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伯其人
项伯这个人,首先是不亲。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项伯是项羽的叔叔——“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项羽幼年失怙,季父可以说是血缘最亲的人了。然而就是这位季父,在关键的时候胳膊肘往外拐,看似无意实则间接地断送了侄儿的江山。项伯悄悄去刘邦军中,初始目的是很简单的,就是去救自己的好朋友张良。因为项羽对刘邦先入咸阳大为恼火,起兵要灭刘邦;项伯怕张良在战火中玉石俱焚,因此先偷偷给张良报个信,让他赶紧逃命。按说这也没什么,张良救过项伯的命,现在项伯投桃报李,反过来救张良一命也是理所当然。但是项伯接下来做的,就太对不起自己的侄儿项羽了。张良得知此讯,赶紧报告了刘邦,刘邦于是主动与项伯约为婚姻。有了儿女亲家这层关系,接下来的鸿门宴中,项伯就完全站在刘邦这边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紧要当口,是项伯拔剑起身护住了刘邦,使得项庄无从下手,紧接着樊哙拥盾而入,化解了这场危机。刘邦的一杯酒,竟然顶过了叔侄的血缘关系,使人不得不怀疑项伯此人,到底有没有亲情观念。项伯不至于愚蠢到认不清当前的形势:帮刘邦,就是在害项羽。当然,情况也可能是这样:项伯不但不愚蠢,相反还精明的很。他早就洞察到了项羽的灭亡和刘邦的胜利,因此早早地以实际行动向刘邦靠拢了。项羽此人,最重情义,不可能对自己的叔叔不好;因此排除了叔侄之间有仇的情况,何况《史记》中也没有记载。那么,就是项伯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投奔刘邦了。当然,这只是我以小人之心的一种猜测罢了,但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不得不佩服项伯的精明,也不得不从内心里鄙视他的为人了。
项伯不但不亲,而且不忠。虽然是项羽的叔叔,但二人之间还是主臣关系,就像《三国演义》里的刘关张一样。项伯在大战前夕,只身前往刘邦军中透露军事机密的行为,即使扣上一顶“通敌”的帽子也毫不为过。《论语》曰:“吾日三省吾身:与人谋而不忠乎?”项伯为人臣而不忠于主,是一种品质问题。因为项伯的这种不忠,并不是被敌人抓住了无奈投降,也不是像韩信那样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而弃暗投明,而是自己主动上了刘邦的贼船。在当时那种情况下,项羽既然决定发兵攻打刘邦,那就表明刘、项集团之间的关系,已经变成了敌对性质。这个时候去和敌对集团的领导人结儿女亲家,这不是不忠又是什么?上文说了,按照我小人之心的猜测,也可能是项伯早预料到了项羽必败的结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先到刘邦那里寻条后路。那么,刘邦要和项伯约为婚姻,岂不正中了项伯下怀。虽然彼此都明白,这个“儿女亲家”完全是一种政治手段,但最起码也是个名分,有了这个护身符,项伯可以说左右逢源了:万一项羽真把刘邦灭了,那自己就堂而皇之地成了皇叔;要是刘邦后来居上取得胜利,那自己也是皇帝的亲家了。不管此猜测是否成立,反正项伯在双方剑拔弩张的关键时刻,跑去把最高军事机密泄露给了对方主帅,这种行径就是大大的不忠。
二,项伯改变了历史。
项伯作为一个配角,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前后总共只有两个镜头。然而,正是这仅有的两次露面,却改变了刘、项之间故事的情节,改变了楚汉相争的结局,因此,也就改变了历史。
项伯出现的第一个镜头是密入刘营。项伯偷偷跑去刘邦军营时,是为了救自己的好友张良。而张良作为刘邦的心腹,得知了如此重要的情报,焉有不汇报之理?因此,项伯若不去找张良,也就不会见到刘邦,刘邦也就不会得知这一情报,也就不会有后面的鸿门宴了。其结果,很可能是刘、项两军硬碰硬的大干一场,然后就像刘邦自己估计的那样,被项羽灭掉。
项伯的出现的第二个镜头是鸿门宴。项羽要杀刘邦,鸿门宴是最好的时机,所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杀之易如反掌。但项羽讲仁义,不肯乘人之危。范增实在没办法,才设计了项庄舞剑这一幕。就在刘邦性命危在旦夕之时,是项庄,拔剑起身护住了刘邦,解了刘邦的性命之忧。试想,如果项伯不拔剑保护刘邦,很可能项庄冷不丁一剑就要了刘邦的命,那么楚汉相争到此也就戛然而止,也不会有后来的大汉帝国了。
因此,项伯虽然总共就正儿八经地上了两回镜头,但每次都足以改变历史的进程。鸿门宴一幕,表面上主角是项羽和刘邦,但我看来,真正的主角却非项伯莫属。
三,项羽与刘邦
