐减小。而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却是逐渐增加的,而且,增加之势远远大于减小之势。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精兵简政,虽然私有企业不断增加,但就业岗位少,不能从更本上解决问题。另外,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年年在扩招,毕业生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社会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再过两、三年,我们的毕业生人数将成倍地增加,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待业毕业生,这个将会是一个盘大的数据,给就业带来严峻的考验。

2.扎堆现象
专业扎堆现象在上面已经跟大家讲过了,下面就来说说就业单位扎堆和地区扎堆的问题。大多数毕业生都把高薪的外企当作就业的首选,根据相关资料我们可以看出,2006年的毕业生把外企当作就业首选的百分比高达29.85%,将近三分之一。其实,外企并不是容纳大学毕业生的最主要力量。另外,还有15.2%的高校毕业生把政府机关当作就业单位的首选,这就使得报考公务员的人们越来越多,"公务员热"不断升温。由于北京,上海等地区相对较为发达,人们通常会认为,那里的就业机会会很多。因此,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地区就首先选择此类地区,从而形成了地区扎堆的现象。而相对不发达的地区,象大西北,西藏等地区却没有那么抢手,其实这些欠发达地区才最需要人才,去建设,去发展。

3.其他原因
除了上述2大原因之外,还有许多各方面的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就业问题,如性别问题,相关资料表明,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率比男性毕业生低6.4%。还有,城乡区别问题。据报道,来自农村的毕业生的就业率比来自城市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低10.09%

回答2:

  以下呢是我摘抄自别人文章的哈:
  2011年 在上海虹口足球场一个招聘摊位前,一名东华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应聘行政文秘岗位,被拒后又转到另外一家企业选择了人事岗位,结果仍是“未被考虑”。两家拒用企业认为,这样的文科毕业生虽然揣着文凭,其实不具备实在的技术本领,社会经验也并不充分,“光有文凭没啥用。”
  记者对这场招聘会的招聘岗位作了粗略统计,发现一线技术岗位人才需求最紧俏,招聘岗位数最多,估计占招聘岗位总数的一半以上;金融、房产岗位占两成半,且以销售岗位为主;专门招大学生的岗位估计不足总数的两成。10多名参加此次招聘的工作人员都对学而不专的大学生摇头,“现在的企业越来越对‘万金油’型的大学生和徒有虚名的大学生不感兴趣。”一边是技能、技术人才被企业“热恋”,一边是急切就业的大学生却频频着遇冷屁股。
  为什么目前掌握一定技能的职校生就容易成为就业市场的香饽饽,而本科文凭不再是“香饽饽”呢?是因为用人单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早已转变了用人观念,他们往往看重的是一技之长和较高的吃苦耐劳的素质,在人才选择上渐趋理性,已从(赶时髦)的重学历转向(更现实)的重能力。
  这个问题破解其实很简单,只需给当代大学生插上一双能飞的“翅膀”,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目前就业市场就业岗位大多集中在司机、保安、电梯维修工、汽车修理工、绿化工、面点师、物业维修工、送水工、食堂厨师、普工、钳工、模具、电焊工、库管、水电工、装配电工、操作工、机床工、铣床工、印刷工等等,试想本科生有谁能去干这样工作呢?他们多半都想找一个能挂QQ工作的岗位、找一个即开心又体面工作,作着一夜暴富的美梦。
  这样岗位有吗?有的。靠拿纳税人的钱过活的单位是可以实现大学生的梦想的。如果你爸是李刚,一定很实现这个梦想的。但大多少大学生们的爸爸却不是李刚。
  大学生辛苦四年的大学本科文凭就真的是废纸一张吗?不是。有文凭都不行,没有文凭是万万不行的。文凭+技能打造成复合型的人才是大有作为的,新三百六十行中就缺这样的人才,有心计的大学生们应该准确的做出一个职业规划,尽早脱离就业被边缘化,职场颇着冷遇的尴尬局面。

  ——青岛雅威职业培训学校

回答3:

社会发展和国情经济容纳不了这么多学生,现在生产企业工厂操作工都是大专起,
是浪费人才还是?部分企业为了发展采用人海战术,
只是农村和社会底层出来的学生比较可怜罢了

回答4:

不容乐观

回答5:

我要看局势,不要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