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脚踩启动杆会启动的原理是什么?

2024-10-29 16:51:1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摩托车的发动机在运转之前,活塞必须先动,才能压缩混合气燃烧提供动力,传统的摩托车采用脚踩式启动,通过用脚将启动杆踩下去,通过齿轮将运动传导给曲轴使之转动。

启动杆直接将运动力传导到离合器前方的是主要方式,这样方式即使离合器处于关闭状态,依然可以启动,很多传统的弯梁摩托车采用的就是这样的方式。另外,将启动杆将运动传导到变速器的为次要式,这种方式需要将运动通过离合器传导到曲轴,假如离合器不打开,无法启动发动机。

扩展资料

以四冲程发动机和二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为例:

四冲程发动机的使用范围很广,四冲发动机也就是说活塞每做四次往复运动汽缸点一次火。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进气:此时进气门打开,活塞下行,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被吸进汽缸内。

2、压缩:此时进气门和排气门同时关闭,活塞上行,混合气被压缩。

3、燃烧:当混合器被压缩到最小时火花塞跳火点燃混和气,燃烧产生的压力推动活塞下行并带动曲轴旋转。

4、排气:当活塞下行到最低点时排气门打开,废气排出,活塞继续上行把多余的废气排出。

二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顾名思意二冲程发动机就是活塞上下运动两个行程,火花塞点火一次。二冲发动机的进气过程完全不同于四冲发动机,二冲程发动机要经过两次压缩,在二冲发动机上,混合气先流进曲轴箱然后才流进汽缸确切的说应是流进燃烧室。

而四冲发动机的混合气是直接流进汽缸,四冲发动机的曲轴箱是用来存放机油的,二冲程发动机由于曲轴箱用来存放混合气不能储存机油所以二冲发动机用的机油是不能循环再用的燃烧机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摩托车发动机

回答2:

原理是摩托车发动机踩下起动杆后,通过发动机内的齿轮、离合器等部件带动曲轴旋转,在气缸内产生负压,把空滤的空气吸进化油器,在通过化油器时与化油器内的汽油按一定比便混合,变成可燃混合气吸入气缸。

曲轴旋转的同时装在曲轴上的磁电机也会旋转,就会产生电力输出,再通过点火器、高压包向火花塞供电,当气缸内的活塞把从化油器吸入的混合气高度压缩后,火花塞适时产生高压火花,点燃混合气,发动机就可以工作了。

扩展资料

摩托车发动机优点和缺点:

二冲程优点:

1、每转一转爆发1次,因此旋转平稳。

2、不需要气门,零部件少,所以保养方便价廉。

3、往复运动产生的惯性力小。振动小、噪音低。

4、与四冲程发动机相比,转速相同时功率大。

5、与四冲程相比,有倍的爆发力。因此在相同的容积下,假如平均有效压力相同,则功率为2倍(实际为1.7)。

二冲程缺点:

1、进气排气过程的时间短,所以燃油损失大。

2、在气缸壁的一侧有气口,活塞环接触到这里易于磨损。

3、由于排气口在气缸上,所以易于过热。

4、慢速不稳定。

5、润滑油消耗多。

四冲程优点:

1、进气、压缩、膨胀(爆发)、排气各过程各自单独进行,因此工作可靠效率高,稳定性好。低速至高速的转速范围大(500~1000rpm以上)。

2、不存在二冲程发动机那样的窜气回流损失,燃油消耗率低。

3、低速运转平稳,依靠润滑系统润滑,不易过热。

4、进气过程、压缩过程时间长,容积效率、平均有效压力高。

5、热负荷比二冲程发动机小。不用担心变形、烧蚀问题。排量大,可设计成大功率发动机。

缺点:

气门配气机构复杂,零部件多,保养困难。由于曲轴2转爆发1次,所以旋转平衡不稳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摩托车发动机

回答3:

摩托车发动机踩下起动杆后,通过发动机内的齿轮、离合器等部件带动曲轴旋转,在气缸内产生负压,把空滤的空气吸进化油器,在通过化油器时与化油器内的汽油按一定比便混合,变成可燃混合气吸入气缸。曲轴旋转的同时装在曲轴上的磁电机也会旋转,就会产生电力输出,再通过点火器、高压包向火花塞供电,当气缸内的活塞把从化油器吸入的混合气高度压缩后,火花塞适时产生高压火花,点燃混合气,发动机就可以工作了。