上文批判了项伯的不亲不忠,因此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项羽为什么不杀了项伯呢,这样的人留着做甚?项羽虽然迟钝,但鸿门宴上项伯如此露骨的表现,即使是木头人也会察觉到此中的微妙。项羽之所以没对项伯怎么样,还是因为他的优柔寡断和重感情。一方面,作为自己的叔叔,项羽是无论如何也不想背上“弑叔”这个名声的;另一方面,既然在鸿门宴上,项羽连杀刘邦都下不了决心,当然更没有理由杀项伯了。
无独有偶,在刘邦阵营中也有一个项伯式的人物,那就是左司马曹无伤。曹无伤看到刘、项之间的势力对比如此不均衡,也萌生了投奔项羽的想法——当然,他是带着情报来的,那就是告诉项羽,刘邦入咸阳有为王之志。项羽对此勃然大怒,因此才起兵要灭刘邦。但项羽是如此的愚蠢,他居然在鸿门宴上大大咧咧地告诉刘邦:“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这样大方的“暴露”自己的线人,真是天真地让人哑然失笑!刘邦可不是项羽,从鸿门宴脱身后回到营中,“立诛杀曹无伤”。“立诛杀”——也就是说,回去之后什么都不干,第一件事就是先杀了这个吃里爬外的家伙。可怜的曹无伤,可能至死还不知道,“出卖”自己的,竟然是自己想要投奔的项羽。在这件事上,最为鲜明地体现了刘邦和项羽之间的差别。项羽这样的人,适合做兄弟、做朋友,但是他在政治上成不了气候;而刘邦就是一个无赖,他符合近人李宗吾“厚黑学”的标准,能够在政治上笑到最后。
再说项羽的失败。大功告成后,刘邦曾颇为自得地总结胜利经验说:“此三者(注:张良、萧何、韩信),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刘邦为项羽总结的失败原因是很精辟的——有人而不能用。但他只说对了一个方面,从“用人”的角度讲,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项羽身边出了项伯这样的人。试想:连自己最亲的人都出卖自己(虽然这种出卖可能是无意的,但毕竟是客观存在的),焉有不败之理?外面的敌人可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但祸起萧墙之内而不察,察而不能断,也难怪范增会气愤地说:“竖子不足与谋”了。总之,从项伯就可以看出,项羽就该亡。
因此,虽然讨论的是项伯,但项伯的演出是以项羽和刘邦为衬托的,就像一个人在挑担,哪一边偏了都不成。描写一个项伯,也就顺势牵连出身后的刘邦和项羽。从整体看来,如同一部电视剧,领衔主演是项羽和刘邦,但在某一集里,主角却非项伯莫属。
最后再扯几句,关于项伯的结局问题。《项羽本纪》的末尾交代了一句:“(刘邦)乃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为刘邦的成功立下了大功,还是其儿女亲家,被封侯也是理所当然的了。只是不知道,项伯在接受这个爵位时,内心里会不会掠过几丝对侄儿的惭愧之情呢?至于桃侯、平皋侯、玄武侯是谁,《史记》中没有提及,我们也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都是项羽的宗族。被刘邦改姓“项”为姓“刘”,还是被“赐”,项羽九泉之下有知,肯定会发出“胜者为王败者寇”的悲叹吧。
项伯是应该是一个有勇有谋之人,项伯可以灭英布,说明其军事才能并不低,并且在项羽军中多次随项羽东征西讨,帮助项羽据守后方,也说明其可以独挡一面,有帅才,只是史书上只记载了项羽,忽略了其他人的记载,包括项羽手下的其他将领也是这样,就连项羽的叔父项梁在史书上不是也少有记载。再说项伯史书上记载的两次劝谏,第一次是鸿门宴,且不论项伯与张良、刘邦的私会是真是假,鸿门宴不是像电影上演的那样是刘项的私人聚会,而是十八路诸侯论功行赏的论功会,刘邦是首入关中的大功臣,项羽难道可以对刘邦无罪而诛,有人会说刘邦据守关隘阻项羽,我觉得这纯粹是子虚乌有的东西,试想当时到处是大战,流寇、逃兵,如此重要的关隘怎么可能不派兵把守,而且据史书记载,还没打,守关的士兵都跑了,可想而知刘邦根本就没有派强将重兵,估计也就是派了小股部队维持一下治安,不要忘了秦以关中之险轻松就可拒六国之兵,由此看来刘邦可以说是无过的,至少是无大过,而且有大功,项羽如果当着十八路诸侯的面直接将刘邦诛杀,试想会是什么后果,这里再澄清一点,当时的项羽四十万大军其实多半是各诸侯联军的人马,项羽的人马应该只有八万不到,这个是有史料记载的,且以项羽的为人也根本就没打算这么办,所谓鸿门宴的真实场景早就被演绎的面目全非了,说到这里顺便再说一下项羽为什么没有称帝,而是分封诸侯,很多人人说项羽短视,其实不然,这时候的项羽根本就没这个能力,首先军事力量不够,项羽虽然勇猛,但是兵少,可以说主要军事力量还是各路军事联军,不要相信对项羽的神化,几万人对好几倍的敌人,直接灭的渣都不剩,可以说项羽当时是清醒的,只能按当时诸侯约定以灭秦功劳大小分封诸侯,而后再积蓄力量对各路诸侯逐个击破,比如后来攻齐。从这里也可以看到项羽不可能诛杀刘邦,也不能诛杀刘邦,如果做了只有两个结果,一是诸侯联军当场哗变,项家军直接嗝屁,第二种结果就是背义,成为诸侯共同讨伐项羽的借口和导火索,而且就关系而言,项刘同为楚军,且刘曾为项的手下,如果在当时项羽非要找一个盟友,最合适的恐怕也是刘邦,而且项羽早有信心当时刘邦不敢反,鸿门宴也只是探探刘的口风,敲打敲打他,最后把他封到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并趁机削弱了刘的兵权,让刘邦没有发展空间,可谓是上选。
第二次劝谏是阻止项羽杀刘邦之父。试问,项羽杀了刘父,刘邦就会投降么,显然不可能的,只会结成死仇,更加失却民心,落个残暴的恶名,而项羽最终落败的原因也正是不得民心,韩信、英布、陈平这些最终决定成败的关键人物都是从项羽身边叛逃到刘邦身边的,而且还是在项羽强势的时候,试问这是什么原因?就连项羽的亲族项襄也在刘邦彭城大败之后反降了刘邦。项羽刚愎自用,嗜杀成性,弄得天怒人怨,尽失民心,虽然作战勇猛,却无谋略,往往是西驰东突,疲于奔命。而项羽所谓的杀刘父也不能是真杀,也就是要挟之言,人质活着才有价值,一刀咔嚓了还有什么用,项羽冲动,项伯这里阻止可以说是明智的,从后来刘邦善待项氏亲族(项氏四人封侯),也可看到这一选择的明智。还有人说项伯别的时候不劝,为什么只劝这一次,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偏激之言,史书没有记载,只能说我们不知道他劝了没有,而不能作为他没劝的证据,写史书的人只记载一些关键时刻的只言片语,不可能每一次都写的,要不史书写成项羽某日要杀某某,众人劝,众人为某某某、某某……又一日,项羽要杀……这样的史书真的是没法看了,史书不是某人的日记。言归正传,项羽坑杀秦军众人拾劝了的,只是没有成功,根据现状最终坑杀秦军,这个更近似于一项军事决议,有很多说法,这里就不深究了;项羽屠齐,项伯作为大将镇守后方,这个没法劝;至于英布叛逃,项羽尽诛英布亲族,史书没有记载劝了没,不过以项羽的性格,和秦时对待叛将的态度,劝也劝不住是真的。
根据史料记载,项伯侠气重义,年轻时受张良之恩,而后一直不忘,此为义,劝阻项羽滥杀无辜,此为仁,任侠恩仇,战功卓著,此为勇(自己看史料,不解释了),史书上几次不多的记载,也侧面反应了其对时局的把握准确,此为智,项羽众叛亲离,项伯一直追随项羽,直到项羽战死天下一统,才投降刘邦,此为忠,并且在以后帮刘邦平定了英布之乱。
说了这么多,不一定能说明项伯是个好人,至少也不是一个不忠不义之辈,希望大家能多了解历史,对历史人物有一个中肯的评价,不要因为那些影视作品上面的演绎,而错误的的打这就当成了历史,而在心中建立错误的史实,要用一个公正之心去了解历史。
项伯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是间接支持中华民族统一事业的功臣。 然而项伯的所作所为都是基于自己个人利益的考虑,虽然间接达到了快速统一的目的,但是完全忘记了民族大义,只能说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人。
项伯于险难中不忘朋友,有恩图报,不辞辛苦,表现出了一种高尚的仁德情怀,这是极为可贵的,但他忽略了两个问题: 一是秦灭后刘邦与项羽已成一对生死对手,自己身为楚军高级将官,当朋友之谊与政治利害相冲突时,究竟应把什么放在首位;二是要让张良离开霸上,可以找出多种借口,未必一定要把实情相告知。当真话有泄露军机之嫌时未必不可以说些善良的谎话。项伯对两个问题显然均未考虑,他把朋友之谊凌驾于政治关系之上,也没有说谎话的准备,因而向政敌之友泄露了自己军中最高机密。
在《鸿门宴》中,项伯不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但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没有项伯,项羽对刘邦的战争第二天可能就会发生;没有项伯,刘邦可能不会也不敢轻易到项羽军营来;没有项伯,鸿门宴上,刘邦不仅难以躲过项庄的刺杀,更难以轻易脱身;没有项伯,刘邦即使脱逃,恐怕也很难摆脱被追杀的厄运……然而,关于“项伯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项伯是一个重情重义、知恩图报的人,有人却说项伯是一个吃里爬外、是非不分的人;有人认为项伯是个叛徒,顾小义而违背大义,有人却说项伯只是一个头脑简单的人,没把问题想得太复杂,缺乏政治头脑和政治远见,……
下面抄录《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史记·留侯世家》中有关项伯的记载,并简要点评,真诚希望广大同仁能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1、《史记·项羽本纪》中,“鸿门宴”部分关于项伯的记载见课文。
点评:略。
2、项王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
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刘邦之父——笔者注,下同)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项王从之。(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点评:楚汉相争中,项羽抓了刘邦的父亲及妻子儿女,在长期相持不下时,想要拿刘太公来胁迫刘邦出战。项伯应该能够看出项羽的这一意图,但却直接站出来为刘邦的父亲求情。“为天下者不顾家”,从道义上来说,两军对垒,拿对方的家人相要挟是不可行的,“虽杀之无益”,但做为项羽阵营中的主要人物却说“只益祸耳”,明着是替项羽着想,实际上是在帮刘邦的忙,为自己留后路。
3、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便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
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乃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氏。(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点评:太史公在《项羽本纪》结尾处,叙述了项羽死后,其初始封邑鲁地百姓愿为他死节之事,因汉把项羽之头出示给他们,向他们证明项羽已死,鲁人才投降。然后,太史公又交待了诸项氏的情况,特别指出项伯被封为射阳侯。这在事实上就和鲁地百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太史公对项伯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4、十二月(汉元年)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点评:这段记述说明,项伯确实是想救张良而去刘邦军中的。联系《项羽本纪》中关于项伯见张良的记载,可以看出,项伯从刘邦军中回来实际上为刘邦充当了信使。为救张良而泄漏军机,似乎情有可原,但充当刘邦的信使,则不仅与项伯在项羽军中的地位不符,而且可以说明项伯已经被张良和刘邦成功利用。
5、(张良)居下邳,为任侠。项伯杀人,从良匿。
……
项羽至鸿门下,欲击沛公,项伯乃夜驰入沛公军,私见张良,欲与俱去。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乃具以语沛公。沛公大惊,曰:“为将奈何?”良曰:“沛公诚欲倍项羽邪?”沛公曰:“鲰生教我距关无内诸侯,秦地可尽王,故听之。”良曰:“沛公自度能却项羽乎?”沛公默然良久,曰:“固不能也。今为之奈何?”良乃固要项伯。项伯见沛公。沛公与饮为寿,结宾婚。令项伯具言沛公不敢倍项羽,所以距关者,备他盗也。及见项羽后解,语在项羽事中。
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王赐良金百镒,珠二斗,良具以献项伯。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遂得汉中地。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点评:《项羽本纪》中张良对刘邦说:“项伯杀人,臣活之。”这里是“项伯杀人,从良匿”。张良的祖辈、父辈相韩五世,韩为秦所灭后,张良拿出全部家产结交侠客,刺杀秦始皇,没成功被通缉而躲到下邳。这时的张良应该跟项伯一样,“为任侠”,好逞一时之勇,他们彼此之间不仅交往甚厚,而且张良对项伯还有救命之恩,所以项伯在危急时刻才会去救张良。但这时的张良早已不是当年任侠使气的张良了。张良在得到黄石老人的指点又读了黄石老人所赠的《太公兵法》之后,跟以前已经判若两人,已经成长为一个“运筹策帷帐中,决胜于千里外”的杰出的智谋之士,而项伯仍然是原来的项伯。从“良乃固要项伯”,可以看出项伯开始可能也认识到不应该见刘邦,但在张良的执意邀请下,还是去了。张良利用项伯帮助刘邦成功化解了危机,只是项伯被人利用却好像丝毫不自知。
如果说“鸿门宴”时,项伯被利用而不自知,是无心之过,似乎还情有可原,刘邦被封汉王后又收受张良的贿赂而为刘邦求得了汉中地,则可能就是有意为之,就完全背叛了项氏集团,而出卖自己人的利益了。
项伯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